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祝贺!今晨3时13分,昨日发射升空的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2年7月25日3时13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这是我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按任务计划,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随后将进入问天实验舱。


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专题>>>




审讯画面曝光!南京昨日披露玄奘寺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牌位者吴啊萍身份、供奉经过以及动机。吴啊萍因涉嫌犯寻衅滋事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玄奘寺对被供奉者身份没有进行核查,发现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牌位后,虽已撤下但一直隐瞒不报。南京市玄武区民宗局已责令玄奘寺整顿,撤换传真玄奘寺主要负责人职务;市佛教协会免除传真副会长职务。此外,南京市民宗局和玄武区民宗局多名干部被处分。视频>>>




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空调之战”再度引发热议。开不开空调的问题,看似是件小事,但因为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感受,所以一再被讨论关注。该如何解决?


北京东三环早高峰,出租车在车流中行驶。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据报道,北京董先生打网约车,上车后提出开空调,司机以单价太便宜拒绝,之后将车停在路边并拒载。另据金台资讯消息,有的司机直接在乘客座椅前贴上收费通知单,要求“开空调加收10元现金”,还附上了单独的收款二维码。这些事例,被解读为一种“司乘矛盾”的升级。


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空调之战”确实存在,但称之为“司乘矛盾”升级则略显夸张。这实际上是每个炎热夏天公众都会关注的老话题,出租车时期即是如此,网约车时代则把这一争端“继承”下来。


就本质而言,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空调之战”,实际上是一种利益之争,同时又是一种特殊时空下的结构性矛盾。当城市遭遇酷热天气,乘客对开空调的需求就会直线上升,但对司机而言,开空调却又是有成本的,甚至是不低的成本。


“协商原则”应该是实践总结出处理“空调之战”的最优办法,对网约车也不例外,相信大部分司机是通情达理的。如遇少数司机协商不成,乘客有权投诉、有权差评,最后则会影响到司机的工作或收入,达到约束效果。


那么,对于司乘“空调之战”,到底有没有更理想的解决办法?技术进步是个不错的途径。比如未来,可以把网约车内音响、空调等的操控权通过App或后座按钮设置交给乘客来掌握,就能彻底平息这一矛盾。


到时候,司机和乘客依然可以协商空调的使用,不过这时候就是司机跟乘客来协商,帮忙一起环保省钱了。阅读全文>>>




看起来有梦想有情怀的书店生意,可能更容易面临经营困境。北京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实体书店发展。


码字人书店(王府井和平菓局店)。它是今年东城区推出的“国潮风尚”“书映百年”“国风静巷”“雅集流韵”“老城文华”五条“书香之城”探访打卡路线上的打卡点之一。新京报记者 汪畅 摄


在东城区胡同深处,隐藏着一个名为更读书社的“网红书店”。


更读书社位于隆福寺街,占地600余平方米。7月17日下午,更读书社的长桌已经坐满了人,有的人正翻看着借阅来的书籍,有的人则开着学习视频,边看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而在长桌的另一边,摆满了文创产品。附近的圆桌是消费区,甜品和咖啡摆在桌上,一些人举着相机拍照打卡。


这样的场景,在北京的书店并不罕见。这是一座拥有超过2000万常住人口的大城,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实体书店数量达到2076家,位列全国第一。


更读书社是“书香京城”的一个切片。


2022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提到,要让阅读成为时尚、成为习惯,使北京成为流淌着浓郁人文气息的“书香京城”。


为推动实体书店行业发展,北京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探索多元化发展,满足人们丰富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让书店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阅读全文>>>




数字化转型之下,北京让文化在数字世界“活”了起来。


2021年4月,全聚德将一家分店打造成沉浸式光影餐厅,实现影像定投和菜品的虚实结合。受访者供图


故宫窗花纹样在屏幕上旋转飘动,五彩鱼藻纹盖罐的鱼儿从莲花、浮萍中跃出,九色鹿从台阶上款款走下,飘逸灵动的飞天与游客同框合影……数字技术打破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壁垒,将原本只能放在橱窗里展示的实物,拉到游客面前,带给游客更多的沉浸式体验。


作为拥有丰富历史古建资源、悠久而厚重文化底蕴的北京,传统文化产业正在迎合数字经济的浪潮,进行更替变幻。AR、VR、3D等数字技术带来全新沉浸式场景,也拉动了新消费,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


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更新”,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在数字世界中“活”了起来。


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梅松认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里一个很重要的板块,文化产业要更多面对老百姓,不能干巴巴地讲知识,要用数字科技帮它“活”起来。“目前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要迎合着技术发展的潮流而前进。”


针对目前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京文创研究院院长奚大龙表示,一是有些园区在数字化转型的模式上雷同,缺乏创新,对内容深度加工不够,缺少爆款产品。二是基础设施仍需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力度相较科技产业来说力度不够连贯持续。三是文化产业数字化为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亟待既懂文化、运营,又懂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阅读全文>>>


编辑 李佳蓉 贾聪聪 设计 刘晓斐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