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大会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应该说中国正用实在的行动来兑现实在的承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称。


根据气候变化预估,至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地表温度都将继续上升。人类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目前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09℃,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升温,近年公众切身感受到的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您如何看待全球及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形势?有哪些影响与危害? 


巢清尘:近百年来我国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复合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高温、干旱与暴雨洪涝并存。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长期、深层次上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各国也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而努力。


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水资源、生态系统、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等领域都已有体现,预计在未来全球变暖的情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强度还将进一步增加,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带来更大风险。


例如,在未来全球温升2℃情景下,科学家预测全球99%的珊瑚礁都将退化,而在全球温升1.5℃时,珊瑚礁退化的比例将减少到70%-90%;在全球温升2℃的情景下,北极夏天完全无冰的情况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而在全球温升1.5℃时这一风险将降低到每百年一次。


新京报贝壳财经您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根据气候模型预估,气候系统变暖至少会持续到2040年,我们该如何应对?


巢清尘:根据气候变化预估,至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地表温度都将继续上升。实际上这还是最为乐观并且几乎难以实现的一种情形,况且气候系统的一些慢过程,如海洋、冰冻圈的变化甚至会持续数百年。


那人类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呢?途径主要是两类,即减缓和适应。减缓是指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和手段,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碳汇。增加碳汇的途径主要有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从各国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来看,可以实行直接控制,包括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砍伐森林;也可以应用经济手段,包括征收碳税,实施碳排放交易等。


适应是自然或人类系统在实际或预期的气候变化刺激下做出的一种调整反应,这种调整能够使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得到减缓或能够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适应气候变化有多种方式,包括制度措施、技术措施、工程措施等。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因此,无论哪种措施,全球各国合作是重要途径。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程维妙

 

编辑 陈莉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