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今年的“扩产”大军又加入新力量。泸州老窖今年7月发布公告称,拟投资47.8亿元实施智能酿造技改项目(一期),成为今年下半年第一家宣布实施技改的上市白酒企业。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贵州茅台、五粮液、今世缘、山西汾酒、舍得酒业、水井坊、泸州老窖7家上市白酒企业宣布实施技改、产能扩建等项目。智能化、绿色生态化成本轮扩产能关键词。在白酒分析师欧阳千里看来,这将是未来头部酒企的标配。
事实上,自2016年以来,白酒行业进入“整体产能过剩,优质产能不足”新周期。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日前表示,高品质白酒产量依然有限,白酒产业整体产能过剩与优质白酒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
本轮扩产是否存产能过剩隐忧?是否会带动中小企业加入扩产大军?在业内人士看来,本轮头部酒企扩产并非是盲目扩产,而是名酒企高端化过程中对优质基酒、老酒、年份酒的产能与储能准备。“这一轮的扩产属于头部甚至极头部酒企,和二三线及中小酒企无缘。因为这个行业‘产能过剩’,仍处于头部酒企挤占中小酒企份额的阶段。
泸州老窖3次技改累计投入超百亿元
7月12日,泸州老窖发布公告称,拟以全资子公司泸州老窖酿酒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投资实施泸州老窖智能酿造技改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约47.8亿元,所需资金由酿酒公司自筹。
该项目位于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紧邻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建设用地约950亩,建设内容包括酿酒车间、半敞开式酒库等,建成后产能规模为年产基酒8万吨、基酒储存能力10.4万吨,建设期为2022年-2026年。泸州老窖称,项目实施后将提升公司基酒产、储能力,巩固产能优势。
根据泸州老窖发布的公告显示,自2016年以来,泸州老窖已实施至少3个技改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其中,2016年4月,泸州老窖以酿酒公司为投资主体,投资74.1亿元在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实施酿酒工程技改项目,包括引进现代技术装备和软件信息系统开展具有较高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酿酒工程技改,淘汰低端产能。2020年6月,因项目在建设期间材料费、人工费、土地价格上涨等原因,泸州老窖追加投资14.6亿元。项目二期工程预计完成时间为2025年12月,将形成年产优质基酒10万吨,曲药10万吨,储酒能力30万吨的现代化产业基地。
2019年3月,泸州老窖以酿酒公司为主体投资18.86亿元实施智能化包装中心技改项目,项目位于泸州市黄舣镇白酒产业园区。 包括引入自动化白酒包装生产系统、智能化仓储物流集成系统、 物联网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推动供应链产业优化升级。
2016年与2022年接连实施酿造工程技改项目,是否存产能过剩隐忧?欧阳千里向新京报记者分析称,自2016年以来,白酒行业进入“整体产能过剩,优质产能不足”新周期。所谓优质产能,不仅仅是品质,更多的是“品牌+品质”。“有酒企曾爆出过‘外购基酒’甚至‘外购酒精’事件,这表明依靠外部产能之路行不通。因此泸州老窖等头部酒企必须通过提升自有产能,解决当下甚至未来‘供不应求’的问题。”
今年7家上市酒企宣布扩产能
除泸州老窖外,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还有贵州茅台、五粮液、今世缘、山西汾酒、舍得酒业、水井坊等6家上市白酒企业公布技改、产能扩建等计划。
贵州茅台领跑。1月27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将投资41.1亿元实施“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坝一期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系列酒制酒产能约1.2万吨、制曲产能约2.94万吨、贮酒能力约3.6万吨,建设周期为24个月。5月27日,贵州茅台再发公告,决定投资15.87亿元建设中华片区30栋酒库项目。该项目规划建设酒库30栋,设计总储酒能力约3.68万吨。
五粮液不甘落后。1月28日五粮液发布公告,拟投资27.5亿元对制曲车间进行扩能改造,新增原酒产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制曲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等。5月27日,五粮液在股东大会上强调,将按照“2+2+6”酿酒产能提升项目实现酿酒扩能。其中,10万吨生态酿酒项目(一期)已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使用,将新增2万吨酿酒产能;在扩能项目方面,现有园区的非酒产业搬迁之后,或在原有车间实施改造扩能,建成之后将新增2万吨酿酒产能;另有10万吨生态酿酒项目(二期)预计2022年底启动建设,2024年底建成投产,建成之后将新增6万吨酿酒产能。
2月19日,今世缘宣布拟投资90.76亿元实施南厂区智能化酿酒陈贮中心项目,预计将新增优质浓香型原酒年产能1.8万吨、优质清雅酱香型原酒年产能2万吨,项目预计2026年底进入逐步投产阶段。
3月17日,山西汾酒宣布拟投资约91.02亿元建设汾酒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一期),预计新增年产原酒5.1万吨,新增原酒储能13.44万吨。该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投产。
4月22日,舍得酒业发布公告,预计总投资70.54亿建设增产扩能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新增年产原酒约6万吨,新增原酒储能约34.25万吨,年新增制曲产能约5万吨,项目建设期为5年。舍得酒业称,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其现有生产布局、生产设备设施、配套功能的全方位优化升级。
5月10日,水井坊发布公告称拟在四川邛崃市绿色食品产业园内分期建设“水井坊邛崃全产业链基地项目第二期”,包括酿造基地、瓶装酒包装中心、仓储物流基地、国家实验室、新产品研发中心等,项目预计占地面积约735亩,投资总额预计40.48亿元。水井坊称该项目有利于扩大公司产能,增强公司研发和创新能力。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本轮投资扩产中,智能、绿色生态成为关键词。比如,泸州老窖、今世缘在项目名称中就体现了“智能化”,其中今世缘提到要推进智慧工厂、绿色工厂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全面推进公司绿色健康发展,提升公司智能化制造水平和产品品质。山西汾酒在技改扩建项目中也提到智能化改造,包括项目中原辅料的输送由传统的汽车运输改为气流输送;设自控系统和智能发放料系统等,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提升工艺及品质。
近年来,数字化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欧阳千里认为,如今头部酒企扩张、技改计划提及的“智能化”“绿色生态建设”“产业升级”,符合今年6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是未来头部企业的标配。
行业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在白酒产业升级中,产能过剩的声音也不断出现。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白酒行业持续大幅扩张产能,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白酒产业发展报告(2017-2018)》提到,2011年,白酒行业产量达到1025.6万千升,提前四年完成了行业“十二五”规划的产量水平。而从“十二五”初始,无论是一线名酒企业还是二三线区域品牌酒企,绝大多数都争先恐后地出台了跨越式的产能扩张规划,“这些激进的产能扩张计划大大超出了现有的销售水平,直接推动了行业产能过剩的形成。”上述报告提到。
有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白酒产量逐年下降,分别为1198.1万千升、871.2万千升、785.9万千升、740.7万千升、715.6万千升。
这一背景下,本轮白酒企业扩产计划,是否会隐藏产能过剩风险?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在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这一轮上市酒企扩产有着新的特点,并非是盲目扩产,而是名酒、品类酒企、产区类酒企在高端化过程中,进行的优质基酒与老酒、年份酒的产能与储能准备。
欧阳千里也分析称,这一轮扩产主体为头部甚至极头部酒企,和二三线及中小酒企无缘,因为这个行业“产能过剩”,仍处于头部酒企挤占中小酒企份额的阶段。
上市酒企纷纷扩充产能,向产能要第二增长曲线,在业界看来也是对稀缺资源的占据,对未来发展空间的提前布局。特别是现在高端产品朝着年份酒、老酒等概念发展。企业必须要扩大产能,为未来的高端化竞争,做品质概念的储备及相关准备工作。
中国酒业已经进入新一轮产业调整阶段,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和消费结构均面临着变革与调整。就在日前举办的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提到,高品质白酒产量依然有限,白酒产业整体产能过剩与优质白酒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
而随着白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国白酒行业由扩张型市场向竞争型市场加快转变,强者恒强、弱者更弱,“马太效应”愈演愈烈。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茅台、五粮液等“白酒T8峰会”成员营收占全国白酒营收的51.74%,利润占比提升至76.71%。
这一轮扩产也意味着整个中国白酒行业的竞争正向着品质化与规模化方向发展,必然带来整个行业存量挤压,竞争强度提升,新一轮的淘汰赛更加激烈。“于白酒而言,中小酒企的机会‘微乎其微’,因为属于中小酒企或新生品牌的‘场景’几乎消失了。”欧阳千里认为。
在宋书玉看来,中小企业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市场需求消费升级的红利基本被名酒企业和名酒产区瓜分,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承压。而中小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产业健康发展同样至关重要,因此中小企业应从产能、品质、品牌、市场多个维度深度思考,从人才、酿造、特色、个性上要敢于创新,从模式上要敢于突破。
新京报记者 秦胜南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