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平谷区人民政府等承办的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将于11月2日至4日在北京平谷举行。这是一场极高规格的世界级农业领域盛会,届时,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学家、农业高校校长将云集北京,分享最新农业技术成果,共论世界农业发展之路,一系列涉农重磅研究与报告也将随之发布。受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邀请,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思·奎因(Kenneth M. Quinn)也将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报告。

 

就在大会召开前夕,围绕保障粮食供给、农业科技创新、中国农业发展以及本次大会召开意义等重点话题,肯尼思·奎因接受了新京报专访。奎因表示,在未来25年里,人类或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挑战,即人类能否生产出足够的、有营养的、可持续供给的食物,来养活2049年地球上的90亿到100亿人口。奎因提到,科技进步无疑将有助于人类应对全球食物供给挑战,同时,为农业研究持续提供资金非常重要。

 

对于北京主办的2023世界农业科技大会,奎因认为,中国未来将继续成为农业科学领域的领军国家之一,在中国举办这样的大会非常重要,各国农业研究人员需要不断开展互动和交流,“中国的科学家需要到美国来,美国的科学家需要到中国去,尽管我年纪大了,长途飞行也很辛苦,但我仍希望来到这里寻找积极合作的机会。”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思·奎因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

 

全球食物供给主要面临三个危机

 

新京报:当前,全球饥饿人口、营养不良人口不断增加,您认为,全球食物供给中,面临着哪些主要危机?这些危机在未来会放缓还是加剧?

 

肯尼思·奎因:我的观点是,在未来25年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挑战,即能否生产出足够的、有营养的、可持续的食物,来养活2049年地球上的90亿到100亿人口。

 

我认为现在我们还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无法确定人类是否能够生产足够的粮食和分配足够的粮食来应对这一挑战。有三个关键因素尤其增加了这个难度。第一个因素是气候变化。现在世界许多地方洪水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找到应对气候问题的方法,并建立应对洪水、干旱、海水入侵的方法。

 

第二个因素是全球大流行病、动物流行病或农作物流行病。全世界很多人因新冠大流行而丧生,但动物流行病和农作物流行病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破坏。如果某种病害大肆传播,导致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歉收,或者动物疾病大肆传播,而导致整个动物群在很大程度上锐减的话,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或生命损失。现在我们需要各国政府之间合作与协作,这和气候问题一样需要关注。

 

第三个因素是国家之间的和平。比如乌克兰向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定期出口的粮食受到了影响,化肥出口也是如此。因此在非洲,一些国际农业研究组织、非洲开发银行以及其他一些机构不得不制定特别计划,帮助农民解决因缺乏小麦而产生的问题。


当地时间2023年8月4日,乌克兰基辅附近,农民收获谷物。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主要粮食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图/IC photo

 

新京报:您认为科技的不断进步,是否有助于我们应对食物危机?这种帮助的力量有多大?

 

肯尼思·奎因:我相信科技的不断进步有助于我们应对食物危机。与此同时,为农业研究提供资金非常重要。世界各地的大学和私营公司都受到激励。各国研究人员也需要继续开展互动和交流。

 

在生物技术领域有一些非常引人注目的突破,其中一种新的科学叫做基因编辑,不是把一个基因从一个物种移植到另一个物种,而是你可以编辑一个基因,通过打开或关闭这个基因,从而让农作物产生巨大的变化。

 

如果我们能在农作物上应用这种方法,就能通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其更能在高温或洪水中存活,从而达到“让盲人重见光明”的效果。因此,像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这样的会议非常重要,能够让中国和美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们关注到这些想法,共同努力。

 

中国将继续成为食品和农业科学领域的领军国家之一

 

新京报:您多次来过中国,和中国的许多科学家有过交往,能否讲一两个交往的故事?

 

肯尼思·奎因:2004年袁隆平教授访问艾奥瓦州,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非常有趣的是,他向我展示“水稻瀑布”。我一开始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他说,“水稻瀑布”是指生产的水稻上有很多谷粒,以至于庄稼都压弯了腰。那些垂下来的谷粒看起来就像瀑布,稻谷就像水流过水坝形成瀑布一样。而他并不满足于一种杂交水稻,做出了更多更高产的水稻,这让我很受启发。袁隆平教授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农业科学家之一。他邀请我担任国际水稻发展组织的副主席。他去世后,我写了一篇悼念他的文章,随后被翻译成中文在新华社和《中国日报》上发表。

 

后来我来到中国时,总想留在中国。暑假期间我会把年轻的学生送到袁隆平教授所在的学校里工作和生活8周,他们都是15岁到17岁的高中生。袁隆平教授不仅仅是一位总是在研究如何让水稻产量更高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名教师。他对这些高中生很友好,总是鼓励他们。2019年,当我最后一次在长沙见到他时,他正在做一个关于中国和非洲的科技水稻互动的研讨会。即使已经离开我们,他也会继续为我们提供灵感。很难想象一个科学家能够如此鼓舞人心,来领导和激励其他人去做这件事情。有袁隆平教授这样的科学家激励和指导我们,我们更加不能放弃对科技的探索。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思·奎因。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您认为中国的农业科技力量在全球处在怎样的位置?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快提升?

 

肯尼思·奎因:很清楚的一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农业科学国家是美国和中国。中国取得了巨大而显著的进步。特别是在过去的20年至25年里,中国所做的研究、科学水平和成就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因此,无论在哪里,我都会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或长沙的科学家和生物技术专家打交道。

 

我认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建设从农场到市场的道路。当我在1979年来到中国时,中国的农村道路,即农场到市场的道路,只有不到50%得到了改善。现在已经接近100%。几年前,我作了一个关于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演讲,演讲提到,2021年2月,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已经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可以肯定的是,与许多领域一样,中国将继续发展壮大,拥有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人才,并将继续成为世界食品和农业科学领域的领军国家之一。

 

期待中国在种子科学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

 

新京报:中国农业科技是否对全球其他国家产生过影响,能否根据您的了解展开谈一谈?

 

肯尼思·奎因:据我所知,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人士来华参加会议,特别是一些由中国政府或由教育机构,社会科学、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组织的会议。我去中国农业大学参加活动,都是用英语进行的,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一直在努力培养能用其他国际语言工作的人才。现在,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组织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和研究设施,这将成为中国展示其影响力的另一种方式。

 

袁隆平教授生前一直致力于非洲农作物的研究。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看到中国的农业科技是如何走向其他国家的。

 

无论是投资农业,还是投资乡村市场通道、投资帮助建立更多的农业研究中心,中国政府所做的一切确实改变了中国。中国建立了数量惊人的研究中心、研究型大学和培训场所,不仅在水稻生产方面,也在其他作物生产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

 

我在深圳的时候,看到人们在研究无人机,并使用无人机协助播种。因为水资源很紧缺,通过使用卫星和无人机,测量给每颗种子浇了多少水,浇在哪里,什么时候浇。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利用科学技术,我们就能提高效率。

 

新京报:您对此次大会有何期待?

 

肯尼思·奎因:在国家层面开展合作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中国正在这方面作出努力,组织更多外国科研人员组团来访。这些活动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建立交流,同时培养未来的专业人士。年轻时的经历会真正塑造人的未来。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背景和不同机构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尤其重要,进行这样的交流不一定那么容易,但这就是为什么教育机构和非营利组织要更加努力地安排代表团来往。

 

对于美中两国来说,找到积极合作的方式也非常重要。我认为,美中两国的任何一个人,只要有能力,都应该为此作出努力。尽管我年纪大了,长途飞行也很辛苦,但我仍然希望来到这里积极寻找合作的机会。

 

我希望我们可以通过共同努力的方式,携手促进世界其他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无论是南亚、中美洲还是非洲,这些地区仍然需要许多支持。


2023年8月23日,在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水稻科研人员正在育苗室观察水稻生长情况。2010年,中国种子集团入驻武汉,建设生命科学技术中心,十几年来成功研发出系列水稻育种芯片,有力赋能绿色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图/IC photo

 

新京报:您对中国农业科技的未来有何期待?中国农业科技在哪些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肯尼思·奎因:我期待中国继续大力发展农业研究,在种子科学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生产出更高产、更抗病的种子,我对此抱有非常高的期望。由于水资源匮乏,中国将进一步发展围绕水和节约用水的技术,在大城市的运营方式上进行创新,并解决如何养活大量人口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希望中国农业科技可以围绕着水的合理化使用以及在化肥、农药领域有所突破。

 

对于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我相信在中国举办这样一个会议非常重要。美国中部每年都会举行世界粮食奖会议,在欧洲的罗马也有一个全球粮食安全会议。中国也需要这样的会议,让一流的思想家、一流的农业科学家、一流的政府部长都来参加交流,寻找更多的合作方式,分享研究成果。各国通过共享研究成果,生产出更健康的食品,改善人们的饮食习惯,同时提供更充足的食物,提供更多健康的选择。

 

新京报记者 姚远 周怀宗

编辑 张磊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