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通车后的郑州北三环新建彩虹桥(无人机照片)。图/新华社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大”的梦想。


中部省会城市郑州,最近又迎来了好消息。


据河南日报消息,10月2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郑州都市圈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出《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在近期已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复函的都市圈规划,标志着推动郑州都市圈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此次郑州都市圈获批,是郑州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一个缩影。


期盼已久的“入场券”


都市圈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下一程重点。


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发展都市圈,对于拥有超过1亿人口的河南来说,可以用“非常迫切”来形容。


今年“两会”上,河南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一口气向大会提交了三个“恳请”,分别是《关于恳请国家支持郑州都市圈规划建设的建议》《关于恳请国家支持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关于恳请国家支持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核心区域纳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的建议》。


三个“恳请”提案,排在第一的便是支持郑州都市圈发展。


按照当时河南代表团的说法,“郑州市域面积仅7446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刚性约束与资源要素加速集聚的矛盾日益突出,已难以适应国家中心城市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需求”。因此其恳请国家支持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核心,以郑开同城化为先导,建设涵盖9市的郑州都市圈。


实际上,如果跟同级别城市的市域范围相比较,郑州想“大”的心情更为急迫。


例如,同为中部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域面积为8569.15平方公里,郑州是武汉的86.8%。即便跟相邻省会西安相比,郑州的市域面积也仅有西安的73.6%。


在常住人口方面,郑州2022年为1282.8万人,武汉为1379万人,西安为1379万人。在常住人口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郑州发展空间面临的刚性约束更为明显。


其实,就常住人口增长而言,近些年郑州人口增速也在明显加快。2012年至2022年这十年间,郑州人口猛增334万人,增长幅度达到35%。


如何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市域范围受限的情况下,联合周边城市建设都市圈就成为郑州拓展外部空间的不二选择。


另一方面,对于常住人口接近1亿的河南来说,也亟须做大做强郑州。


强省会时代,各个省份都在力推省会城市优先发展战略,提升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参与一流城市的竞争。但是拿经济首位度来说,2022年郑州经济总量为1.29万亿元,河南全省为6.13万亿元,郑州在河南经济大盘的占比为21%。


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排名中,郑州排在第22位,仅高于南宁、石家庄、呼和浩特、南京和济南。跟武汉(35.1%)、西安(35%)和长沙(28.7%)相比,郑州在河南经济的首位度明显不足。


此外,从河南全省来说,2022年河南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在第五位,距离第四的浙江还有1.6万亿元的差距,追赶浙江面临不小的压力,需要郑州这个火车头开足马力。


不过,除了追赶浙江需要“爬坡迈坎”,河南同时还面临身后经济总量排在第六的四川的追赶。


去年全年,河南经济总量领先四川50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四川跑出了6.5%的增长速度,相比之下河南经济增速仅为3.8%。


不难发现,想继续保持对四川的领先优势,河南存在一定的压力。


在经济首位度上,2022年,成都在四川省内的经济首位度达到36.7%,高居全国第四,成都对四川的经济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最大限度地将郑州龙头作用发挥出来,对河南来说不仅急迫而且现实。


格局够“大”


“中原要出彩,郑州首先要出重彩;河南要崛起,郑州必须成高峰。”


这是河南省主要领导对郑州的定位。


从此前郑州都市圈透露出的动向看,河南也是倾尽全力支持。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夏志胜表示,推动以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统领,以郑州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市域一体化发展、新阶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质量发展、郑开同城化发展等重点区域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都市圈的范围和都市圈涵盖哪些城市在内并没有公布,不过根据之前公布出的信息来看,郑州都市圈大概包括九座城市。


2019年,《郑州大都市区(2018~2035年)》出炉,在现阶段空间范围基础上,逐步把周边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所辖县(市),以及汝州市、兰考县等省直管县(市),纳入郑州大都市区范围。即所谓的“1+4”格局。


2021年,郑州都市圈从“1+4”拓展到“1+8”,洛阳、平顶山、漯河和济源四座城市也被纳入郑州都市圈。


这也就是河南代表团在今年“两会”提出的规划——包括郑州在内的九座城市的都市圈。


这也意味着九城组成的都市圈覆盖范围,从2019年的1.59万平方公里扩大到2021年的5.88万平方公里。这一都市圈范围覆盖了河南近50%的人口和近60%的GDP。如果跟中部武汉都市圈和长株潭都市圈相比较的话,郑州都市圈覆盖人口和GDP的比例,都是遥遥领先。


除了覆盖范围大,也有观点认为,跟中部地区其他两个都市圈相比,郑州都市圈最大的优势还在于进一步将河南“居天下之中”的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


例如,郑州都市圈拥有全国最早建成投用的“米字形”高铁网,2022年6月,郑济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郑渝高铁建成通车,郑州成为全国首个建成“米”字形高铁网的中心枢纽城市,辐射整个河南乃至中原腹地,达成一个半小时覆盖中国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


如果叠加郑州机场的货运吞吐能力和公路方面的优势,郑州都市圈在交通上配置全球资源的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凸显。


谁会是下一个国家级都市圈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十个国家级都市圈郑州胜出,但竞争者并不只有郑州一家。


在公开的报道中,包括青岛都市圈、济南都市圈在内,至少还有多个强二线城市在牵头争夺下一个国家级都市圈。


对于都市圈的界定,国家发改委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拿山东来说,时至今日,全国已有10个国家级都市圈先后获批,作为全国第三经济大省、第二人口大省的山东,在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争取济南、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紧迫感不言而喻。


就在不久前,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


10月1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但文中并未提及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是否获国家批准。


不过,据山东当地媒体报道,近日《中国城市报》发布文章《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加速昂起 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亮相》,文中提到“青岛都市圈是山东省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以非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国家级都市圈。”

这或许意味着青岛都市圈已经获得国家层面的批复,正式成为第11个国家级都市圈。


根据此前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青岛都市圈发展重点是蓝色经济,协同潍坊等城市一体发展,建设陆海统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包括青岛、潍坊两市和烟台市莱阳市、海阳市,为“1+3”规划格局。


不过,在2021年青岛“十四五”规划中,日照也被纳入其中,最终青岛都市圈的格局可能是“1+4”。


随着相关媒体向外界释放的信号来看,青岛都市圈“官宣”的日子或将不远。


文/新京智库研究员 查志远

编辑/柯锐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