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至6日,2023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举行。在分论坛“协同治理关键领域—VOCs监测、评价与治理”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胡京南表示,研究显示,近年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臭氧污染防控初见成效,北京市臭氧浓度已经基本进入了下降通道。


臭氧防控关键在于前体物减排


近年来,北京持续推进“一微克”行动,大气污染治理进入到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阶段。针对二者共同的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持续推进减排,成为关注的焦点。


臭氧污染,指的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前体物在太阳辐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造成近地面臭氧浓度超标的现象。臭氧浓度既与VOCs、NOx等前体物排放强度密切相关,也受到气温、辐射强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的共同影响。


“高温、低湿、长日照、小风、少雨是容易诱发臭氧污染的气象条件。”胡京南表示,小风、少雨使大气自净能力下降,容易造成前体物累积,诱发臭氧超标,臭氧防控关键在于前体物减排。


他指出,随着《大气十条》实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迅速下降。全国一次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于2006年、2006年和2012年达到峰值,2020年排放量相较峰值分别下降53%、77%和32%。VOCs的减排是过去大气污染防治的薄弱环节,排放量长期居高难下。2018年以来,VOCs排放首次出现拐点,但下降幅度较小。


应在夏季“削峰”,并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202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各地开展了臭氧污染防治治理,针对重点区域开展监督帮扶。“臭氧主要出现在夏季,通过三年夏季的工作,氮氧化物和VOCs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


胡京南称,6月是臭氧高发的月份,2023年6月相较2019年同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前体物减排对区域臭氧污染改善的贡献可达五成。2016年以来,北京臭氧浓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反映了前体物浓度协同下降的成效。


由于臭氧浓度本底水平较高,防控在于“削峰”,他建议在臭氧高发的夏季5、6月进行季节性调控,加强前体物的减排。同时,区域联防联控对于降低臭氧污染至关重要,有利于削减臭氧污染浓度峰值。


“VOCs是下一步减排的重中之重,氮氧化物仍然有很大的减排空间。”胡京南建议,深挖氮氧化物减排潜力,除了治理机动车、非道路机械等移动源,也要在夏季重点加强工业源排放治理,关注工业企业在线监测数据失真、弄虚作假等问题。


在VOCs减排方面,芳香烃排放量大、活性强,其首要来源为工业涂装,其他来源包括建筑涂料、石油化工、焦化等工艺过程,这些也存在减排空间。


与2013年相比,北京PM2.5年均浓度下降66.5%


论坛上,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沈秀娥回顾了十年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进程及特征。十年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实现了快速下降,其中,PM2.5从89.5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降幅近七成,年均下降6微克/立方米。


PM2.5各主要组分下降了四至八成。PM2.5主要由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和地壳物质等组成。与2013年相比,北京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66.5%。分析其来源变化,其中,与燃煤源相关的硫酸盐下降77%,与扬尘源相关的地壳物质下降了72%,与VOCs和燃烧相关的有机物下降了65%,与移动源相关的硝酸盐下降了43%,表明燃煤和扬尘源治理效果显著。而有机物和硝酸盐的降幅低于PM2.5的降幅,说明移动源和VOCs的治理仍是重中之重。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