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北京的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特别是聚焦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功能,北京高质量发展势头迅猛。

 

一批科技企业、医药企业、文旅企业、数字企业崛起,成为行业中的“小巨人”“领头羊”,具有强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是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为天津、河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作用,输送动能。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提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为解决大城市病开出了一剂良方,同时为北京高质量发展释放了空间,可以说,疏解后的首都,撬动了北京高质量发展。

 

两翼齐飞,为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物理条件

 

近十年来,北京正在从粗犷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高精尖产业转型。

 

北京高质量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阵痛期,在这个过程中,北京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北京的常住人口规模实现下降,2020年,中心城区现状常住人口1098.5万人,较2014年下降15.1%,这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

 

北京举全市之力支持雄安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副中心发展脚步加快,科学规划,加快建设,通州的魅力越发彰显。雄安和通州这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地区,共同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两翼。

 

蓝天白云多了,高质量发展带来民生福祉

 

这十年来,北京高质量发展,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严格依照法律和首都功能定位的规划,来综合治理城市,让党中央政策在北京生根落地。

 

北京的老百姓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北京通过疏解整治促提升的专项行动,打造出来的精品街巷,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城市留白增绿的生态郊野公园,提升了居住品质。与此同时,在推进接诉即办、营商环境打造等软实力的建设上,北京也下了大功夫,政府依法依规办事,让企业和居民更好办事了。

 

对老百姓而言,北京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雾霾少了,蓝天白云多了,这是每个人最直观的感受,也是北京生态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民生福祉。

 

关键爬坡,北京高质量发展还需再上一台阶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京津冀地区尚未形成像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一样完整的产业创新生态链,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津冀地区仍存在接不住、留不下的情况,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要打破这一瓶颈,离不开发展理念上的转变,优化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步政策的协同效应,打破税收、行政等壁垒,疏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京津冀共治、共享。

 

让三地老百姓享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红利,让市场主体能享受到优化的营商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北京高质量发展开了好头,表现出强劲势头,但整体来看尚处于关键爬坡期,发展水平还需再上一个台阶。

 

北京高质量发展久久为功,不能操之过急,当北京成为数字标杆城市,科技型企业加倍增长,医药健康产业辐射影响力更大,天更蓝水更绿,以高质量发展拉动中国、影响世界的时候,北京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成为样板。

 

作者马一德,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