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的傍晚,超市最热闹的时候,六十五岁的陈新刚拎着两袋米面从超市回家。几十年前,这两袋粮食不够一个成年人一个月的口粮,但现在,老两口一个月也吃不完。

    

民以食为天,但食物本身,却在不断变化。中国人的餐桌上,米面变得越来越少了,蔬菜、肉蛋奶等,却变得越来越多了。而食物结构的变化,也在影响着粮食生产的结构,过去如此,未来依然如此。

    

菜市场里琳琅满目的瓜果蔬菜,如今人们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富。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前三十五年,解决了温饱问题

 

在温饱难以解决的年代,谷物是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物,甚至相对小麦、水稻等细粮,适应性更强、产量相对更高的粗粮,才是那个年代国人餐桌上的主角。

 

在西北甘肃定西,村书记彭明海还记得当年一家人吃饭的情景。那时候,一盘土豆,就是一家人的一顿饭,“条件好一点儿的,会有一小碟咸菜,一般人家,就只有土豆。”蔬菜和肉,是常年难得一见的奢侈品。

 

在华北和东北,玉米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人们的主食,所有的土地,都要尽可能地种粮食,蔬菜是奢侈的,同样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去喂养动物,获得肉类。甚至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地里的野草、野菜,都是人们果腹的食物。

 

告别饥饿的标志是什么?按照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衡量,人均每年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公斤,即可保证免于饥饿的威胁。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仅为209公斤,只有粮食安全线的一半。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四亿吨,除以当时的十亿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刚刚达到400公斤。 

 

“达到这个标准,我们花了整整三十五年。”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五年,我们的粮食生产一直都在为实现温饱而努力,这个目标直到1984年才真正实现。”

 

三十五年,主食越来越少了

 

谷物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能量,但其实远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梅旭荣介绍,在满足温饱之前,粮食生产首要解决的是能量问题,只有满足了能量需要,才有余力考虑质量、安全和营养等问题。

 

从1984年到2019年,又是一个三十五年。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粮食的人均占有量达到了474公斤,加上粮食进口,实际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51公斤,远超过400公斤的安全线。

 

人均粮食占有量快速提高的同时,人们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却在不断降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粮食年消费量为148.71公斤,此后一直下降,到2019年,仅为130.11公斤。

 

与此同时,肉、蛋、奶、油脂、蔬菜、水果等原本的“副食”,占比越来越大,甚至有超过“主食”的趋向。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粮食谷物的消费占比为35.1%,相比2013年的41.1%,下降了6个百分点左右。  

 

在今天,成年人、儿童超重问题屡屡引发重视,吃肉太多、吃粗粮太少,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在三十五年前,如果有人这么说,一定会挨骂的。”梅旭荣说。但现在,三十五年后,从温饱到小康,我们的粮食生产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从能量供给,变成了营养和质量。

 

丰裕年代,健康是新的主题

 

一袋五公斤的大米,超市里最便宜的三十元钱左右,贵的一百多。同样五公斤的面粉,最便宜的二十多元,贵的刚刚过百。

 

陈新刚还记得,大约四十年前,刚刚出现议价粮的年代,一斤晚粳米只有一两毛钱。即便如此,在那个年代,粮食也仍是家庭消费中最重要的支出。

 

一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变化之大。1949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0.2%。恩格尔系数是家庭消费中,食物消费所占的比重,也是社会发达程度重要的衡量标志之一。

 

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多年中,我国居民食物消费比重快速下降,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67.7%下降到2020年的29.2%、32.7%。

 

在今天,人们的消费结构中,食物早已经不是主要的支出了,而在食物支出中,粮食支出的比例则更小,肉类消费的增长则急剧上升。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肉类产量为7758.8万吨,人均消费量达51.3公斤,其中,仅猪肉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大量的肉类消费,也影响了粮食生产的结构。以玉米为例,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在6亿亩左右,这其中,大部分玉米都进入饲料领域。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生产了2.6亿吨饲料,是全球第一大饲料生产国。这些饲料,最终都变成肉奶蛋等食物,进入到人们餐桌上。

 

膳食结构,正在影响粮食安全

 

急剧变化的食物结构,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同时也存在许多隐忧。事实上,大量的肉类消费,尤其是红肉的消费,以及食不厌精的传统消费理念,带来了诸多健康问题,如超重,如高血压、高血糖等慢病高发。

 

同时,食物结构也影响着粮食安全问题,如大豆进口。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大豆近亿吨,甚至一度超过亿吨,这些大豆,全部用于生产油脂和豆粕。一亿吨大豆,每年可以生产近七千万吨豆粕,这些豆粕则全部用于饲料生产。

 

近年,我国大力推动大豆战略,鼓励和引导农户扩大大豆种植面积,降低大豆进口依赖度,正是和食物结构的转变有关。

 

“今天我们的饮食,处于一种痛并快乐着的阶段。”梅旭荣说,“食物极大丰富的同时,膳食结构并不合理,再加上运动普遍较少,所以产生了很多问题。”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已降低到健康膳食推荐值的下限,而蛋白质的消费量已经接近推荐值的上限,脂肪的摄入量则已经超过上限,“简单来说,就是主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越来越少,肉类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越来越多。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进口大量的粮食,去生产油脂和饲料。”梅旭荣说。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数据,我国生产的食物能量,其实完全可以保障所有人的能量所需。梅旭荣介绍,“2020年,全国食物能量的供给为每人每天3950多千卡,这其中,有2952千卡是国内生产的,1000千卡左右依靠进口。但实际上,我们通过食物摄入的能量为每人每天2248千卡,即便算上浪费掉的500千卡左右,也还有2700多千卡。这意味着,国内生产的食物能量,足以满足人们所需。所以,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膳食和能量供给结构的问题。”

 

食物消费,未来需返璞归真

 

2021年,联合国粮食峰会的主题是“食物转型”。梅旭荣认为,这一主题,也切合当前中国食物结构和粮食生产的情况。

 

“当前国人的饮食习惯中,存在盐多、油多、劣质动物蛋白多,干果少、水果少、乳制品少等问题。”梅旭荣说,“古人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事实上,今天的问题,恰好是过于精细了,很多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都有摄入不足的问题。当前的青少年视力下降、儿童超重、成年人三高等问题,都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在未来,餐桌上的变化,将以健康为目的,而这样的趋势,已经初见端倪,“尤其在一些大城市,健康饮食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也有更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优化饮食结构,比如增加粗粮、禽肉、干鲜果品的消费,减少猪肉、牛羊肉的消费。”

 

数据显示,当前国人肉类消费的习惯正在逐渐改变,尤其是非洲猪瘟发生以来,猪肉的消费量正在降低,而禽肉的消费量则逐渐提升,“禽肉是白肉,从饮食的角度来说,它是更健康的食品。从生产的角度来说,它消耗的粮食更少、产生的碳排放也更少,符合低碳绿色、持续发展的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食物生产的结构也在产生变化,“未来的另一个趋势,是就地生产、就地消费。”梅旭荣说。

 

过去数十年的市场化中,食物的异地生产和消费,成为了普遍现象,甚至出现过多个区域粮食、蔬菜自给率严重下降的现象,“这本身也不符合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异地生产、长途运输也存在碳足迹的问题,所以未来还是要在区域范围内提升食物自给率。”梅旭荣说。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