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阴雨天,毕光熙的右手臂还是会隐隐作痛。

11枚钢钉、20厘米长的钢板,在手术后永久地留在了毕光熙的右臂里。八年过去了,体内钢板带来的异物感,让他无法长时间翻向右侧睡觉。

“想要战胜它,就只能直面它。”面对右臂粉碎性肱骨骨折,毕光熙谨遵医嘱做复健,通过多做力量训练,把肌肉练起来,包裹住钢板。

术后三个月,他不顾父母反对又一次回到了缉毒前线,从正常屈伸都无法完成的半废状态,到正常抓捕活动都无异常,毕光熙克服种种艰难,23厘米的外伤创口成为缉毒警察不可磨灭的特殊勋章。

如今,毕光熙由一名缉毒探长提升为派出所副所长,依然负责打击犯罪工作。在缉毒专业队时,毕光熙只攻毒品犯罪,天天扑在”毒”上研究,而现在,他要负责对辖区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工作,守护一方百姓平安。2023年3月,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丰台科技园派出所副所长毕光熙获得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称号。
 
  
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丰台科技园派出所副所长毕光熙。图源:北京市公安局

成为“钢铁侠”

身为家中独子,毕光熙父母一直不太愿意让他去到缉毒前线。但从小观看禁毒电影的他,悄然种下英雄情结,2012年参加工作后成为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石榴园派出所一名普通民警。2014年4月,毕光熙到丰台区禁毒大队轮岗,并留在了这里。

2015年6月,毕光熙和同事在某歌厅抓获1名涉毒嫌疑人,在带离过程中被四五个嫌疑人同伙堵住去路。拿着石块、板砖,来势汹汹的数人对便衣警察毫不忌惮,毕光熙奋力将其制伏后,才发现右臂已经明显变形,阵阵剧痛。

“右臂肱骨粉碎性骨折,被拧断成了麻花状。”毕光熙回忆着当时医生的诊断结果。术后,一根长20厘米的钢板和11枚钢钉永远地嵌在他的右臂中。

为了回到缉毒前线,毕光熙付出了太多努力。一开始,他的右臂基本是半废状态,连正常屈伸都无法做到,“伸不直,也曲不了,做康复太难了,每动一下就撕心裂肺地疼,而且我对手术胶布过敏,胶布缠着伤口,如今还能看出当时过敏起泡留下的印记。”

 
毕光熙在工作中。图源:北京市公安局

从正常曲伸,到用弹力带进行力量训练,1瓶水、2.5公斤哑铃、5公斤哑铃、10公斤哑铃......一步一步,毕光熙逐渐克服生理上的困难。

当时打击犯罪任务较重,毕光熙伤后三个月左右便回到了岗位上。“刚回来那一阵儿,心理阴影难以克服,很长一段时间别人在我右后方出没,我都会感到些许不适,回来后第一次抓人,也有点不太利索。”但不转内勤,留在一线,是毕光熙对自己的要求。

“很多涉毒抓捕场景,往往要比电视剧里更加惊心动魄。”在对涉毒嫌疑人实施抓捕时,缉毒警察常要驾车逼停嫌疑人车辆,但如果对方刚吸过毒,精神异常亢奋,就可能不要命地冲撞民警,非常危险。2015年以来,他与战友们破获百余起目标案件,捣毁了几十个涉毒团伙,抓获涉毒人员近2000人。

挽救“混圈子”的青少年

对于毕光熙来说,缉毒过程中最令他触动的是毒品对于家庭的毁灭性打击。

在抓捕涉毒嫌疑人时,9岁的孩子会抱着毕光熙的腿说,“叔叔,把我妈妈抓走吧,她吸毒,我不想在学校里被别的同学瞧不起。”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毕光熙格外痛心。

2021年7月,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物质的国家。针对新型毒品伪装成电子烟的线索,毕光熙带领探组通过调查取证,成功打掉涉及多省份共计8个层级的制造、运输、贩卖、吸食毒品团伙,现场起获毒品加工物1公斤、制成的毒品560克,刑事拘留13人,治安拘留6人。

13个主犯中,最大的主犯才刚刚大学毕业,和毕光熙的徒弟同年同月同日生,因涉及制毒,依照法律规定,他极有可能被判无期或死刑。

毒品犯罪逐渐低龄化,大部分青少年吸食毒品的起因仅仅是因为“好奇”。这让毕光熙下定决心做普法宣传,他逐渐认识到,毒品犯罪光靠打击远远不够,更需要宣传与引导,让广大青少年群体认识毒品、了解毒品,才能真正拒绝毒品。

新型毒品极具伪装性,会伪装成邮票、跳跳糖、电子烟等多种形态,对新鲜事物好奇的青少年很难抵挡这种诱惑。此外,贩毒方式与交易方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从传统线下交易,到网络交易,甚至从境外软件上交易,都是毕光熙和同事打击工作的重点难点。

毕光熙接触过很多吸食笑气的年轻人,第一次抓他时,身体没有太大问题,和正常人无异,过几个月或半年再见时,却直接下不来床了,“过量吸入笑气,会导致肌肉萎缩,卧床不起,对身体的毁灭性很大,吸食后头脑亢奋,也会做出各种出格的事儿。”

鉴于涉毒人员存在特定的“圈子文化”,彼此之间互相不信任,相互猜疑、坑来坑去。毕光熙在工作之余根据青少年特点,创新制定“亲人联络制度”,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人加以引导,让他们回归家庭的温暖,改变自己的同时,感化身边的朋友。

“青少年跟其他吸食海洛因和冰毒的‘老炮儿’不同,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毒品的危害性,也没有陷入恶习中,这些孩子缺少一个告诉他吸毒‘不行’的人。”而毕光熙一直在做这样的人。

愿“天下无毒,天下无诈”

作为团中央“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北京青年榜样”宣讲团成员、丰台区禁毒宣讲员,工作之余,毕光熙聚焦法治宣传教育,主动深入中小学校、高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大众讲述警察故事,剖析毒品危害,引导大众增强防范意识。
 
工作中的毕光熙。图源:北京市公安局

在中小学校、高校或者社区的法治教育当中,毕光熙宣讲的内容会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学校里讲解新型毒品与危害,在企事业单位介绍易制毒药品,例如督促医院对精麻药品进行管控。

2022年,毕光熙开展线上线下宣讲46场,覆盖人数近千万人,受邀成为全市多所大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和“安全知识宣传大使”。

宣讲中,毕光熙免不了给学生讲起自己受伤的经历,经常在那些稚嫩的目光前聊他的伤痛,“这些能让大家更加重视,了解到禁毒警察的不易,吸引大家真正把宣讲听进去,尤为值得。”

成为派出所副所长后,毕光熙经手的案件不仅有关毒品,他发现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也会落入电信网络的骗局中,青少年“两卡”犯罪的反诈宣传也是宣讲内容的重中之重。有机会将在派出所接触的典型案例讲给学生听,毕光熙认为这是他的“光荣”。

他也有遗憾,获得了诸多荣誉,父亲却在2020年离世,没能见证他一路的成长。现在,当听到三岁的儿子在家喊着“我长大要当警察”时,毕光熙忽然理解了父母当年的想法。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这是所有缉毒警察努力的方向。”毕光熙说他有一个更加符合自己父亲身份的愿望,“希望在孩子长大后,可以真正实现天下无毒,天下无诈。”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实习生 金芷怡
编辑 刘倩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