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7月9日,记者从武夷山国家公园获悉,日前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项目又取得重要进展,陆续发现了黄隐肩舞虻属5个昆虫新种,分别为短突黄隐肩舞虻、合斑黄隐肩舞虻、九曲溪黄隐肩舞虻、方突黄隐肩舞虻、武夷山黄隐肩舞虻。


据介绍,2021年4月至7月,科研人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瞭望台、小南丁坑等马氏网调查点以及九曲溪旁采集大量昆虫样本,通过体视镜和显微镜下观察成虫样本形态特征,利用形态分类学手段,鉴定为新物种,相关成果于2023年3月在昆虫分类学权威期刊《Entomotaxonomia》上发表。


黄隐肩舞虻类昆虫体形普遍较小,成虫体长介于1.8毫米至2.8毫米之间,雄虫腹部末端粗大,雌虫尖细,幼虫在地被物下、石块下或土中生活,成虫陆生,多在植物表面和地上活动,捕食猎物主要包括木虱、蚜虫、介壳虫、蚊、蚋、蝇及螨类等重要的经济害虫或卫生害虫。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短突黄隐肩舞虻成虫中胸背板完全黄褐色,小盾片黑色,后背片黑色。有两个黄色的后斑,触角黄褐色;合斑黄隐肩舞虻触角芒暗褐色,左尾须非常长,中部略微弯。有一个短指状的侧突,长指状的末端有2根粗的端鬃;九曲溪黄隐肩舞虻中胸背板的毛短而密。左尾须长而粗,略弯曲,有一个短而锐的侧突;方突黄隐肩舞虻后背片黑色,有两个黄色的后斑,左背侧突短,近四棱形。右背侧突短,近三角形;武夷山黄隐肩舞虻触角黄褐色,触角芒暗褐色。左背侧突很宽,近似四方形。右生殖背片短而粗,末端边缘钝。


武夷山国家公园拥有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昆虫的世界”。科研人员表示,该5个新物种的发现,对厘清黄隐肩舞虻属昆虫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利用生物防治进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以及用作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评价的指示生物研究领域里有巨大潜力。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