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相关部分的段首句,后续围绕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的重点环节、薄弱环节、难点,报告做了具体阐述。

“教育公平过去存在着几个‘老大难’问题,一方面是区域之间不平衡,包括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不平衡;另一方面是教育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衡,例如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殊人群等的特别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指出。

5年来,义务教育的“老大难”问题有何进展?实际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答案”。周洪宇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城镇大班额基本消除

对于城市和农村教育之间的不公平怎么办?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

周洪宇指出,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很多过去在农村读书的孩子们都去到了城镇,这样一来,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而城镇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就带来了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五年前大班额问题非常突出,有的地方班额达到70人、80人是相当普遍的。五年过去了,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做出了回答——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交上了一份令人比较满意的答卷。”周洪宇指出。

进城务工子女入学问题已有很大改观,完全解决还有难度

周洪宇指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一直是基础教育中的“老大难”的问题。“早期进城务工子女上小学困难,后来是上初中困难,现在是上高中困难。最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提到“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根据初步测算,进城务工子女的入学问题通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是周洪宇注意到,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得还是很谨慎,措辞为“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在周洪宇看来,教育上的难点问题、痛点问题,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完全解决的,需要一个过程,“有的地方本来的人口并不多,但是由于流动人口太多,有些城市流动人口甚至超过了原来地区人口的2倍以上,而现有学校的规划设计、教师编制、教育投入等,又是按照当地户籍人口来测算的。所以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有相当的难度。所以政府工作报告考虑到这些,谨慎地用了‘推动解决’来表述,话没有说满。”

义务教育看“巩固率”比“毛入学率”更有意义

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部分还提到“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提高到95.5%”,在周洪宇看来,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没有用义务教育“毛入学率”来作为测算标准,而是用了“巩固率”,为什么?周洪宇表示:“从政府工作推进的情况看,义务教育的毛入学率基本能达到100%,问题是入学之后中途又辍学怎么办?所以义务教育阶段考核‘毛入学率’,不如考核‘控辍率’或者‘巩固率’更有价值。”

此外周洪宇提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义务教育巩固率,既肯定了成绩,也让大家看到后面还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