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5日)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通过“志愿北京”平台启动了疫情防控储备志愿者招募工作,号召志愿者就近就便报名所居住区的项目,为疫情防控贡献志愿力量。

 

北京红十字雷锋车队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兰淑荣已经报名,并就近在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中上岗。


兰淑荣正在参与志愿服务。受访者供图

 

在大年初一和农民工包饺子游公园

 

兰淑荣今年52岁,是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这意味着她在“志愿北京”平台上记录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1500小时。多年前,她偶然参加了一次志愿服务,帮助别人收获的成就感让她久久不能平静。此后,时间宽裕的她就把志愿者服务坚持了下来。

 

据她介绍,北京红十字雷锋车队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志愿者中出租车司机师傅居多,还有一部分志愿者有私家车。这些年来,他们经常“出车”参与志愿活动。

 

兰淑荣家住通州,有一次她听靓景明居社区书记说,社区里有几位高龄老人,由于子女在国外生活,他们平时很难有机会去公园游览。老人听说大运河森林公园的观景台可以俯瞰副中心蓝绿交织的风貌,特别渴望能去转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车队决定组织一次“点对点”敬老关怀服务,志愿者们也都积极响应。“那天我们出了十几辆车,带着老人、陪同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医生一起去了公园,帮老人实现了愿望。”

 

新冠疫情发生后的首个春节,各地倡导就近过年,减少流动。车队志愿者还慰问了副中心工地上的农民工建设者,和他们一起包饺子,带他们去游公园。“大年初一,志愿者要求7点半集合,家最远的志愿者住在房山,凌晨4点多就出发了。”

 

化身“小蓝”,冒大风在室外服务

 

近三年来,为了助力疫情防控,兰淑荣经常就近在通州各个街道和社区服务。

 

今年春天,北京和周边地区发生了聚集性疫情,社区工作人员防控压力比较大,兰淑荣前往中仓街道和新华街道进行支援。她说,由于中仓街道老旧小区比较多,志愿者经常要爬六层塔楼,上门为封控人员送物资、收垃圾。“一趟下来满头大汗,我衣服湿透了,腿也软了。”尽管已经年过半百,但兰淑荣仍然和其他年轻志愿者一样奔走在服务一线。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兰淑荣化身“小蓝”,主要在自己所居住的古月佳园小区服务,帮封控居民送快递、对楼门单元进行消杀。“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强,说实话我心里也会有点害怕,但社区工作人员人手有限,他们每天特别辛苦,这时候志愿者得‘顶上去’,我愿意帮邻居们服务。”

 

11月末,兰淑荣冒着北京的6级大风,在核酸点位维持秩序,提醒居民保持间隔,有序进行核酸检测。“为减少聚集,我们还挨个楼通知居民分时段下楼,通常在室外工作2-4个小时。”

 

她说,尽管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忙得团团转,但仍有一些居民抱怨物资送得不及时,有负面情绪。此时,兰淑荣会在社区微信群里安抚大家,进行心理疏导:“楼下‘大白’也挺辛苦的,甭着急,一会儿可能就会送来,吃的缺什么我们家有,我给你送过去。”由于经常参与志愿服务,邻居们都很信任她,她的柔和劝说也更具说服力。

 

兰淑荣表示,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将一直参与志愿服务,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可以面对面和邻居相聚、交流。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