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很多人在寒冬中不愿出门。可有那么一群人,即使是隆冬时节,也从不停下追寻鸟的脚步。


对北京地区而言,冬季是入门观鸟的好时候。在不冻水域,我们可以近距离地看到羽色艳丽的绿头鸭、鸳鸯等水鸟的繁殖羽。枝叶萧条后,树上的山雀、斑鸫、燕雀可以无遮挡地欣赏。如果你想拍些照片,可以守着金银忍冬等灌木,会有白头鹎、太平鸟来取食——红红的小果子配上忙着吃吃吃的小鸟,“吃货”本色尽显。


在北京越冬的候鸟数量可是不少,京郊的水库旁,只要是不冻的水面,总是有雁鸭类的水鸟出没。城市公园中,有时可以看到百只以上的燕雀集群。这里重点选择了京郊的山区和峡谷来介绍北京冬季的观鸟去处,因为那里有着不一样的美,有着北京其他地区少见的鸟类。


《北京观鸟地图》,关翔宇 刘莹 著,北京出版社2023年10月版。


十渡是北京欣赏黑鹳的最佳地点


十渡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西南部,是我国北方唯一一处大规模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十渡风景区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拒马河,它发源于太行山深处。虽然源头水量很小,但是拒马河两岸沿途各处沟谷都有泉水流入拒马河,因而在此处汇集而成一条大河。拒马河冬季有多处水域不完全封冻,因此吸引了不少鸟类在此越冬。


要选出十渡的明星鸟,第一个非黑鹳莫属。房山区被称为“中国黑鹳之乡”。这种数量稀少的大型涉禽在冬季的十渡地区不难看到:红嘴、红脚,羽毛闪耀着金属光泽。少则几只,多则二十几只,山崖上、河滩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可以说十渡是北京欣赏黑鹳的最佳地点。


黑鹳,关翔宇/摄。《北京观鸟地图》内文插图。


十渡风景区的一渡、二渡算是个观鸟热身场所,在此处鸟的种类和数量通常不会太多。在不结冻的水面,绿头鸭很是常见,常常可以看到它们撅起尾巴,把头扎到水里觅食。远处的岩壁上,会有岩鸽落脚。这是一种长相很像家鸽的鸠鸽科鸟类。岩鸽整体多灰色,翅上有两道醒目的黑色斑纹,它们总是喜欢落在岩壁的凹处,灰暗的颜色很好地和石壁融为一体,完美的保护色使它们很难被发现。岩鸽腰部和尾部各有一道宽大的白斑,飞行时很是明显。岩鸽常成群活动,在十渡地区经常可以看到少则十几只,多则数十只,要么在空中飞过,要么集群在田地中觅食谷物。


三渡到五渡的水面总是比较平静,水中多石的地方总能看到红尾水鸲的身影,雄鸟那蓝灰色的身子、红红的尾巴非常明显。这种鸟多生活在南方的河流附近,在北京的数量比较少,水质较好的拒马河吸引它们来此安家。在这里,就算是寒冷的冬季,也常常可以看到红尾水鸲在石砾上相互追逐。如果你眼神足够好,还会发现两位隐身大师——长嘴剑鸻和白腰草鹬。它们喜欢生活在水流平缓处的多石地区,寻找水中的小虾、田螺、昆虫等。


红尾水鸲,关翔宇/摄。《北京观鸟地图》内文插图。


六渡附近的石壁上,还生活着另一种明星鸟,它们就是喜欢攀爬在岩壁上、好似花蝴蝶一般的红翅旋壁雀。短短的尾巴、长长的喙、灰色的身子,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们的翅膀,两翼主体为黑色,具有醒目的绯红色翼纹,其上点缀着少许白色斑点。它们有着自己的绝技,利用强有力的双脚,可以轻松地在岩崖峭壁上攀爬。上下爬动时,两翼时常张开,显露那绯红色的翼斑。说它们点缀了北京萧瑟的寒冬一点儿也不过分。若冬季去十渡风景区,在六渡总能遇到很多拿着望远镜或扛着相机的观鸟爱好者,等待着“蝴蝶鸟”。


红翅旋壁雀,关翔宇/摄。《北京观鸟地图》内文插图。


六渡附近有的树林中经常可以看到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还有那拖着长长尾巴的红嘴蓝鹊,经常被人唤为“山喜鹊”,但它们蓝色的羽毛可比喜鹊要艳丽多了。水边的石头上,常常可以听到鹪鹩的叫声,它们总像小耗子一样,在地面上或是灌木丛中蹿来蹿去。远方的石壁上,有时候可以看到苍鹭在安静地站着。


随着时间临近中午,高耸的山巅常能看到金雕和秃鹫这些大型猛禽的身影。金雕是真正的空中霸主,翼展可达2米。宽阔的翅膀配上壮硕的大嘴、枕部金色的羽毛,自带王者气质。它们虽然不是鹰形目猛禽中体形最大的,却是最为凶猛的。野生的金雕曾有猎杀岩羊的记录——它们在空中发现岩羊后,会自下而上地围绕岩羊所在的高山盘旋,来将猎物赶向山巅,当把猎物赶到崖壁边上时,金雕找准时机俯冲向岩羊,将目标推下悬崖摔死。接下来金雕飞至死羊边,用铁钩般的利爪撕开岩羊的皮毛,开始享用大餐。


秃鹫这种食腐的大型猛禽翼展更是宽大,可以接近3米,与宽大翅膀相对应的是其短短的尾羽,这注定了它们没有快速出击的能力。秃鹫很少去主动觅食,而是寻找动物尸体,盘旋在山巅的它们总是默默地寻找着它们眼中的“美食”。


六渡过后直到十二渡,大、红隼等猛禽时常在这个区域出没。山边偶尔飞着红嘴山鸦——谁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看看人家红嘴山鸦,就长着红嘴红脚。红色热情张扬,黑色冷静低调,两者搭配起来,在任何时候都显得活泼而不失沉稳。红嘴山鸦不仅长得好看,叫声也很清脆,同我们常见的乌鸦那单调而聒噪的“哇—哇”声相比,真是悦耳动听。


十五渡东湖港通常是在十渡风景区观鸟的最后一站。沿着路下到河滩,灰眉岩鹀、三道眉草鹀在灌木丛中非常容易看到,经常有人说它们是“灰脸麻雀”和“棕脸麻雀”,真替它们心疼。我们来这里的目标鸟是白尾海雕,一种体形和金雕相似,长着白尾巴的大型猛禽。成年的白尾海雕很是帅气,黄色的喙,气质上不输金雕。白尾海雕主要以鱼和鸭子等为食,在北京的十渡地区,曝光率不是很高,如果能一睹尊荣,那实属运气不错。


冬季的十渡风景区,温度相对比较舒适,加之良好的水质、险峻的高山,很适合周末“偷得浮生半日闲”。寄情山水间,崇山峻岭中赏鸟,怎一个自在了得。


总结:

1.寒冷的冬季是十渡地区观鸟的最佳时间。

2.黑鹳、红翅旋壁雀是此地的明星鸟种。


门头沟沿河城主要的目标鸟种是石鸡


沿河城,因靠近永定河故名。沿河以山为城,以河为池,是京师咽喉之地,其隶属明代长城内三关之一的紫荆关,是塞外通往北京的要冲。尤其是京冀交界处附近,峡谷奇峰壁立,山体植被稀疏,水流时缓时急,河边野草、灌木丛生。


从北京城区出发,沿着109国道,途经雁翅镇,再往前不远,未到斋堂镇时,右转上斋幽路,沿途经过几个村庄,就到达了沿河城地区。在沿河城观鸟,虽然这里的车辆较少,但两旁路边可停车的地方不多,千万不要为了看鸟而随意停车。


在这里观鸟,最主要的目标鸟种是一种胖乎乎的雉科鸟类,名为石鸡。石鸡的雄鸟尤其喜好在清晨和黄昏时,站在光裸的岩石处“引吭高歌”。因其“嘎嘎嘎”的叫声,民间俗称其为“嘎嘎鸡”。石鸡整体灰褐色,贯眼纹围绕头侧延伸至前胸为一圈黑色环带,两胁偏白具黑色、栗色条形斑纹。石鸡喜好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上,一身素雅的打扮和周边的环境相得益彰。如果你没有听到它们的叫声,想要隔着河流在对面的山壁上发现这些家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石鸡,关翔宇/摄。《北京观鸟地图》内文插图。


有时可以听到石鸡在对面山上发出急促而连续的“嘎嘎嘎”声——那是警报,向天空望去,也许可以看到空中霸主——金雕的身影。巡视着领地的金雕,俯瞰着沿河城这片山壁,石鸡可是它们的美食之一。


岩壁附近,常可以看到大群的红嘴山鸦和岩鸽在山间活动。红嘴山鸦喜欢借助热气流在山间嬉戏;岩鸽常常集群从空中飞过,如果你不熟悉它们,有可能认为是家鸽。


草丛和灌木丛附近,棕眉山岩鹨、山鹛、灰眉岩鹀、三道眉草鹀常在其间穿梭。附近村落旁废弃的房顶上,或是路边的交通牌上,有时候可以看到一种小型鸮:纵纹腹小鸮。这些小家伙整体黄褐色,圆头圆脑,白色的眉纹,亮黄色的大眼睛,让它们看上去格外精神。纵纹腹小鸮喜爱在晨昏觅食,但白天和黑夜都可以活动,堪称24小时全能选手。它们主要以昆虫和鼠类为食,偶尔也吃小型鸟类。


东灵山呈现出部分东北林地鸟种特色


东灵山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隶属太行山脉,主峰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第一高峰,也是华北地区较高的山峰。地貌为以构造侵蚀为成因的高山地貌,山峰峻峭,谷深坡陡,山势雄伟,怪石嶙峋,有天然森林和亚高山草甸。因海拔较高,年平均气温仅6.5℃,冬季白天最高气温时常不超过-5℃,有时甚至降到-10℃以下。


到东灵山观鸟,导航直接输入“东灵山”即可。驱车沿109国道,过雁翅镇、斋堂镇,过双塘涧桥后见东灵山景区标识右转,经二帝山森林公园后,沿盘山路继续行程至景区停车场,有开阔区域可停车,有路可直达垭口。


下车后,沿着小路走到一片开阔地,附近有众多沙棘灌木丛,在这里看到红腹红尾鸲的概率较大。这种外形与北红尾鸲相似的鸟,是红尾鸲家族中的“巨人”,体长约有18厘米,比其他红尾鸲要明显大上一圈,雄鸟翅上的白色斑块的面积也比北红尾鸲雄鸟要大上不少。红腹红尾鸲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甘肃等地的高海拔地区,在北京地区,唯有东灵山是其相对稳定的记录地点。


红腹红尾鸲,关翔宇/摄。《北京观鸟地图》内文插图。


2014年2月,英国著名观鸟人Terry Townshend先生在这里观察记录到1只雄性的贺兰山红尾鸲。这是我国的特有鸟类,一般只在青海、宁夏、甘肃等地有记录,在北京地区之前仅仅记录过2次。2014年年底我们又在东灵山地区一次性记录到3只贺兰山红尾鸲。这些小家伙,有可能是东灵山地区的罕见冬季候鸟。它们和其他红尾鸲不同,习性较为羞怯,总喜欢在灌木丛里边蹿来蹿去,这也是难以寻觅到它们的原因之一吧。


贺兰山红尾鸲,关翔宇/摄。《北京观鸟地图》内文插图。


东灵山是个神奇的地区。2010年3月6日,有观鸟爱好者在此地拍到一种名为粉红腹岭雀的鸟,多达200只。那是粉红腹岭雀时隔近30年再次现身北京,也正是因为这种体色较深、两翼玫红色的小鸟,让东灵山走进了北京观鸟人的视野。自2012年至2015年的冬季,每年在山顶垭口附近,我们都记录到粉红腹岭雀这种少见的北京山区冬候鸟,2014年我们曾在此地记录到数千只大群的粉红腹岭雀。但在近些年的冬季,东灵山地区记录的粉红腹岭雀数量较少。


此地四季观鸟皆可,此处重点介绍冬季去东灵山观鸟,主要是因为此地呈现出部分东北林地鸟种特色。


1.由于此处的环境特征,本地区具有部分北京其他地区罕见的特色鸟种,例如红腹红尾鸲、贺兰山红尾鸲、粉红腹岭雀、北朱雀、长尾雀等。


2.相对于鸟种的特殊性,此处的鸟类分布特点是:鸟种种类少、数量少、密度低。东灵山地区的观鸟难度较高,要熟知特色鸟种的生境才能在茫茫大山中增加遇见它们的概率。


3.对于此处冬季的天气,去过至少20次的我,用一个字概括:冷!此处观鸟一般在海拔1600米左右的地区活动。冬季白天最高气温在-5℃不是偶然现象,-10℃也绝不是夸张。加上冬季部分地面常常被积雪、冰面覆盖。每逢这种地面,活动时要小心再小心。


北京冬季虽然寒冷,但观鸟人从不缺乏热情。近到城市公园,远至高海拔山区,都是观鸟的好去处。正应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总结:

1.冬季去门头沟山区观鸟,时常有惊喜。

2.东灵山地区寻找鸟的难度较高,适合有一定观鸟经验的人群。

3.山区开车注意行车、停车安全。

4.冬季山区温度很低,注意防寒保暖。


本文选自《北京观鸟地图》,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作者/关翔宇 刘莹

摘编/何也

编辑/张进

导语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