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青年节前夕,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青年节礼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并提出殷切期望。来自农大植物营养学专业的博士生郝展宏说:“收到习总书记的回信,我很激动,很受鼓舞,觉得在科技小院做的事情得到了认可。”

 

郝展宏在河北省曲周县王庄村科技小院已经呆了三年,白天很多时候,只能在农田里才能找到他。五月风吹麦浪,他更加专注在试验田里,还有一个月就能迎来麦子收获的日子了。“这会儿正是防病虫害的关键时候,需要多关注田地的情况。”在地里劳作,与农户们同吃同住,已经成为农学生们在科技小院的日常。

 

郝展宏在地里干完活之后在吃饭。受访者供图


成为农田里的拖拉机手

 

2020年,郝展宏来到曲周县王庄村科技小院,参与到中国农业大学在这里新组建的农机农艺信息融合小组中,在这里开启自己的博士生研究和工作。在这之前,他曾有过一段在曲周的实践经历。

 

那是2018年的夏天,郝展宏来到曲周县进行暑期培训活动,他和同学们被分配到对应的农户家中居住,与他们同吃同住近一个月的时间。他回忆:“和农户们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很纯粹,就是下地干活和吃饭睡觉。”

 

两年发展对于一个村庄来说,变化是巨大的。当郝展宏再次踏上曲周村庄的土地,他说:“村庄的环境变好了,农户的家里不再是空旷的,基础的生活家电家具都配齐了,生活水平提升了一大截。”

 

在王庄村科技小院,郝展宏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向农户推广农机和农技,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田地里去,帮助农户增粮提质。“我们得先在自己的试验田里做好了,才能把那些有成效的技术教给农户,这样心里才有底气。”

 

实践出真知。2021年的春天,郝展宏和小组内的同伴们承包了一块百亩耕地,种上小麦,把理论技术应用到真实的劳作场景中。郝展宏说:“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成为‘农民’。”从买种播种,到浇灌施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郝展宏和同伴们动手完成。为了这块田,他们学会了驾驶农用拖拉机,穿梭在农田间。

 

“考下了农机驾驶证,我就开着农机在田里劳作了,播种、打药、收割,刚开始的心情是激动又紧张。”一年多的磨炼,郝展宏从小心翼翼的“农机小白”成长为熟练的“老司机”。他说:“现在,我们已经能开着拖拉机播种两三百亩田地了。”

 

郝展宏已经锻炼成了一位熟练的拖拉机手。受访者供图


郝展宏表示,农机的应用在农业中是重要的部分,农机的功能决定着农事活动的效率。他说:“我们把农机应用在田野工作中,配合着农业技术作出调整,在农户现有农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升级,经过我们调整和改造的农机现在已经受到农户们的认可,表示愿意购买并且使用我们改良后的农机设备。”

 

把最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出去

 

郝展宏几乎已经和王庄村的农户打成一片了,从他的肤色上很难看出与农户的不同。“天天在田里,一下子就晒黑了,回家见到亲戚朋友,都说我黑成了另一个人。”郝展宏说,自己已经和肤色和解了,“这也算是我工作的表现,一看就是扎在田里的人。”

 

郝展宏几乎全年无休,最忙的时候,要在田里呆上一整个白天。他回忆:“刚开始流转土地自己种的时候,经验不足,基本上每个环节都会遇到问题,我们白天四五点就要起床,一直在地里干到晚上六七点,必须得把当天的农活完成,才能保证作物如期生长。”

 

“这个时候我才算真正体会到农民种地的辛苦。”夏天种玉米,最热的时候,郝展宏就光着膀子,直接下地,他的桌上至今还放着一瓶未开封的防晒霜,他说:“下地干活根本顾不上,也想不起来要涂。”

 

正是这样的实践,让郝展宏更加专注将农技推广到农户中去。他说:“科研技术就是为农民服务的,为了提高他们的效率和产能,尽可能增收。”郝展宏介绍,他所在的小组已经将多种农业技术通过科技小院传播,与农业合作社合作,并推广辐射到周边地区。

 

比如“冬小麦四密一疏条带种植”技术,改变了冬小麦传统平播和宽窄行播种,把它优化为条带种植,条带内播种4行冬小麦,宽行内预留小麦植保等农事措施的机耕道,预留夏玉米播种行,提高玉米播种质量。这一方式被郝展宏所在的小组推广给农户应用,农户的认可度很高。郝展宏介绍:“我们还会结合信息技术,比如把卫星导航技术应用在冬小麦播种中,保证播种整齐和笔直,同时也能减少农机手的操作,减轻人力负担。”

 

“取得的效果是很好的,不仅能够节省人力成本,还能提高效率。农户们在日常的相处中,也渐渐积累了对我们和技术的信任,会使用我们的技术和农机,遇到问题也会来和我一起讨论。”郝展宏在村里有好几位熟识的农户,成为忘年之交,他说,“农户都很朴实、很热情,会邀请我去家里做客,吃农家饭。”

 

和村庄一起成长

 

在郝展宏的印象里,农家饭就等于米饭面条馒头,就主食的菜也只有茄子或者豆角,他回忆:“第一次来王庄村的时候,村里的环境很差,都是土房子,下雨之后道路都是积水和泥土,条件挺艰苦的。”

 

新奇,迷茫,不知所措。这几乎是所有农学生入住村庄后的第一感受,郝展宏也是这样,即便他的童年也是在村庄里度过。郝展宏说,自己从小学开始,就在城市里生活,直到走进大学校园,对乡村的感情都是很淡的。他说:“从走进村庄,走进科技小院开始,我才对农村和农民有了更多了解。”

 

大学之后,郝展宏在农村呆了五六年,他说,正因为在田地里苦过累过,才更想留在村庄。“从那之后,我的志向变了,我还是希望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郝展宏的爱农情怀在实践过程中愈加浓烈,陪伴他成长的,还有村庄本身。

 

来到曲周之前,郝展宏在吉林省梨树县的科技小院完成研究生学习实践,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合作,共同探索秸秆还田模式,梨树模式至今仍被多地借鉴和推广。郝展宏回忆:“在梨树当地有两三千亩玉米地,被我们用于秸秆还田模式的研究。”当时,郝展宏就住在合作社里,与农户同吃同住,他说,自己的很多实践经验,都是从农户身上学来的。

 

“我和农户互相学习,共同成长。”郝展宏回忆那段时光,他说,把青春和热情挥洒在土地上,是他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情。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梨树县视察黑土层土质培养和玉米长势,并表示,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这句肯定,激励着郝展宏继续在农田中挥洒汗水,他说:“我感到很振奋。”

 

时光荏苒,郝展宏参与到一个又一个村庄的成长中。他说:“习总书记的两次肯定,我都牢记心中,让我在从事农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有情怀才能做农业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郝展宏说:“习总书记回信中令我最有感触的是要我们厚植爱农情怀,我的实践告诉我,如果没有情怀,在农村是干不长的,科技小院的实践经历对于我来说,不是寻求一个好工作的跳板,而是锻炼我的意志,培养我爱农热情的地方。”

 

王庄村里仍在从事耕作的农户,基本都是五六十岁的中年人,郝展宏在实践中思考着,他说:“年轻人出走,已经有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种地了,这就需要一批专业的人,有组织地把这些耕地接过来管理,配套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未来的农业,一定是一个更加规模化、现代化的产业。”

 

初夏时节,皓月当空,星星越发明亮起来,郝展宏和同伴们一起,守着小院前的麦田,他们都是从大学校园走进田野的青年,身上背负着对农业的热情,对乡土的情怀,以汗滴禾下土的姿态,和农民站在一起。郝展宏说:“我也可以算作一名新农人,看着收获堆成小山的玉米,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