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布局,围绕“四个文化”,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大赛将延续“奋进新时代 创意赢未来”主题,聚焦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以及文化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创意要素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支撑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组织机构


(一)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


承办单位:北京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支持单位:市委网信办、市科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文物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公园管理中心等


执行单位:北京歌华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


(二)大赛组委会


成立大赛组委会,由主办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承办单位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市宣传文化部门相关单位分管领导、各区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或文促机构负责人担任组委会成员。负责大赛重大事项决策,根据大赛进程,召开大赛组委会会议,对大赛各阶段工作计划及阶段性成果进行审议。


大赛组委会下设组委会办公室,由承办单位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承办及执行单位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组委会办公室成员由大赛承办单位及相关机构人员组成。负责落实大赛组委会决策事项,组织实施大赛各项赛事及活动。


(三)大赛专家委员会


大赛专家委员会由顾问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组成。顾问委员会由业内著名专家学者、投资人、创业导师组成,负责对大赛的总体方案、目标定位、赛制规划等提出咨询建议,并对评审结果提出意见;评审委员会以评审专家库方式组建,负责审议各阶段晋级项目、决赛名单及获奖项目。


二、主题及目标任务


(一)大赛主题


奋进新时代  创意赢未来


(二)目标任务


大赛以打造北京文化论坛的产业实践平台为目标,以论坛成果作为大赛学术指引,开拓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创新路径,构建文化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全景展现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全面展示首都文化产业的生机与活力。2023年,大赛将按照高层次、高水平、实效性的标准,打造一个前沿文创云集、创新智慧闪耀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三)内容聚焦


本届大赛在内容上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数字化建设水平,推出高品质文化内容,构筑文化消费新场景五个方面进行策划。通过大赛展示首都良好的国际形象,促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强化高品质文化供给,助力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三、赛事组织


(一)预选赛阶段


1.征集方向


围绕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面向社会邀请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数字化建设水平、推出高品质文化内容、构筑文化消费新场景的优秀文化项目参加比赛。


2.参赛条件


(1)在北京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机构组织;

(2)参赛项目符合本届大赛征集方向;

(3)参赛项目应符合现行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无知识产权纠纷;

(4)参赛项目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和创新性;

(5)参赛项目具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或商业化潜力;

(6)参赛机构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

(7)参赛个人或参赛团队所有成员须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无犯罪记录。


不良记录:指重大违法记录,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失信主体名单、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名单。


3.征集渠道


(1)分赛区


北京市各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统称“各区”)的17个分赛区,由各区委宣传部或文促机构牵头,以区为单位,按照“统分结合,协力办赛”的原则,参照征集方向组织项目征集和评审工作。


(2)主题赛区


按照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相关领域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主题、文化数字化主题、文化内容创新主题、文化消费新场景主题5个主题赛区,由各委办局、在京中央单位、行业协会等分别主办,根据各自行业特点组织项目征集和评审工作。


拟联合2023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第三届圆明园文创设计大赛,第三届大运河文化创新创意设计大赛,2023设计马拉松,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SuperX国际未来艺术设计奖,2023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北京分赛区,“自信的文化育文明”动画公益广告大赛,2023首届北京校园文创设计大赛,2023年“我的美好家园”少年儿童创意设计活动,首届中国北京动画周,2023首届北京房车露营文化创意大赛等赛事活动,从各赛事的获奖项目中选拔符合大赛要求的项目进入总决赛初赛阶段评审。


(3)定向征集


由大赛组委会根据部分重点方向发起征集,推选优秀项目进入总决赛初赛阶段评审。拟设原创剧本创作、创意设计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园区消费新场景四个征集方向。通过市宣传文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相关企业机构发起定向征集邀请。


(4)专家推荐


由大赛专家委员会成员推荐优秀项目进入总决赛初赛阶段评审。


(二)大赛总决赛


1.赛道设置


(1)文化创意项目赛道


包括文化内容生产创作类项目,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市场竞争力强、创新驱动力足、文化辐射力广的文化创意项目。


(2)文创产品开发赛道


包括创意设计别具匠心,融合现代科技手段,注重文化IP内涵挖掘,能够将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实用价值、生活场景和商业表现等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优秀文创产品。


(3)文化科技融合赛道


包括以人工智能、5G+8K、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XR、等运用新技术与文化创意融合,形成新模式,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的项目。


(4)创意设计服务赛道


包括展览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消费空间设计、舞台设计、公共文化设施设计等各类专业设计服务项目。


(5)新视听内容创新赛道


通过富有创意的内容设定或表达方式,以高科技视听制造技术制作,能够体现新技术传播条件下广播影视和网络视听深度融合,具有超高清、交互性、高速率等特点的作品或项目。


(6)原创剧本创作赛道


原创舞台剧(话剧)、电视剧剧本、演艺新空间剧本等,以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北京文化内容为主。


2.奖项设置


经过总决赛初评,选出500个项目,获得“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入围奖”。经过总决赛复评,选出150个项目,获得“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优秀奖”。经过总决赛终评,评选出六个专业赛道奖,每个赛道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大学生创业奖1名(高校大学团队),新星奖1名(注册成立3年以内的初创企业),共计66个获奖席位,颁发奖杯、证书。从六个专业赛道的获奖项目中,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单项奖4名,根据《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给予项目创始人及联合创始人积分落户加分,并颁发奖金。


(三)赛程安排


2023年10月,启动大赛,各分赛区开展项目征集活动。


2023年10月—11月,各分赛区进行项目征集及评审,完成分赛区决赛。


2023年11月下旬,完成各分赛区、主题赛区、定向征集、专家推荐四个渠道的项目推荐。


2023年12月,进行总决赛阶段的初评及复评,按6个赛道进行总决赛终评,评选出各个奖项。


四、创业服务


(一)创业服务模式


构建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一中心、多站点”的资源体系,提供“6+1管家”跟踪服务,完善线上服务管理系统,拓展“创业云服务”体系,推广创业服务品牌,加强文创产品市场转化及项目落地。


(二)创业服务内容


创业服务包括:宣传展示、品牌推广、版权服务、空间对接、政策解读、创投培训等方面,上述活动将优先在文化产业园区举办,形成覆盖北京各赛区多层次点面联动形式。


(三)线上服务平台


在市属各区的重点或特色产业园区/空间内,设立创业服务分中心,并为全市的重点创业服务分中心提供北京市文化经济政策服务平台展示应用系统。提高市场主体对文化经济政策的知晓度、理解度和获得感。


五、宣传推广


大赛宣传推广工作将围绕大赛主题,搭建官方媒体矩阵,统筹主流媒体、网络新媒体、户外媒体资源,抓好赛事节点、深挖内容亮点、突出宣传焦点、强调赛事特点,通过“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传播平台,展示赛时盛况和赛后成果,助力挖掘、培育文化领域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和项目,促进文化交融和互鉴,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京文创品牌赛事。


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大赛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十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工作总方案》,安全有序开展大赛各项活动。同时,密切关注疫情态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落实防控预案。


七、安全保障与应急工作


为预防和及时有效应对大赛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维护赛事活动的公正性和严肃性,确保大赛安全、有序进行,将根据国家、北京市有关消防、安全、保卫及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赛事活动实际情况,制定安全保障与应急工作方案,并与活动主承办单位及场地方分工负责,共同做好安保与应急方案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