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平谷法院积极探索“12368热线+微网格”诉源治理联动新模式,将12368诉源治理司法需求工单办理与微网格社会治理模式相结合,推动线网联动,用1条热线激活18个乡镇街道和3170个网格。


平谷法院12368热线诉源治理专线服务基层治理。


“这两家邻居本来关系很好,结果在翻盖房屋时因为房后一块祖遗地的归属问题黑了脸,不知道吵了多少次了,在村里影响非常不好,我们多次去调解都没有效果,想请求法院帮助。”今年9月,黄松峪乡政府工作人员通过12368热线向平谷法院发出“求援”。


平谷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董小明明白,农村的纠纷往往有着较强的“熟人社会”特征,特别是发生在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折损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容易使纠纷升级,从动口发展成动手,甚至由一代人的事衍生为几代人的“怨”,心结愈加难解,所以在调处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和力道火候。在向乡政府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她选派调解经验丰富的诉源治理先锋队调解员王顺启、陈春良赶赴黄松峪乡黑豆峪村开展调解工作。


今年,平谷区委政法委大力推进“政法职能下沉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试点工作”,而黄松峪乡正是此次职能下沉的试点地区,这为平谷法院深入开展诉源治理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诉源治理要从根源上有效减少矛盾纠纷产生,真正实现职能下沉,将服务送到前端,将矛盾止于未然,服务基层治理,建设无讼村居,保障百姓安居乐业。”平谷法院充分把握矛盾发展演变周期规律,突出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坚持重心有序前移、职能梯次下沉,创设“1+3+4+5”工作模式,以落实12368热线诉源治理需求响应机制为抓手,从诉前走到诉源,将司法力量全面嵌入村、乡、政法单位三道纠纷化解防线,设立咨询日、调解日、确认日、培训日“四个服务日”,下沉法律咨询、法律支持、指导调解、司法确认、普法宣传“五项职能”,推动司法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口发力,助推基层矛盾纠纷发现在先、化解在早、调处在实。


1至11月,平谷法院依托12368热线诉源治理专线,响应辖区治理类司法需求350次,实现了18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响应率、满意率、期限内办结率均达100%。同期,全区“万人起诉率”同比下降13.82%,黄松峪乡下降66.91%,取得了显著成效。


5月,平谷区委出台《平谷区深化“微网格”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区、镇街、村(社区)、网格四级工作体系,在全区设置3170个网格,发挥网格员“一员多能”功用,实施主动治理、源头治理,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东高村镇西高村网格员打进12368热线反映,村里计划实施的污水改造工程本是一项惠民项目,但因村民阻止现在被迫停工,不但严重影响工期,还导致居民污水无法排出,村镇干部多次调解无果。东高村法庭法官万里宏接到工单后立即赶往西高村进行现场勘察。


万里宏详细了解工程具体情况,第一时间启动“两所一庭”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联合东高村土地科、司法所、派出所一同开展调解,随后从法律角度阐明了村委会在村集体过道上施工的权利和王某阻碍施工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然后协同土地科就施工行为是否会损害王某房屋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引导村委会现场与施工方优化施工方案。最终,污水改造工程顺利动工。


“区委提出的四级网格工作体系,等于是在传统区、镇街、村居三级组织架构之下,重新对基层治理主体进行了网格化划分,这就要求我们的需求响应和服务供给机制必须要紧跟步伐、以变应需。”平谷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白雪英说,今年以来,平谷法院积极探索“12368热线+微网格”诉源治理联动新模式,推动将12368诉源治理司法需求工单办理与辖区微网格社会治理模式相结合,将司法需求响应范围由最低至村居一级扩展至基层网格员,让网格员在化解纠纷过程中如遇法律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向法院“吹哨”提需求,由法院“报到”送服务,推动司法服务直达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真正实现司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


编辑 宋荣俊  校对 付春愔

来源:平谷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