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是“全国残疾预防日”。在第七个残疾预防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残联8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介绍,我国把残疾人列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截至2022年底,全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数已超2000万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项目累计受益人群均超1亿

 

邢若齐介绍,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在推动残疾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工作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推动将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作为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的重要目标,提出10年防治目标任务。持续落实《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提前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

 

同时,持续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坚持实施三级预防措施、把好四道关口,与妇幼健康服务整合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策略,有效覆盖婚前、孕前、孕期和新生儿各阶段人群。深入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出生缺陷防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年惠及近千万家庭,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项目累计受益人群均超过1亿。

 

2022年,全国婚前医学检查率和产前筛查率分别比2020年提高6.3和7.6个百分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筛查率均达到90%以上。此外,积极控制严重出生缺陷。与2018年相比,2021年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幅度均超过20%,神经管缺陷、肢体短缩等严重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

 

聚焦重点疾病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

 

在提升诊疗服务、防控疾病和伤害致残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眼健康和耳与听力健康知识,推动落实《“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有效控制视力和听力残疾的发生发展。

 

降低突发疾病和灾害事故致残。完善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提高突发疾病和灾害事件医疗救治能力,推广早期康复理念,预防和减少残疾发生。

 

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预防尘肺病、职业中毒和噪声致残。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推进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和监测超标岗位整改,目前全国已有17万家用人单位启动专项治理工作。提升主要负责人的法律意识、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的防护技能。

 

此外,我国把残疾人列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人群。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将基本康复服务项目和上门服务纳入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范围,增强残疾人签约服务获得感和感受度。截至2022年底,全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数已超2000万人。

 

将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地方病防治、职业病防治等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康复医疗工作,指导地方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其康复水平;鼓励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丰富和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优先为重度残疾人等有迫切康复医疗服务需求的人群提供居家康复医疗、日间康复训练、康复指导等服务。在15个省份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积累地方经验。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推进《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印发并实施《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更加普惠可及。进一步关口前移,聚焦先天性心脏病等重点疾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扩大签约服务供给,优化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提高签约服务质量。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防盲治盲、防聋治聋、康复医疗等工作,预防和减少残疾发生发展。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