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十一天的“2023阿那亚戏剧节”,目前进程已经过半。来自世界各国的戏剧导演、剧团、艺术家齐聚海边,引领来到这里的每一位观众与游客,共同感受着戏剧多元的魅力。经过两年的积淀,今年的阿那亚戏剧节以更加开放、多元、丰富、国际化的面貌,再次如约与每一位热爱戏剧的人们在海边相见。在无界的舞台之上,全球精彩戏剧一一上演;舞台之外,生活折射戏剧的缤纷色彩,而变得熠熠闪光。戏剧艺术、生活艺术、跨界艺术、公共艺术,四大艺术单元让戏剧浸润生活,让生活成为艺术。进程过半,听听戏剧节主席马寅,艺术总监孟京辉、陈明昊他们对于本届阿那亚戏剧节的解读。


马寅:埋下一颗艺术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阿那亚戏剧节主席马寅。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时隔两年,阿那亚戏剧节再度回归,这也让作为阿那亚戏剧节主席的马寅感到激动与兴奋。在他看来,每一次戏剧节的举办都算得上是阿那亚社区里面最盛大的一次活动,同时经过两年的沉淀,马寅也在思考一件事,“很多人都说阿那亚是一个精神家园,或是一个艺术社区,但如何彰显它的文化性与艺术性,并不是仅仅举办很多与文化艺术有关的内容与活动。”马寅认为,他不希望阿那亚像是一个“搬运工”,仅仅将全国各地的文化内容简单地搬运过来。他还是希望文化艺术是阿那亚的底色,除了生活在这里的业主大家能够参与到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中来,更欢迎热爱文化艺术的人们,来阿那亚长期生活居住,甚至长期创作。

“阿那亚戏剧节如同我们在社区里埋下的一颗文化艺术的种子,特别希望它能在这个地方真正地生根发芽,慢慢地成长出来。”马寅表示,希望阿那亚戏剧节能够永久地在社区当中长期地办下去,这其实是他对未来最憧憬的地方,也是对阿那亚这个社区来说最有意义与最有价值的地方。“如果将来人们再提起阿那亚的时候,我希望大家对它有更多不一样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孟京辉:让人和人之间产生重新交流的愿望

本次戏剧节以“呼喊和细语”为主题,当艺术总监孟京辉对主题进行解读时,他认为“呼喊和细语”具有一种空间的想象力,同时,这个主题的灵感则源自他本人最爱的一部电影,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呼喊和细语》,孟京辉认为,每当聊起“呼喊和细语”会让人产生出很多不同的解读,同时更涵盖着很多的想象在其中。“基于这个主题,我们今年邀请了14个国外剧目,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匈牙利、日本等,几乎把当今世界最有意思,也很多元化的戏剧形式都放在戏剧节中,也期望给观众带来一个丰富多彩且更为绚烂的戏剧节的状态。”

此次阿那亚戏剧节将陈明昊导演的《红色》与来自德国库拉跨国剧团演出的《形同陌路的人》同时作为开幕大戏,谈到这个特别的开幕设定时,孟京辉表示,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安排。《红色》本身是一部台词量很大的作品,而《形同陌路的人》则没有一句台词,而这也恰恰贴合了本次戏剧节的主题“呼喊和细语”。孟京辉认为,在此之后上演的作品无论是由他导演的爱情音乐喜剧《十二首情诗》还是在此之后杨婷导演的《谎言、高跟鞋和精神失常》,以及很多年轻戏剧导演创作的作品,其实都在强调戏剧的当代性、互动性,以此达成人与人之间通过戏剧达成紧密交流的某种感受。“我们在排练过程中,最爱说的一个词就是‘好玩’,我觉得只有玩起来之后,才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进而产生出自己想要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戏剧节依托大海,在各种环境的映衬下,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更多的美,我们的口号‘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戏剧’,而戏剧也可以理解为,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团不灭的‘火焰’。”

今年阿那亚戏剧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参加各板块活动,观看戏剧等活动的人数,孟京辉曾粗略地估算将达到55000人次左右。“什么样的魅力能够把大家这样聚到一起?”孟京辉表示,可以说是消费,也可以说是吸引,但大家能够来到这里一起感受戏剧才是最重要的,甚至你可以不知道布莱希特,不知道斯特林堡,不知道哈罗德·品特,这没关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说话方式,不同的内容都在这个状况下,产生了交流的欲望。“在戏剧节里边有特别清浅的作品,还有特别深刻的作品,甚至有些戏我也有看不太懂的地方,但是没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一种探求的愿望,它通过多元化的、不同质感的、不同的颗粒感的状态,悬浮在整个戏剧节的方方面面各个空间里边。从创意上来讲,它勾引起人和人之间想要重新去交流的愿望,这种愿望比你平时就看一个戏更加地具有当代性,更加地此时此刻。”

阿那亚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谈到自己的新剧《十二首情诗》,此次孟京辉将法国“喜剧之父”莫里哀、智利传奇诗人聂鲁达、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和俄国文坛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进行创意改编。孟京辉认为,莫里哀早期的剧本始终让他感觉有一种流浪艺人的感觉,加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善于对人的内心描述,聂鲁达的诗情与加缪存在主义哲学对于当时的影响,四种不同的理念放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思考、有娱乐,有悲凉,也有忧愁,这也是我们当下共同面对的一个状态,到结尾的时候,我们也要重新让演员的表演进入到另一个思考的状态。这部剧中的情诗也算是在向大海的致敬,也是向这些历史上我们心仪的艺术家与文学家致以一种崇敬之情,在阿那亚的海边和他们打声招呼。”


陈明昊:让一切自然地发生

在本届阿那亚戏剧节中,身份最多最忙碌的人莫过于另一位艺术总监陈明昊,他既是开幕戏《红色》与闭幕戏《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员兼导演,同时也是跨界艺术板块“戏剧房子”的发起人,以及13位“环境戏剧朗读”导演之一。首先,作为两届阿那亚戏剧节的艺术总监,陈明昊对于阿那亚这个地方留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相信戏剧,相信大海!尤其在大自然面前有一颗敬畏的心很重要。”陈明昊认为,越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越发觉得个人很渺小。由此也会产生一种存在感便是“我来了!”在阿那亚特别有这种感觉。“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艺术家从很远的地方奔赴到这里,哪怕看一场日出,看一出好戏,喝一杯酒,见一位老友,这些都是只能在阿那亚的海边能够发生的美好。而我们作为创作者只需要带着自己的作品,准备好一种与平时不同的心理状态来到这里,其实很多事情都在让它顺其自然地发生着。”

艺术总监陈明昊。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因在网剧《漫长的季节》中的“出圈”,如今的陈明昊面对影视方面的问题,往往比戏剧方面要多一些。与影视剧相比,陈明昊认为,戏剧更像是手工作坊,虽然没有影视铺天盖地的传播方式,但他很享受戏剧带给自己能够掌控的生存状态。若单从表演上讲,影视表演对陈明昊帮助很大,算是一种与戏剧不太一样的表演形式。“我倒是觉得面对镜头的表演,更会让人花费心思去琢磨,这些感受最终反馈到舞台上,也让我以往的一些感受起了变化,促使我始终保持着不断思考的状态。对于戏剧来说,我开始沉浸并享受于这种状态里,包括这一次的《红色》,就像剧中罗斯科所言,‘他一直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多年前,陈明昊曾与王晓鹰导演合作过话剧《红色》,此次他变身导演将自己对于这部作品的解读重新带回了阿那亚戏剧节,作为开幕大戏亮相舞台。陈明昊认为,艺术家罗斯科在他的心中如同一位悲情英雄,罗斯科内在的一种力量始终在鼓舞着自己。“通过上一次的演出,我更加深入地接触罗斯科,包括去蓬皮杜艺术中心看他的画作,很多观众在他的画前放声大哭,他们会沉浸在作品中,这种感觉我觉得阿那亚也有。”陈明昊认为,在《红色》这部作品里讨论更多的是所谓的宿命感与悲剧感,反而他的心情还是下沉的。他建议观众可以把《红色》整个作品当成上半场,而《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它的下半场,中场休息三天时间。“在第一届阿那亚戏剧节中,《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开幕大戏,大家一起奔赴海边看一场日出,戏剧节就开始了。而这一次我将这部作品作为闭幕演出,让大家能看一场日出后再离开,从心理上也是一个慰藉。”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