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 王巍)9月14日,北京市在昌平区组织举办2023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集中销毁市场监管、公安等市级相关成员单位及各区近期查处罚没的服装、箱包、白酒、涂料、汽车配件、医疗器械、化妆品等40余种侵权假冒伪劣商品30吨,货值约1300万元。


作为2023年全国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分会场之一,北京市已连续四年开展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今年以来,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处侵权假冒类案件3466件,罚没款1692万元。公安机关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130件,检察机关起诉案件35件,审判机关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62件,审结51件。


9月14日,北京市在昌平区组织举办2023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骄阳”“守护”等行动,强化“互联网虚假违法广告整治”“直播营销行业乱象整治”,查办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案、北京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等一批典型案例,并在互联网上公开曝光,进一步打击了违法行为;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在重大节日期间,联合开展老字号商标保护行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开展电影版权保护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现场宣讲版权保护知识,督促影院加强巡场管理,严防盗录行为;知识产权部门组织召开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需求座谈会,邀请行业专家讲解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政策措施。


京津冀三地不断加大打击侵权假冒领域区域协作力度。三地知识产权部门、海关部门、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推出新一批“同事同标”“跨省通办”“同案同罚”事项,持续拓展三地“放管服”协作成果。同时,结合“3.15”“4.26”等节点,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报告、2022年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等重要报告,各区行政执法机关加强专项执法检查,现场宣传普及识假辨假常识;因地制宜举办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据悉,下一步,北京市将聚焦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农村等重点地区、进出口等重点环节、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产品等,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聚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进一步加大网络版权执法监管力度,推进软件正版化;严查侵犯商业秘密、商标恶意抢注等违法行为。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朱名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