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今年夏天北半球高温多次刷新气象纪录。烈日炎炎下,集中供冷能否成为一条有效的应对之策。为探讨极端气候问题下的民生与基建话题,8月23日,新京报贝壳财经会客厅举办“集中供冷的低碳发展空间”主题研讨会。


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节能技术推广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永红,北京计科能源新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蔺一,北京新航城智慧生态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胡情,金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设计中心副总经理王宏基,及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有关人员共同参加了主题研讨。


与会嘉宾结合技术研究、实践应用、项目开发阐述了观点。大家认为,集中供冷需要厘清技术、成本、社会等三个关键问题,并把好低碳发展的方向,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和创新。如果能够把新能源愿景下的集中供冷科学合理地应用好,将会帮助我们在应对高温天气的同时,实现低碳发展。


“集中供冷的低碳发展空间”主题研讨会8月23日在新京报社举办。摄影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祁明远


集中供冷在我国“试水”


与集中供暖相对应,集中供冷是近年来在国内开始“试水”的一种夏季制冷解决方式,是冷源通过管网进入楼宇,进行夏季降温的过程。


虽然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在美国,但直到近年来集中供冷才在中国多个城市被大规模应用到不同项目上,而具体的技术路线也不尽相同。从北京昌平区的未来科学城到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从北京中关村西区到广州大学城,从济南CBD到雄安新区……当前很多地区都在推动集中供冷的应用。集中供冷几乎成了高品质商务中心、社区的代名词。


今年夏季以来,随着各地高温天气的持续,“高温”成了这个夏季的高频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天军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不是人们变得更矫情了,而是确实气候环境在发生变化。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气候风险项目负责人刘君言也在贝壳财经会客厅中表示,气候变化一旦突破临界值,各种灾害会接踵而来。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夏天集中供冷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然而,集中供冷并没有全球的大规模应用案例,中国企业基本上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与会嘉宾介绍,在全国不同的技术路径正在探索。


需厘清三个关键问题


与会嘉宾表示,集中供冷首先面临技术问题。


相比集中供热大温差输能,集中供冷要求的进出温差不能超过5摄氏度,这就是使得供冷的能源损耗较大,不能长距离传输。王永红表示,“它不像集中供暖那样可以大温差去输送。因为回水温度不会太高的限制,所以供水温度也会维持一个相差四五摄氏度的水平,如再降,就会结冰。这是限制集中供冷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因此,为了避免长距离传输导致的能效流失,集中供冷一般都会集中在一个局部小区域。胡情表示,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实践而言,一般都是几十万平方米供冷面积的项目。同时,还面临稳定供应与用户弹性使用导致能源效率的问题。因为稳定供冷能效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其次,集中供冷面临着成本的考量。虽然集中供冷便捷高效,但如果能效得不到较好发挥,就会导致电到能的转化比不高,如果再叠加电价因素,甚至会使得集中供冷没有市场优势。当然,与会嘉宾认为,如果政府部门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则可以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最后,集中供冷还受制于社会发展。因为供冷不像供热一样是北方地区的基本需求,在操作过程中面临不被接受的问题,同时对既有管网改造成本过高。这就使得当前的集中供冷项目集中在新建的工商业区域以及零星的高端社区。


绿色低碳发展是前提


王永红介绍,区域集中供冷最早是出现在峰谷电价政策优惠的一些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区域集中供冷结合了冰蓄冷技术,“冰蓄冷可以利用夜间的低谷电价进行蓄冰,但是这种方式引发一个问题值得探讨,那就是这虽然是一种节钱的方式,但是可能不节碳”。


蔺一表示,在双碳目标下,集中供冷要注重“节”“洁”,一个是节能的节,一个清洁的洁,要从这两方面来努力,依靠智能绿色技术来实现新能源的科学利用,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做到清洁发展。


也正是基于清洁发展的诉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从一开始就制定了综合指标体系,尤其对不同地块的用能作出了详细规定。胡情表示,为了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不低于60%的控制性指标,该经济区积极开发太阳能、空气能、污水能、地热能,进行集中供暖,为了实现地热资源的热平衡,在供热的同时夏季实现了分片区局部集中供冷。


不仅如此,与会嘉宾还认为,要想实现集中供冷的绿色低碳发展,必须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避免能源的流失。目前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所有的建筑都是二星级绿色建筑。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白华兵

编辑 陈莉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