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马瑾倩)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养老服务压力逐渐增加。经过多年试点,今年北京首次将发展时间银行等养老互助模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银行”指志愿者通过为他人服务来储蓄时间,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再从银行提取时间以获取他人服务。委员们分别从全市统一制度建设、通行通兑模式、志愿服务人员的保障激励等方面给出建议。

 

发展互助养老,北京有人力优势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429.9万人,占比达19.6%。到2025年,全市老年人将达到500万人,北京将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时期。

 

北京市人大代表、丰台区颐养康复养老照护中心院长施颖秀认为,随着北京市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时间银行”“低龄帮高龄”等互助养老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养老服务压力,对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北京在发展互助养老模式上,有着充分的人力资源优势。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赵忠认为,“北京市低龄老龄人口规模大、健康状况好、教育程度高、专业素质好,具有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条件和优势。”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有378.6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27%。不过,如果从老龄人口结构来看,北京市60岁至69岁户籍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57.2%。北京市低龄老龄人口比重较高,开发和利用低龄老龄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空间。

 

同时,老龄人口健康状况好,预期寿命长。2020年北京市的预期寿命为82.4岁,远超全国77.3岁的水平。赵忠认为,老龄人口较好的健康水平和较高的预期寿命是北京市利用低龄老龄人力资源的有利条件。

 

市政协委员、门头沟区政协副主席郑华军表示,可以将这部分社会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开展低龄健康老年人与失能失智老年人结对养老服务,既能充分发挥低龄健康老年人余热,实现“老有所为”,缓解我国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紧张的形势,又能帮助失能失智老人减少养老支出压力,促进“老有所养”。

 

今年北京“两会”期间,赵忠提出建议建立北京市低龄老龄人口人力和人才资源数据库,包含人力资源规模、教育程度和技能等维度的信息。“有利于更好追踪低龄老龄人口的变动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提高政策的准确性。”

 

试点多年,“时间银行”平台已经搭建完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模式,却也并非突然出现。

 

“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有需要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兑换相应服务或者老年餐、老年用品。

 

事实上,相关概念已经被纳入北京地方条例。2021年3月1日,《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其中明确提出社区志愿者利用参加志愿服务的工时可以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通过服务积分、时间储蓄等方式激励志愿者。

 

“时间银行”也早有试点。该养老志愿服务项目由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负责运行,2017年,在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开始进行“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试点工作。

 

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马乃篪介绍,目前“时间银行”平台已经搭建完毕,将所有资源综合为三个库,分别是人才库、服务岗位库、链接资源库,形成志愿服务闭环。

 

人才库需要大量从事为老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加入;岗位库将志愿服务落实到岗位上;而“时间银行”能够可持续运转,则需要社会资源的支撑。“从长远看,只有建立一个稳固的资源库,才能将时间储蓄和积分兑换的理念转化为现实。”马乃篪表示。

 

顶层设计应跟上,银行模式需官方背书

 

在街道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郑华军认为,基层实践具有局限性,难以为制度建立和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目前缺少系统、完善的顶层设计,反过来制约了实践的深入和普及。

 

“从实际情况看,相关制度设计仍面临服务质量、标准等方面的问题,需在实践探索中进一步明确。”施颖秀指出,目前“时间银行”运营模式不统一,一部分由社区自发建立,一部分则依托于第三方组织建立,还不能达到跨地域通存通兑。

 

“‘时间银行’最重要的就是老百姓的信任,保证存进去的时间不会消失,在几十年后能够兑换。”郑华军认为,要将“时间银行”模式有效引入互助、结对养老中,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既保证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又使服务对象消除疑虑与不信感,从而增强时间银行的社会公信力。

 

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秘书长王虹十分认同这一观点。她认为,“时间银行”的实施需要建立一整套规范的运营程序,包括志愿者的注册和资格审核,积分或奖励机制,都需要一整套健全的制度建设和信息系统的保障。

 

郑华军建议,建立由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集中研究、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同时,广泛吸引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发挥社会组织优势,缓解政府在养老方面的压力,构建起政府-社会-社区多层次、多主体的结对养老服务体系。

 

具体运营上,施颖秀建议,在全市范围建立统一志愿服务时间储蓄银行的运营机制。可由街道牵头,引入第三方购买服务的方式,统一时间储蓄的标准,不断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在提供服务和享受服务的对接上,郑华军建议,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服务时间的计算、存储、兑换和交易,像银行把储蓄者和贷款者联系起来一样,使时间银行的参与者与服务对象实现有效对接,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效率低下与资源的浪费。将各个社区、各个地区分布零散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机构有效联通起来,实现信息、数据与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提高该模式的有效统筹。

 

将服务转化为数据存储,信息的确权和通兑是难点

 

目前,我国成都、武汉、济南、南京、珠海等地也开展了“时间银行”应用社区养老服务实践的探索。但现有的“时间银行”依赖简单结算存储,容易发生数据被篡改、时间积分发行和流通缺乏透明度以及结算依赖中心化等问题。

 

郑华军认为,应做好结对养老服务时间的确权。他建议,对服务对象(失能失智老年人)分级分类,明确其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将不同的服务内容在时间上通过“加权”或“系数”的方式予以确权,方便在时间银行内的管理。

 

此前,已有社会组织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弥补了这一问题。

 

区块链用超级节点+子节点的方式处理数据,不仅能做到数据无法篡改、数据无法丢失、容错率高、信息采集能动性强,而且存储成本还低。在区块链上,用积分形式标记志愿服务的时间价值,并可在不违背志愿服务精神的前提下进行兑换和流通。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志愿服务时间的记录以及在公益链计算中如何统一,存在一定的难点。个人认定的服务时间和机构认定的有效服务之间,可能存在记录不一致的情况,是继续保留有差别的记录,还是转换计算方法,制度设计上也存在很多挑战。

 

目前,国内志愿服务登记系统通过确认志愿者身份、记录时间、颁发证书取得证明,为志愿者带来一些社会竞争中的利好,但如何保证记录本身的真实性需要技术和制度的解决。

 

“志愿服务总归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如果制度设计让志愿服务时间可以彰显,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用服务时间兑换什么、如何兑换,在通行通兑设计时,需要在不违背志愿服务精神上做一些限制。”金锦萍表示。

 

调动更有活力更有保障的养老力量

 

北京“两会”前,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秘书长王虹在石景山23个社区开展调研,分析发现,北京市养老志愿服务目前存在力量分散、人员交叉,服务内容同质化,志愿者服务队伍高龄化等问题。

 

多年的养老从业经历中,施颖秀同时也注意到,提供服务的志愿者服务能力参差不齐,服务保障和培训机制不太健全。在低龄帮高龄服务中,服务保障和保险机制不足。

 

王虹建议,社区居委会应按照志愿者组织的类型,整合相关志愿服务队伍,同时进一步开发专业服务项目。吸纳社区低龄老人和年轻志愿者参加养老志愿服务,“各区民政部门可探讨对接区内高等院校、辖区企业员工、驻军部队等,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养老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施颖秀建议,可通过邀请医院医护人员、专业社工、相关专业技能人员等方式,定期为志愿者培训,提升“时间银行”的整体服务水平。

 

加强对志愿者服务保险机制的保障,由保险公司设计出台志愿服务保险,尤其针对低龄帮高龄服务中的风险问题,政府拿出专项资金为志愿者上保险。

 

激励机制方面,施颖秀建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推进信息共享,打通志愿服务激励体系与社会征信体系等其他领域激励体系之间的联系,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组织和个人依法给予信用激励,可获得教育、就业、创业和社保等方面的优待,在其本人需要志愿服务时予以优先安排。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