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和十年前、五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2023年7月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现在的学生有了更多样的职业选择。


事实上,近些年来,新农人、陪伴服务、数字游民等新的职业形态也开始涌现。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工作研究分会副理事长、青年就业创业教育专家李家华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经济和社会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工作岗位,而信息化又让这些工作岗位得以被看见,年轻人也就有了更多选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新的职业形态。


李家华认为,新职业形态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是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传统产业大都面临转型,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二是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当这两方面的需求相遇时,人们也就有了更多新的职业尝试。


李家华指出,“其实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会去往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职业本无贵贱,无论在任何岗位,都可以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平凡的工作中探索追求不平凡的事业。”


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工作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李家华。受访者供图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与他的对话:


“年轻人就业更加自主、灵活和多元”


新京报:据你了解,目前年轻人的就业形态是什么样的?


李家华:目前年轻人的就业形态呈现出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多元性。传统的职业形态下,就业的行业和岗位等因素都是比较确定的,但就业信息不够畅通,人们对很多新的和小众的职业不一定很了解。


随着科技和经济增长,社会需求与日俱增,一些新岗位不断涌现,就业的路径和种类也在增多。基于信息化社会的特点,人们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更多更便捷了,就业选择也就会更加多样和灵活,相较以往差别也就会更大。


新京报:和过去相比,有哪些不同?


李家华:这两年,年轻人就业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虽然说目前就业比过去更多元、更灵活、更多样,但疫情影响带来的经济下行,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加,职业的安全感下降,很多人在求职时寄希望于进入体制内,于是考公、考研和进大型国企的人增多,有的不惜“二战、三战”。


实际上,当下的职业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与人类生产劳动方式的转型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如今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催生了新的数字就业。打个比方说,过去开餐馆,一定要找一个人流密集的地段,但是现在就不一定。因为经营者可以借助网络渠道和数字化创新,通过自媒体或者社群等,把餐馆做得非常红火,甚至成为网红打卡点。


新京报:据你看,未来的职业形态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李家华:就业状况与经济增长直接相关,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和生产扩大必然增加劳动力的需求。但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技术要素的介入带来更多生产的自动化,也会导致对人力需求的减少。传统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能拉动的就业岗位就有可能会减少。


相对而言,未来能产生职业岗位的一个很大的产业,一定是服务业。服务业基于人对人的服务,更多体现对于人的深度理解。因此,你会发现两个服务员来为你提供同样的服务,他们的动作可以做得一模一样,但你对两人的感觉一定会不一样。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当中,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会挑战甚至取代很多传统的工作。但对于以服务业为导向的新职业形态,人的创造性、同理心等,又特别具有优势。像现在的陪伴服务,比如陪诊、陪游、陪练等,就是需要对人更关切、更理解的一类职业。


“给予更多包容和理解”


新京报:为什么现在的职业呈现多元化?


李家华:目前的职业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如果为了就业而就业,那就只是低层次地解决问题。我们应该从一个人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00后这一代学生,“Z世代”的青年,他们跟新技术走得很近,他们对生活更有自主性,他们更能接受多元的东西,所以他们也会面对更广阔的职业发展路径。


新京报:怎样看待当下一些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李家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普及,每年一千多万的大学毕业生会在一个非常集中的时段进入就业市场,加之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和其他青年劳动力需要就业,会叠加成为一个巨大的就业群体。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言,再大的市场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青年的就业问题。国家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都是需要人力资源储备的。这就需要科学设计和推进人力资源的“蓄水池”计划,即根据不同的需求对青年人才进行储备,构建梯队型人力资源队伍。


新京报:像新农人、陪伴服务、数字游民等这些新职业,就业前景如何?


李家华:新职业往往与新的生产要素和新的生产范式相联系。新生事物具有新生命力的同时,也会伴随更多风险。同理,上面提到的这些新职业势头很好,但目前这些岗位还不是很确定,待遇也不稳定,也有可能会出现发展不下去的风险。


因此,新形态职位的出现,亟须政府部门出手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并合理给予扶持,同时,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对新职业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作为新时代的年轻求职者,也不妨抓住机遇勇于做一些尝试,没准就会成为第一代的开拓者。


新京报:从政府层面来说,应该如何面对当下这种新的就业形态?


李家华:一方面必须认识到,我们国家现有的产业优势,仍是以制造业为主。要发展优势产业,技术就要升级要转型,这意味着社会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新型人才、高端人才。国家应该培养这样的一批人才,制定相关战略需求,让这些人高质量就业。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深化研究,怎样让人们在一些新兴职业上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比如说快递行业和自媒体创造了海量的就业岗位,怎样让从业者愿意继续做下去,并且把工作做得更好。


“从长远发展角度思考就业”


新京报:从个人来说,应该怎样在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价值?


李家华:从个体角度来讲,就是如何发挥自己的所想、所爱、所能。在这方面有三个维度,第一就是你要认为这份工作有价值,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二就是自己要有或培养兴趣;第三就是自己要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情。


举个例子,我前段时间关注到一个青年博主,他骑自行车环游世界六年了。一般认为这本身并非一个职业,但是他现在一边走一边通过视频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打动了很多中国人和外国人。他不仅养活了自己,每天还非常快乐,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小团队,为他人创造了工作岗位。他通过讲述中国青年坚忍不拔、面向世界的环游故事,把个人的行为转化成了一种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京报:个人应该怎样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就业?


李家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一般都会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是适应阶段,第二个是提升阶段,第三个是创造价值阶段。一个初入职场的人,不能陷入“一步到位”的误区,应该正确评估个人的价值,确认自己有多大的能力。须知,此时的你还没有真正融入工作实践,即使你具备理论知识,也还得一点点去实践。


假如说最初难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那么先找一份不确定的工作过渡,也是可以的。人生要有一种试错的能力,大学生刚入职场,需要这种试错力,让自己逐步成长,这样,就业的焦虑就会减少。


要谈一个人就业好不好,需要两个要素。一个是内职业生涯,取决于对自己的正确评估和合理的规划;第二个是外职业生涯,是由职业环境给定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劳动力市场。目前我们的劳动力市场还不是很成熟,比较明显地存在诸如盲目崇拜名校,学历学位高消费、高配低用等非常卷的现象。


另外,在劳动力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招聘者都想要招到最优秀的求职者,但实际上,在求职群体中最优秀的永远是少数或极少数。


因此,我国劳动力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应该对青年求职者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者,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更大的包容。


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要关注劳动者自身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不少年轻人在新型领域就业创业和谋求生涯发展,往往能产生很强的自我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能大大促进我国产业的新发展和新提升,更是带来对整个社会的新就业领域的不断开拓和丰富。因此,我们应该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视阈下,提高认知水平,正确看待不同领域的新就业形势,支持探索更宽、更广的就业路径。


新京报记者 汪畅

编辑 袁国礼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