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的黑色滴灌带,被铁钩一点点地从泥土中拉起来;钩的另一头,焊接着缓缓向前移动的拖拉机。座位上年过半百的男子,手掌摩挲着方向盘,头不断向身后望。2月24日,新京报记者驱车走访北京市延庆区的延庆镇莲花池村、永宁镇西关村、永宁镇盛世营村等村庄。大多农田里的积雪残迹斑斑,玉米秸秆已经残破成碎片,半掩进泥土里。大部分农田显得很安静,但在蔬菜大棚区域,已经有拖拉机手在忙碌,等待即将到来的春耕。

 

2月24日下午,延庆区永宁镇盛世营村的一些农田上,堆着牲畜粪便,等待春耕。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安静的农田 忙碌的人们

 

92岁的王秀,拄着一根木杖,在延庆镇莲花池村东头的土地庙前晒太阳。土地庙只有半间屋子大,透过门缝往内看,里面空间促狭得刚好放下一尊巨大雕像和三个坐榻。土地庙的一侧,是一整块近百亩的农田,村里大多户人家,在这块田地里有专属于自家的一小部分。

 

“我们村里,人均半亩地。”王秀在夕阳里慢慢地说,以前种小麦,现在都改种玉米了。王秀用手杖指着身后的农田,泥土里残留的冰雪尚未化尽,土壤里是成片成片裸露出来的秸秆。农田很安静,可以听到王秀说话停下来时的呼吸声。

 

沿着农田散步的王连海,脸上气色光泽红润,皮肤上的皱纹细小,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有70多岁了,退休后的十来年时间,就是锻炼身体、安心养老,“我们延庆,地势高,而且靠北,天气比北京其他区都冷。我们这边的春耕一般在4月,现在地里没活儿。但年轻些的人,还挺忙的。”

 

延庆区中心向东40里地,是隐藏于山岭间永宁镇古城。

 

永宁镇古城里,售卖农特产的商户。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64岁的胡月华坐在小马扎上,毫不理会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们,用铁锤向放在砧上的一根木枝砸去,木枝的顶部瞬间绽成“花”,五六个这样的木枝,被胡月华用铁丝绕成一匝,就成了锅刷。

 

“这种枝条,质地硬,来自于名叫‘黄金条’的枣树。你看,怎么砸这木头都不会瘪。这种树,可不容易找喽。”胡月华指着靴子上的两个破洞,“这就是在山里找‘黄金条’枣树的时候,被荆棘剐的。”

 

胡月华手工制作锅刷。新京报记者 王巍 拍摄

 

灰色的瓷砖,红色的窗户,高耸的塔楼,在傍晚披上一层金色。镂空的窗户下,小贩裹着大衣,靠在木椅上卖豆腐干。“我们这边春耕晚,人也不能总闲着,会在地里没活儿的时候,自己出来做些农货生意。”胡月华笑声爽朗,不时举起铁锤,砸向“黄金条”,“每天砸几百几千下的,胳膊已经不觉得酸疼了,天也不知不觉地黑了。”

 

拖拉机响 等待春耕

 

刘伟的种子化肥店,开在延庆区中心的位置上。有来自大榆树镇程家营村的村民来买种子,“来点绿架豆、黄瓜、西红柿、光杆茼蒿。”顾客一进门,一口气说出一串种子的名字。刘伟动作连贯地从两个架子上,取下十来包种子,而后用手摞成一沓,按压着放进塑料袋里,“现在种子不散卖,只能成包卖。”

 

2月24日上午,延庆区里,刘伟的种子化肥店。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刘伟从2007年经营种子店,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有两个变化,一是种地的人少了,现在年轻一代很多都进城了,所以现在卖的粮食种子少了;同时,蔬菜种子卖的多了,农村的人们还是习惯吃自己种的菜。

 

永宁镇西关村上的一处数百亩农田上,一座座卧在地面上的塑料大棚,在夕阳下晶莹透亮。

 

2月24日下午,延庆区永宁镇西关村的蔬菜大棚。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拖拉机轰轰隆隆地从天际驶过来,拖拉机后部焊接着一个大铁钩子,将紧贴在地面的滴灌带一点点挑起来。

 

拖拉机手不断回望,“车不能开快,要不然,滴灌带就绕在一起了。”

 

2月24日下午,延庆区永宁镇西关村,一辆拖拉机在收滴灌带。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农田主人魏先生告诉记者,设施农业投资比较大,一般种经济作物,原先地里种的是西蓝花,现在要在春耕前回收滴灌带,下一步还要再给地松遍土,重新铺滴灌带,然后再次播种。

 

“延庆区春耕时间一般在4月份。现在种子不能散卖,是为了保障种子资质。”延庆区农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主要任务是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过去的2021年,延庆区病虫害危害影响轻微,全区粮食稳定生产;今年冬天,为保障冬季种植业生产安全,采取若干措施落实冬季害鼠防控要求,并且深入蔬菜基地实地指导。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摄影 王巍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