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奥运场馆吸引了全球的瞩目,“双奥之城”北京留下了设施完善、可持续的场馆遗产。6月1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办的北京冬奥会绿色和可持续性良好实践和典型案例分享会举行。北京冬奥组委有关负责人、赛区和场馆设计师等代表分享了北京冬奥会筹办和举办中的“可持续”故事。

 

新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参加此次会议的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处长桂琳。她介绍,北京冬奥会场馆今年内全面实现对外开放的整体计划没有变。她表示,北京冬奥会在规划建设每个场馆时都会考虑场馆的长久使用,也会考虑场馆所承载的冬季体育项目,这是北京2022贡献给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心,也体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胸怀和格局。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总体规划处处长桂琳。受访者供图


冬奥场馆建设低碳环保

 

新京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办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绿色和可持续性良好实践和典型案例分享会11日在北京联合国大楼举行。作为这次会议的参会者,可否介绍一下这个会议的情况,以及参会的感受。

 

桂琳:这次分享会,我第一次完整全面地倾听了北京冬奥会的绿色可持续成果,我对北京冬奥会的可持续成果更加自豪了,也为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可持续进程有了更充分的信心。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先生全程参会并主持会议。包括冬奥组委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华环保联合会的专家,还有我们北京冬奥会一些场馆的总设计师,参加了分享。我们从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北京冬奥会生态环境保护和北京冬奥会碳中和三个专题作了分享。

 

这些发言专家和点评专家,都是参加了冬奥会可持续相关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大多工作在冬奥会第一线,亲力亲为推进了可持续的工作进展,冬奥会可持续工作的成就有大家共同的智慧和汗水。大家分享的案例都是活生生在眼前的,非常实在,切切实实改善甚至引领了世界先进的技术。我在这次分享会上,分享了场馆建设碳中和的一些案例,特别是冰上场馆环保型制冷系统和环保型制冷剂的使用,如何引领了世界冰上场馆系统的建设方向。

 

新京报:本届冬奥会新建和改造场馆是如何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设计的?

 

桂琳:新建场馆从选址开始,就考虑几个关键问题——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何保证赛后与赛时是无缝衔接的,如何保证赛后利用真的能够实现经济性和公益性双赢,如何在场馆设计和建设时真正实现环保可持续的理念,如何和自然共生,如何让这样的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作用。

 

比如张家口赛区的山体落差并不大,这样的山体可以说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但我们选择在张家口赛区建设雪上场馆主战场,有一个原因就是将冬奥会的建设和带动作用,与崇礼地区滑雪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冬奥会的“红利”带动张家口以及河北省的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又比如北京赛区的滑雪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前,全部都是临时的场馆。我们考虑到北京冬奥组委刚刚入驻首钢园区,整个园区百废待兴,需要新的有国际影响力的项目来带动首钢的复兴,所以,我们选择将大跳台选址在首钢,并建设成为永久性跳台,以持续带动首钢园区的发展。在大跳台的建设材料方面,最开始的设计方案是混凝土的,原本设计师想通过混凝土的那种细腻和圆润,营造钢铁世界里的柔和,但考虑到材料的可持续性,最终还是换成钢材,并在造型上进行了体育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用钢材建造了线条优美的跳台本体,也实现了钢铁世界里的柔和。

 

新京报:奥运场馆是冬奥会的重要遗产,你认为,可持续设计对遗产的后续使用产生哪些影响?

 

桂琳:可持续的设计会为赛后场馆继续使用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那些赛后必要设施,均做成永久性设施,可以常年使用,这样是最节省的。永久性设施建设的时候需要兼顾赛后的经济性,比如新建场馆采用的制冷系统均为环保型制冷系统,比如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既对环境友好,也非常节能,赛后场馆常年制冰,可以每年节省200万度电,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速滑馆是1.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我们划分为10个控制单元,可以分别制冰。赛后可以根据需要开启不同的制冰区域,节省能耗、节省资金。

 

又比如,速滑馆的外形是个马鞍形,这是在满足赛事要求的前提下,场馆最小的空间容量形状,赛后场馆内的温度和湿度都是需要保持合理的稳定数值,容量减到最小,本身可以为赛后利用节省大量能源。

 

北京冬奥组委在场馆建设的低碳环保等方面,有很多重大的突破和经过检验非常可行的实践,这必然给世界的环保事业带来积极的影响,为全球的低碳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在某些方面甚至引领了世界的方向。在国内,规划建设领域将会承接冬奥会的这种传承和成果,让环保低碳的事业更加深入和长远。

 

场馆赛后少量改造即可投入运营

 

新京报:冬奥会结束后,留下了哪些重要的场馆遗产?目前据你所知,这些遗产是什么状态?按照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市的安排,这些遗产未来将如何使用?

 

桂琳: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古杨树场馆群的三个竞赛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以及三个冬奥村等。这些场馆在设计和建设的时候,赛时的需求和赛后的运营要求是兼顾的,赛后的主要设施在赛前就一次性建成了,只需要进行临时设施的拆除以及少量的改造就可以直接投入赛后运营。

 

现有场馆,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了长光的功能,比如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增加了冰上场馆功能,五棵松体育中心升级了制冷系统和灯光系统,鸟巢增加了更加高科技的演出设施,这些改造都为场馆的冬奥会后利用拓展了广度和适应性。

 

据我所知,原本大部分场馆在赛后一个月完成临设拆改任务后,五一前开放,比如速滑馆、水立方、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但由于近期疫情的影响这些场馆开放时间都延后了,但今年对外开放的整体安排是不会改变的。

 

冬奥会期间,北京冬奥组委只是临时使用了这些场馆,冬奥会后,这些场馆已经全部还给了业主,业主是场馆的建设者也是运营方,他们其实比我们更加迫切地希望场馆进入赛后的常态化运营状态。所以,在赛后运营的准备方面,业主是非常积极和努力的,我们对这些场馆的赛后利用,是非常有信心的。

 

新京报:本届冬奥会的新建场馆在设计之初是如何考虑赛后利用的,可否举一两例介绍?从赛后利用和可持续的角度,你如何评价北京冬奥会的场馆遗产?

 

桂琳:冬奥会的场馆相对于夏奥会场馆,在赛后利用方面会面临更加严苛的挑战。首先夏奥会场馆大多数为常规性体育建筑,赛后可以进行比赛、训练、居民健身、文艺演出、展览会议等很多项目,赛后利用的运营成本、维护费用相对较低。但冬奥会场馆首先制冰造雪费用就相对较高,且冬季项目特别是雪上项目有很多小众项目,赛后利用难度挑战较大。

 

鉴于这样的形势,我们从赛区的整体布局、国家交通设施对场馆运行的保障、场馆的大选址、小定位,永久性设施和临时性设施的界定、赛后运营设施的增补等方面,对每个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都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思考,并将这些思考成果一一落实在场馆中。绝大多数赛后利用设施,在赛前就基本建成,冬奥会后只需要进行简单转换就可以运营,最大程度地节省转换成本、保证赛后收益。

 

在此过程中,我们把不利因素转为设计建设的动力,为场馆创造了很多赛后利用的新创意、新想法,不仅让场馆功能更加丰富实用,更为比赛项目的国际发展探索了新模式。

 

比如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最大垂直落差894米,是国内第一个符合冬奥会的高山滑雪场地。共有11条索道,其中从赛区入口到达山顶索道长3.5公里,采用了乘坐舒适的轿厢形式,这正是考虑了赛后四季旅游的需要。高山滑雪中心还设置了大众赛道,具备赛后大众滑雪条件。

 

事实上,在冬奥会之前,一些新建场馆就已经开启了“赛后利用”模式,比如“雪飞天”举办了全球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雪如意”举办了河北省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开幕式,如果不是冬奥会举办需要,很多场馆在赛前就可以承接各种演出和商业活动。

 

我们在规划建设每个场馆时,不仅会考虑这个场馆的长久使用,更会考虑场馆所承载的冬季体育项目,在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北京2022贡献给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心所在,更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胸怀和格局所在。

 

培养经营场馆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新京报:作为双奥之城,北京在举办冬奥会时如何有效使用2008年奥运会的遗产?

 

桂琳:北京是世界上第一座既举办了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也是第一座举办冬奥会的首都城市,北京2022年冬奥会最大程度地使用北京2008年奥运遗产,包括场馆遗产、土地遗产,还有城市基础设施遗产。

 

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共有25个场馆,其中14个使用了2008年奥运遗产——10个场馆遗产、4个土地遗产。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最重要的场馆群,本次冬奥会依然集中了10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国家体育场,为2008年开闭幕式和田径举办地,北京2022年依然在这里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国家游泳中心在2008年又被称为“水立方”,2022年冬奥会期间作为“冰立方”,进行冰壶和轮椅冰壶的比赛。国家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举办了冬奥会冰球和残奥冰球比赛。

 

另外,还有4个场馆,使用了2008年夏奥会的土地遗产:国家速滑馆使用了2008年奥运会射箭场和曲棍球场的土地资源,还有主媒体中心、北京冬奥村、五棵松冰球训练馆。

 

在利用、改造这些2008年奥运遗产的时候,不仅传承2008年夏奥会的功能,更是拓展这些场馆的冬季项目使用功能,为赛后的可持续使用提供更多的模式和可能。

 

新京报:除了场馆外,双奥之城留下了丰富的奥运遗产,从你的角度看,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如何与其他遗产一道,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持续发挥作用?

 

桂琳:作为场馆的规划设计建设协调人,可以说,在冬奥会筹备期间、新建场馆由无到有、改建场馆功能丰富的几年过程中,我们把能为赛后利用、遗产传承的努力,全部都奉献了出去。我们大部分的想法都已经实现在了场馆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已经足够赛后场馆的遗产利用所需要的空间和设施设备的需求了。

 

我们一直坚持场馆的建设者和赛后的运营者是同一个团队、甚至是完全相同的一批人。首先这样可以保证赛后遗产利用的想法可以在赛前实现。我们也为北京、河北乃至中国的冰雪事业培养人才,培养能够经营场馆的国际化专业人才,既懂得建设,又懂得赛事举办,还懂得国际规则,懂得赛后运营。可以说,这8年的努力,这样的人才带动培养的目标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比如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业主北京北控集团,现在就有一大批造雪、压雪、赛事举办、设施维护的人才,这些人才都可以在赛后马上上手场馆的经营。其他的场馆也是如此。

 

正因为有这样的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所以,赛后,我们把场馆还给业主后,业主能够很好地接应好这些遗产,实现我们对全世界的承诺。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