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来到颜料会馆,会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的中后期……”每次接到讲解任务,北京天街集团讲解员马宁都是以此作为开场白。

 

自去年10月以来,颜料会馆有了更多的“颜色”,一系列涵盖歌曲、民乐、魔术、杂技、河北梆子、北京曲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演出在此轮番上演,让位于前门三里河畔青云胡同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颜料会馆再现勃勃生机,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而原本在临汾会馆工作的马宁,也成了颜料会馆的专职讲解员。

 

不光颜料会馆,近一年来,一场场“小而精”“小而美”的精彩演出在临汾会馆、台湾会馆等地陆续上演,一个以“会馆有戏”为特色的前门演艺生态圈正初现雏形。与此同时,开心麻花戏剧新空间、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当然有戏”沉浸式剧场三大演艺新空间将陆续在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正式投用。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近年来戏剧演出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看戏”已经成为北京市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旅游演艺也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未来,“戏剧之城”计划打造与“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相媲美的世界级知名戏剧中心。

 

7月16日,以“戏剧之城向未来”为主题的“戏剧之城”建设发展促进体系解读会在东城区特色文化空间颜料会馆举行。图为昆曲《牡丹亭》表演。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会馆有戏 当杂技与民乐同台

 

前门三里河地区周边一共有18处会馆。马宁原本的工作内容是负责临汾会馆的参观接待和后期运营。临汾会馆始建于明朝,2015年改建成为“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用于展示和传承北京会馆文化,配合三里河“长春别墅”更好地展示前门地区的传统文化。

 

去年10月,400余年的颜料会馆奏响了跨界民乐,杂技与民乐同台上演《新十面埋伏》《落玉盘》,三弦与萨克斯相遇在《夏日皇宫》,民乐演绎了《超级玛丽》的旋律。很快,青云胡同的颜料会馆不仅被大家熟知,还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马宁也转为专职的讲解员,她搜集了与颜料会馆有关的一切资料,根据观众的兴趣有针对性地讲解,比如历史沿革、腾退升级,或是后期运营。

 

北京民族乐团文化活动部副主任于海音担任了颜料会馆首场演出的主持,在她看来,“在古建筑里唱北京独有的地方戏,别有一番韵味和契合度,灵活性也比较强。”

 

颜料会馆古建里表演昆曲《牡丹亭》。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因而,在这里的表演,不能将《茶馆》等“大部头”戏剧直接搬上去,或是回归老传统唱个折子戏也不合适,“要考虑规模,更要考虑‘演给谁看’。”为充分发挥会馆小而精、小而美的空间,北京演艺集团充分调动集团旗下创作骨干,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基于会馆特点展开创作。以民乐进会馆为主题,在演出中融合锣鼓、唢呐、山歌等具有山西风韵的乐器和唱法,还加入西方乐器、杂技艺术,抒情婉约中带着激情高亢。演出力争把空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表达出来,并在传统演出中注入当代审美的艺术形式。节目选择了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以现代的编排方式加以创新,融入国潮、国风等元素,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会馆旧址。

 

剧场演出 把簋街搬上舞台

 

“我家住在北京城,二环的里边儿,中轴线鼓楼大街,往东一拐儿,一条街,火遍全国餐饮圈儿……”7月22日至24日,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制作的京味儿题材话剧《簋街》,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邀请展演剧目,在首都剧场与观众见面。

 

簋街是北京知名的美食地标,不仅承载了颇具特色的美食文化,更有京味儿文化与城市精神。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介绍,话剧《簋街》通过描写住在簋街的李家、金家等三代人的平凡烟火人生,以簋街第一家饭馆“酒盈樽”由起到落、又由衰向盛的酸甜苦辣,讲述三十余年簋街发展历程,也侧面体现了北京几十年来的文化发展与历史变迁。

 

《簋街》的一大创新体现在其融合了北京琴书、评剧、曲剧等多个剧种及曲艺形式,兼具多种舞台元素。在舞台呈现方面,该剧通过对京味儿文化元素的提炼与创新,赋予了舞台空间多元变幻的功能。错落的舞美布置放大了北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风格元素与时代符号,主创团队通过舞台上影像、道具、服装的变化,写意地呈现北京市井生活,从不同角度深掘京味儿文化的同时表达了人与城市的关系。

 

精彩演出归来,观众也回归剧场,静待大幕开启、精彩绽放。

 

这个暑期,北京市的各大剧场内也别有一番热闹景象。7月,中国儿童戏剧节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盛大开幕;北京人艺的首都剧场、曹禺剧场和实验剧场,多部优秀剧目同时上演;中央歌剧院剧场的开幕演出月,为观众带来多场精彩演出。大戏东望·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将于8-9月举办,作为大戏东望的品牌活动之一,展演季突出全民性、沉浸式、烟火气,已举办11届,演出1200余场,观众达28万余人次。

 

接下来的9-11月,2022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将举办,届时将推出优秀青年戏剧作品,为青年戏剧人才搭建展示平台。

 

戏剧新空间 落地“文化金三角”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构成一个三角形。去年起,东城区打造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推动三地文化联动。

 

今年年内,“文化金三角”将陆续迎来开心麻花戏剧新空间、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当然有戏”沉浸式剧场,三大演艺新空间正式投用,将助力东城打造中国戏剧创新中心。

 

位于王府井东安市场地下一层的开心麻花戏剧新空间目前正在装修改造,计划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打破戏剧舞台的第四堵墙,全场一起玩起来、演起来、嗨起来,在这里将变成现实。

 

这个“戏剧新空间”,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传统剧场,而是融合了戏剧、文化、消费、社交等多种形式。开心麻花剧场院线副总经理马悦舒介绍,新空间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包括两个小剧场、排练厅和戏剧主题餐饮等,在这里,观众们不仅能观赏到驻演音乐剧、沉浸戏剧、即兴戏剧、脱口秀,还将有戏剧体验、角色扮演、快闪展览、创意零售等。两个小剧场共有550个座椅,舞台均为三面环绕型,观众在其中能感受到演员的演出自由度,互动性也更强。这一戏剧新空间将结合王府井商圈文商旅属性打造京城戏剧的文化新地标。

 

“当然有戏”沉浸式剧场作为大麦推出的首个演艺新空间,将于今年“十一”在隆福寺街区启用。大麦相关负责人介绍,“‘当然有戏’沉浸式剧场重在‘沉浸’,是观众可以直接参与的浸入式互动戏剧形式。比如开业大戏《金钱世界》,模拟百年世界金融史,观众代表银行,桌子代表国家,将引导观众进行两个小时的金融游戏。”

 

位于东单北大街82号的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已经试运营了半个多月。它由百年历史的大华电影院升级转型而来。改造后,拥有三个有固定观众席和舞台的表演空间,还有音乐厅、露天演出的天空剧场、实验剧场三个灵活开放的表演空间。导演易立明专门策划了“医学胜利三部曲”——《科诺克医生》《弗兰肯斯坦》和《我是哪一个》,目前正在陆续上演。

 

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剧场经理于跃介绍,经过前期试运营后,今年秋季,中心将正式投用。“未来这里不光有戏,还将有咖啡馆、艺术展厅、书店。让人们既能感受国内外高品质作品,又能找到城市记忆。”

 

“看戏” 已经成为市民重要文化活动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近年来戏剧演出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看戏”已经成为北京市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旅游演艺也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2019年5月,北京市文旅局印发《2019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促消费措施十二条》,规定以剧场资源和优质剧目来扩大演艺市场,制定票价补贴政策来刺激文艺消费,增加夜间文旅活动与服务来扩大消费规模,举办优秀剧目展演来提升文艺消费水平,发放惠民消费季电子消费券来打造文化惠民标杆,鼓励社会大众走进剧场享受优质演出,文化普惠格局已初步形成。

 

颜料会馆里,表演昆曲《牡丹亭》。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北京演出市场整体上呈现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具体到戏剧领域,中国儿童戏剧节、国际青年戏剧节、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老舍戏剧节、“柏林戏剧节在中国”等多种类型的戏剧节庆渐成气候,在满足北京市民日常观演需求和来京游客艺术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戏剧品牌。

 

在市场主导和政策扶持下,北京五大城区演艺集群优势显现,空间集聚加速释放产业效能。东城区凭借王府井、南锣鼓巷、前门、龙潭、东二环等五大剧场群的30多家剧场,提高了“戏剧之城”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西城区通过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季和天桥艺术中心的国际经典剧目,努力打造“百姓艺术殿堂”;海淀区发挥互联网园区和高等院校云集的优势,打造“文化+旅游”“科教+旅游”的高新文艺集群;朝阳区依托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以旅游演出为重点,形成演艺创新孵化基地;通州区加强台湖演艺小镇建设,通过“戏聚运河”系列剧目展演实现戏剧对城市副中心的辐射作用。

 

为了保障“戏剧之城”建设发展工作顺利开展,今年3月,东城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领导小组发布了《东城区进一步推进“戏剧之城”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5+4+3”促进体系,即五大文化平台、四大发展基础、三大保障措施,覆盖了戏剧产业的全产业链条。同时配套发布了《东城文化艺术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将集约统筹东城区现有演艺扶持类资金,通过一系列支持性服务,使文化真正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助推力和原动力。

 

对话


东城区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陈科

培育戏剧发展土壤,激发戏剧市场活力

 

新京报在“戏剧之城”建设方面,东城区有何优势?

 

陈科:东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戏剧文化资源,戏剧机构和人才集聚,市场活跃度高,业界影响力强,居全国领先地位。区域内共有剧场40个,既有首都剧场、保利剧院等国内一流的大剧场,也有国话先锋、蜂巢等特色鲜明的小剧场。现有演出团体79家,演出经纪机构293家,既有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戏剧院校、院团,也有央华时代、九维文化、七幕人生等极具知名度和活跃度的民营院团。东城区平均每年各类演出5000余场,演出票房3亿元左右,其中戏剧演出场次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左右。

 

新京报从“戏剧东城”到“戏剧之城”,这期间经历了哪些阶段?

 

陈科:2007年,东城区提出了“戏剧东城”的发展理念。“戏剧东城”是东城区立足戏剧文化资源,将戏剧文化融入城市发展,全面打造城市形象的创新文化品牌。

 

“戏剧之城”的建设,体现了东城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彰显着首都的文化自信。从“大戏东望”到“戏剧之城”,东城区作为中国戏剧高地,以“崇文争先”为指引,不断扩大品牌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广泛吸引了大批演出团体和创作人才云集此地。以雄厚的剧场空间、戏剧人才基础及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区域戏剧资源集聚效应,以构建戏剧演艺全产业生态链为大目标,东城区计划将“戏剧之城”打造成为与“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相媲美的世界级知名戏剧中心。

 

新京报戏剧演出产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观众。在提高百姓的文化参与感方面,东城区推出了哪些举措?

 

陈科:东城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戏剧文化需求为市场导向,培育戏剧发展土壤,激发戏剧市场的活力。

 

“戏剧体验”感受表演的快乐和艺术的韵味,已连续举办6年共180余次零基础戏剧体验课,线上线下受益的爱好者近4万人次;“戏剧开讲”,邀请业内有影响力并活跃在创作一线的老中青戏剧艺术家,讲解戏剧的赏析,普及戏剧知识,线上线下受益百姓4.6万人次;“戏剧一帮一”面向全区征集参加戏剧培训活动的机关单位、学校、街道社区,组织专业院团与其结成 “一帮一”的“帮学对子”,至2021年已有122部短剧1200余名业余演员登上“戏剧一帮一”成果展演的舞台,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戏剧人参与创排,培养了一大批戏剧发烧友和素人演员。

 

与“故宫以东”旅游项目合作,积极创新“戏剧+旅游”的文商旅产品包,吸引外地游客的观演兴趣,深入挖掘区内旅游演艺资源,鼓励演出团体与大型旅行社开发设计主题鲜明的戏剧体验路线和研学产品,定期联动区内旅游资讯驿站,发布东城演艺资讯,让市民和各地游客体验戏剧艺术的乐趣等。可以说,“戏剧之城”已经从真正意义上走进了基层,惠及大众。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