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将制定“两区”建设2.0方案、数字经济贡献大幅提升、持续优化医疗资源的布局……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期间,新京报记者邀请朝阳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吴小杰详解未来五年朝阳区发展规划。未来,朝阳区不仅要在经济领域实现突破,民生保障方面也将持续提升。吴小杰说:“朝阳区就是要多干让人民群众高兴的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努力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新京报:朝阳区作为北京的经济大区,在营商环境改革方面有哪些亮点?下一步如何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

 

吴小杰:营商环境一直是朝阳区国际化优势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朝阳区深化落实市级改革措施,设立了全市首个区级大厅“合法合规信息查询”专窗,发出全市首张“一市一照”营业执照,在全市率先建立外籍人才一站式政务服务工作站。我们还打造了“朝”系列服务品牌,在“新设企业”“不动产登记”“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方面形成朝阳极速模式并在全市推广。2021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朝阳区落实国家、北京市多项措施,帮助更多企业渡过难关。在疫情防控期间,还推出了服务型企业疫情防控保险。也就是说,对封控区管控区内停工停产的服务型小微企业,可通过所在街乡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申请保险赔付,给予每名员工每天100元补偿,最高补偿期限21天,每家企业每次停业事故累计最高可赔偿1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构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标准落实5.0版改革任务,确保国家和北京市各项改革措施在朝阳落地生根。围绕政务服务、融资信贷、人才服务等领域主动改革创新,为全市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朝阳经验”。



制定朝阳“两区”建设2.0方案

 

新京报:在“两区”建设方面,朝阳区取得了哪些成绩?

 

吴小杰:“两区”建设不仅是北京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头戏,更是朝阳区发展的重要机遇。朝阳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国际收支便利化全环节改革试点,落地全市首家自贸试验区银行、证券及保险行业专营机构。打造了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朝阳园,并获批全国首批、北京唯一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

 

依托CBD、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中关村朝阳园三个园区,汇聚发展优势。出台CBD“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织密全球招商网络,打造全市首个“B&R·RCEP创新服务中心”,吸引力指数保持全国第一、跃居亚洲第二和全球第七。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制定朝阳“两区”建设2.0方案及CBD、金盏、中关村朝阳园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依托CBD招商站点,力促标志性、引领性、首创性项目落地,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形成五大特色产业集群,数字经济贡献大幅提升

 

新京报:朝阳区在数字经济领域方面有哪些新的尝试?

 

吴小杰:数字经济作为“五子”中重要的一子,2020年朝阳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打造数字经济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年北京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中明确了朝阳区数字经济核心区的定位。

 

这几年,我们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发布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数字经济加速崛起。

 

近年来,朝阳区吸引了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形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空间地理信息五大特色产业集群,数字经济贡献大幅提升。2021年,朝阳区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为2610.4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全区GDP比重为34.3%。

 

朝阳区还聚焦金融、消费、城市管理、冬奥等领域,广泛推动区块链、5G+4K/8K、VR/AR等信息技术应用,构建了数字资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朝阳文旅云”平台,完成了“城市智慧大脑”一期建设。



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公园城区

 

新京报:在生态环境和宜居方面,五年来朝阳区有哪些成效?

 

吴小杰: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一体化改善城乡面貌,持续绘制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画卷,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区称号。

 

朝阳区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积极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加大生活服务中心、体育文化场地、养老照料中心、停车场等便民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丰富公共服务资源,让群众生活更加便捷。

 

我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聚焦三大攻坚战,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五年来,朝阳区PM2.5年均浓度下降48%,新增改造102个大中小微型公园,一道绿隔在朝阳版图上率先贯通,全面消除34条黑臭水体、率先完成小微水体治理。

 

作为中心城区,过去五年,朝阳区大力推动交通设施改善,先后建成并开通了超过100条主次支路。在居住方面,我们坚持房住不炒,建设筹集政策性住房达到5.3万套、竣工了6.5万套。同时,我们大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数量全市第一。

 

下一步,朝阳区将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精心打造公园城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构建水脉、文脉、绿脉合一的蓝网水系,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态获得感。



惠民生,推进大医院建设

 

新京报:教育、医疗、养老,是市民非常关心的三个方面。五年来,朝阳区在民生保障方面有何成就?


吴小杰:教育确实是一项关乎未来的事业,朝阳区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过去几年,朝阳区普惠幼儿园的覆盖率从45%提升到83%。与此同时,我们深入实施四轮“双名工程”,教育人才聚集朝阳从教的态势进一步增强。

 

朝阳区持续优化医疗资源的布局,围绕群众健康积极推进大医院的建设,实现了垂杨柳医院新址的全面开诊,也加快朝阳医院常营院区的建设运营。同时,安贞东方医院的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我们也启动了国际医院的建设项目,从一个周期来看,有效缓解了朝阳区东南部三级医院短缺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三级医疗保障的体系,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的全覆盖。

 

朝阳区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体系,从老人们基本生活出发,围绕着身边、周边、床边需求,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形成了“1+43+N”的养老服务体系,并且在全市推广,实现了养老家庭照料床位街乡的全覆盖,智能终端安装的数量达到了5.4万户。当然,在民生服务保障方面,我们还要综合施策,在老旧小区改造、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刻钟服务圈、城乡环境整治等各个方面继续提升。

 

2020年9月朝阳区被民政部、财政部评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2021年6月,作为全市唯一的区代表参与开展全国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