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报告提到,五年来,我们发挥好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改革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赋予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高校教师“走出去”,企业专家“走进来”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赋能加持。


今年2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直面未来新的要求,企业能不能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关键要问企业有没有能力带动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完成、共同推动高水平的目标导向研发活动。


高校和科研院所该如何发挥作用来增强科技创新?今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白琳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和科研院所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做到“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


白琳认为,首先,要鼓励高校教师“走出去”,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真实需求,增强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应用价值。


同时,吸引企业专家“走进来”,聘请到高校深度参与协同育人,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弥补高校教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增强高校教师的应用能力和市场意识,提升高校实践育人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去年8月,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提出要加强产学研用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此外,要支持将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通过许可等方式授权企业使用。


白琳说,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高校企业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利用高校导师丰富的研究生指导经验和企业导师丰富的科研实践经历,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实用型科技创新人才。


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能激发其创新活力


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公开数据显示,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其中,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2年约1951亿元。


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例如,建成了FAST、稳态强磁场、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也部署了一批重点项目,在人工合成淀粉、纳米限域催化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改革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赋予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据白琳介绍,长期以来,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采取预算制,即科研经费要严格按照预算要求使用。然而,针对创新型、探索型科研项目,其未知性和不可预测性较强,很难在项目申请之初便设计好合适的经费分配比例。执行过程中调整预算又要经历层层审批,往往审批下来,关键研究节点已经严重滞后。


“为了让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地进行科研工作,将其从繁琐的经费管理中解放出来,近年来相关单位一直在积极推进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工作,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环境,极大减轻了科研人员‘财务’负担。”白琳说。


他认为,“包干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学研究路径不确定性和经费管理预算制度之间的矛盾,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