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文化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近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国拥有56项世界遗产、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可移动文物。这些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5058处,十年间推进考古发掘项目8800多项


十年里,我国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长城、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05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万多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9万多处,国、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十年来分别增长115%、58%、88%。


家底清晰,为文物保护提供了依据。十年来,持续实施长城、石窟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正定古城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依法推进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划定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得到加强。建成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加强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实施国有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十三五”期间完成6.2万件/套国有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博物馆库房保存条件得到提升,文物保护状况得到有力改善。


完善文物督察机制方面,着力防范法人违法、盗窃盗掘、火灾事故三大风险,查处文物法人违法案件5000余起,约谈、曝光一批重大案件,推动公安机关侦破文物犯罪案件1万余起,追缴涉案文物15万件,联合消防部门排查整治文物火灾隐患20万余处。


此外,卫星遥感执法监测覆盖30个省42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安全防护工程4000余项,文物安全防护能力明显提升。文物安全纳入国务院安全生产考核、全国文明城市测评,18个省将文物保护纳入公益诉讼范围,文物安全部门协作不断深化,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力度,推进文物保护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


十年间,我国推进考古发掘项目8800多项,二里头、石峁、良渚、三星堆等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新疆、西藏等地边疆考古取得重要进展。水下考古稳步推进,组织实施南海、东海、黄渤海及内水重点区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南海Ⅰ号”沉船考古发掘文物超过18.2万件/套,“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等水下考古陆续开展,36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确定“十四五”时期重点大遗址150处。科技考古、涉外考古、公众考古快速发展,考古工作实证中华文明、传播中华文化作用不断彰显。


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


十年来,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备案博物馆6183家,免费开放率达91%,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成为重要的文化地标和文化中心。近年来,博物馆陈列展览数量保持在每年2万个以上,博物馆参观人数从2012年的5.6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2亿多人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博物馆国际影响力日益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副司长彭跃辉说,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革命文物工作是重要内容;见证奋斗历程、赓续红色血脉,革命文物是实物载体;赋能高质量发展,革命文物是优势资源;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革命文物是力量源泉。


据介绍,十年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入实施,赣南、延安等革命旧址焕发新彩,广西湘江战役、青海原子城等保护项目成效显著,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等建成开放,红色资源发挥重要作用,助力脱贫攻坚、老区振兴、国民教育。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十年间,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展。“秦汉文明”“华夏瑰宝”“秦始皇和兵马俑展”“古蜀文明特展”等出境展览享誉海外。11项援外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44个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持续实施,“一带一路”文物保护交流合作成果丰硕。中华文化正以自信开放的姿态走出去,与世界各国交流互鉴,携手同行。


意大利返还796件/套文物艺术品、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被跨海追索回国、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从日本回归故土……十年间,18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中国与美国、瑞士、罗马尼亚、阿根廷等国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双边协定或谅解备忘录,海外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物保护“科技含量”显著提升,文博人才培养体系更健全


这十年,文物治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法律制度日臻完善,文物保护法积极修改推进,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新修订《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办理妨害文物管理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文物保护科技方面,十年间,文物工作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科技含量”显著提升。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饱水漆木器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等领域技术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梯队。脆弱出土文物现场无损提取、纺织品遗迹现场鉴别技术取得突破,碳十四测年、DNA分析、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和金相分析等实验室考古技术填补多项学术空白,馆藏文物智能展柜、考古发掘方舱、考古现场移动实验室等专有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文物事业发展人才为源动力。十年间,国家文物局增编扩岗,各地文物考古机构普遍加强。今年全国71家考古机构编制数增加1500余个。同时,考古野外津贴明显提高,文博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广大文物工作者践行弘扬“莫高精神”,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举办各类培训项目238个,培训各类人才约3.5万人次。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六三说,学习贯彻工作要聚焦“十四五”规划中文物保护“国家队”建设目标、职能定位和主责主业,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开放建院,补齐学科短板;加强文物保护理论研究,认真挖掘和阐释文物价值;坚持科技赋能,加快推进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推动文研院重大项目、重大课题、重点工作的完成。


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在交叉学科门类中增设“文物”专业学位类别,为文物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学科专业支撑。2021年10月,文物行业首个职业技能标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为文物修复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显著,文物事业发展根基更加坚实。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