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正在社区登记买药新京报资料图

据新京报报道,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街自为战、小区为战”,依托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等机制,集结号召辖区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近年来,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逐步细化,党员主动“亮身份”,在所在社区报到,就地转化为志愿者,越来越成为夯实基层疫情防控基础,加强基层疫情防控力量的重要补充手段。与此同时,这无疑可以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引导作用,让党旗党徽出现在疫情防控的每个角落,切实凝聚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志愿服务力量。
众所周知,基层的疫情防控工作繁琐且复杂,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管控区、封控区内的居民活动处于静止状态时,势必有非常多的细碎之事等待处理。
今天这家的老人需要药品,明天另一家需要蔬菜,这样的“小事”“琐事”都需要社区工作者一一去调度解决。但是,社区人手力量薄弱的现实,使其很难做到将每一件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因此,此时人手不足便成为社区工作最大的困扰。
面对这些具体困扰基层防疫工作的事项,党员“双报到”制度就发挥了它的力量。在八小时之外,每个需要党员的角落,撬起细微的民生需求支点,是党员“双报到”制度最明显的作用。
具体的、细微的生活场景虽小却事关民生。一些在外界看来的“小问题”,落到每位居民身上可能就是影响生活的“大烦恼”,因此,处理好这些“小问题”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平稳民心,进而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尽善尽美。
比如,在此次松榆里小区紧急封控的过程中,党员张辉带领着19个“楼层长”,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服务到每家每户。这很大程度上夯实了基层防疫工作的牢固程度,解决了基层防疫工作中不少窘迫场景,化解了很多细微矛盾。
更为重要的是,党员“双报到”制度通过将在职党员和驻社区单位动员进基层治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体制内和体制外资源的区别与隔阂,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从长远来看,这种资源整合的力度,可以充分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让基层工作不再边缘化,进而发挥长期的治理效应,促使基层治理更为精细化。
说到底,基层工作要直面很多日常性的事务。而 “双报到”党员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争当疫情防控“排头兵”的做法,就是帮助社区工作者处理这些日常性事务的一个不错的方法,此举也可以汇聚成抗疫的暖流,进一步筑牢基层抗疫堡垒。
就此去看,党员“双报到”制度的运用,让“在职党员”深入“疫”线做志愿者,无疑充分体现党建引领、模范担当作用。而这,也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最好体现。
撰稿 / 亓拾遗(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