新京报讯(记者刘洋)如何加强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今日(12月17日),“智在未来•文博赋能,为传播喝彩——第七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暨2021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推介展示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教委以及全国7个省市25所高校博物馆、公共博物馆的负责人和专家代表共同探讨相关话题,并为如何促进高校博物馆均衡发展支招献计。国内外80多所高校博物馆代表、关注高校博物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等共计52万人次在线观看论坛同步直播。


高校博物馆发展相较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仍有差距


论坛开幕式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表示,高校博物馆作为高校文化积淀、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文化育人、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优质平台,办好高校博物馆、提升高校博物馆科学化管理水平对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升高校教育综合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意义重大而深远。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介绍,目前,已在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的高校博物馆有100余家,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10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已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2020年,高校博物馆共举办各类展览1000余个、社教活动2400余场,接待观众860余万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高校博物馆360余所,但相较于全国约2800所高校的体量来讲,高校博物馆的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仍有较大差距。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倪婉认为,与社会博物馆的发展相比,高校博物馆发展仍是滞后的,这其中主客观原因都有。


倪婉表示,很多历史比较久远的高校在科研和传承中都有了一些藏品,博物馆应运而生,但是很多新发展的高校可能受基本条件和决策者意识的制约,没有形成博物馆。此外,高校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必须有学校政策层面的支持和资金的支持,还要组建一个好的人才队伍。但现实中,高校博物馆不属于一线教学单位,不少高校偏重于学科建设和图书馆的建设,而忽视了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不少同仁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高校博物馆只有三名工作人员,因人员限制,平时只能维系开放展区的任务,社会教育、志愿者讲解员的培训、策展以及网站的运营维护等业务都无法开展。 


高校要收藏学术、实物性研究性成果,发挥专业力量优势


“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一定有杰出的博物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馆长潘力认为,很多国外知名高校拥有博物馆群,标志着该校学科发展的趋势。我国高校的研究力量和科研能力也很强,希望能够拓展高校的视野,让高校博物馆的传播力对师生、乃至社会产生影响。


近年来,我国把文博的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也给高校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潘力表示,作为传媒类高校,中国传媒大学希望利用传播的手段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寻找高校博物馆的定位和未来的走向。


如何推动高校博物馆可持续健康发展?关强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内容,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高校要系统收藏相关学术领域的实物研究资料和实物性研究成果,树立多元征藏理念,不断优化提高藏品质量。要加强藏品管理及信息化建设,推动定级、建档、备案等藏品管理工作。要加强文物保护,加大濒危文物抢救修复,改善馆藏文物保存条件,提升文物保护能力。要充分发挥藏品资源以及高校专业力量优势,搭建开放的高水平研究平台,提升藏品研究能力和水平。 


关强表示,高校博物馆多为内设机构,不具备独立法人身份。高校如发展博物馆,要探索通过校长授权等方式,赋予高校博物馆法人主体职责。其表示,国家文物局愿与相关部门探索建立联合认证、共建共管机制,将高校博物馆纳入行业评估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开放服务、人才培养、进口免税、行业交流等政策支持。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利用高校博物馆校友资源及大学公信力,积极争取社会资助、探索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潘力介绍,中国传媒大学在“十四五规划”中便提出要建设成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的传媒大学,作为该校的博物馆,定位便是要反映行业的发展,也要反映行业的教育走向。传媒博物馆把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科研结合在一起,通过让学生了解传媒历史的发展,提升了博物馆在学校中的影响力。如今,该校已经把新生“入学第一课”就安排在博物馆举行,不仅加深新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也能够体验和感悟未来的发展,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和规划奠定基础。

 

倪婉表示,博物馆在高校中可以发挥别的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校的一张名片,是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哪个高校博物馆,它都应该为教学、科研服务,围绕这一点可以延伸开展很多活动。”


她介绍,武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就经常打造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展览,比如将高倍显微镜下的口腔细胞照片变成一幅幅艺术作品去展示,比如将考古学科中的内容做专题展示等,这都引起了学生乃至社会的兴趣。“我们学校有六万多名学生,其实考古专业只有几百名学生,是个很容易被忽视掉的群体,我们就借助了博物馆的平台,让考古这样一个冷门的专业走进大众视野。”


高校博物馆可在大数据等新技术下探索新路径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张富宇提出,一所大学的博物馆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浓缩。依托快速发展的智能传媒技术,高校博物馆可以在两方面探索新路径。一是文物价值挖掘。与相关企业合作,针对馆藏珍贵文物,开展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的价值挖掘,阐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突出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加强文物间关联性和系统性研究,为后续产品研发、领域融合等提供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文物信息资源。二是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提供文物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服务。

 

倪婉认为,在“拼宝”方面,高校博物馆和地方博物馆可能没有可比性,但高校博物馆是“知识的聚集地”,无论展示自然、人文和艺术,都可以将背后的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比如,目前万林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中国鸟类展,全国1400种鸟类品种,该馆就展示了1300种。虽然受疫情所限,但为了发挥高校服务于社会的公益职能,当地中小学校可通过预约参观学习。“目前反响火爆,在校门没有完全对社会开放的情况下,仅是师生参观,每天人流都可以达到上千人。”


潘力介绍,疫情之后,传媒博物馆也一直在尝试通过VR技术、短视频、全息影像等方式,让公众可以在线看展,让更多人了解中传博物馆的藏品,“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让融媒传播成为我们博物馆工作的新常态。我想这也是预示着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中国传媒大学还持续培养讲解员这一志愿者队伍,通过讲述高校博物馆中的一段段历史,让更多人感受传媒力量,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释放学生才能的平台。

 

基于此,中国传媒大学在今年10月组织实施了“2021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推介展示”活动。活动启动后,共有全国各地64家高校博物馆参加推介展示,作品规模和参赛质量都创历届新高,经过选手的激烈角逐和专家认真、客观、公正的评选,63个讲解作品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视频制作” “优秀指导教师” “优秀创意” “最佳人气”4个单项奖。发布会上,与会领导为优秀选手和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论坛主持人敬一丹认为,数字化给文博事业带来了新的可能,作为文博工作者和传媒人,应该将深藏在大学校园里非常有价值的、鲜为人知的历史传播出来,让社会所知晓。她也在尝试利用节目主持人的身份深入高校的博物馆中,用媒体报道的方式将有特色的博物馆展示给大众。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