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颁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


《条例》规定了培育未成年人网络素养、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治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的基础制度,并强调了平台企业主体责任。


平台企业如何落实即将施行的《条例》?如何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合规体系?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接受了新京报记者采访。


佟丽华表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涉及政府、学校、家庭、企业等各个方面,只有各方主体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问题。采访中,他特别强调了在多方共治中的两方责任:一是平台企业,二是家长。


“网络企业尤其是大型平台企业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指出,在《条例》施行前,平台企业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对企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状况进行专项评估,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有显著影响的大型平台企业,尽快开展一次专项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条例》对大型平台企业提出六方面特别要求


“《条例》压紧压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明确规定了平台企业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的具体义务。”佟丽华介绍,比如要求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应当在产品出厂前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采用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安装渠道和方法;强化智能终端产品的未成年人保护功能;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管理;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欺凌行为的预警预防、识别监测和处置机制等。


同时,《条例》第二十条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企业的有关义务要求。

“在很多大型社交娱乐以及信息资讯类平台企业,面临着复杂的未成年人保护形势。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企业不仅要模范遵守《条例》关于网络企业所有合规制度的要求,还必须从六个方面遵守特别的要求。”佟丽华指出。


这些特别要求包括在网络平台服务的设计、研发、运营等阶段,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定期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者未成年人专区等,便利未成年人获取有益身心健康的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制定专门的平台规则,明确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并以显著方式提示未成年人用户依法享有的网络保护权利和遭受网络侵害的救济途径;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严重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其他合法权益的平台内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停止提供服务;每年发布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并接受社会监督等。


严厉法律责任督促企业重视未成年人保护


根据《条例》,违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的企业将面临严厉的法律责任。


“多年来,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的社会法都面临着社会上一个重大关切:那就是法律道德化,违反法律缺乏有效的处罚,违法成本过低。”佟丽华指出,《条例》规定了全面的法律责任条款,尤其是相关企业在违反条例要求的时候,本着宽严相济的原则,规定了不同程度的法律责任:轻微违法行为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但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不仅企业将面临高额罚款、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严厉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还将面临罚款甚至从业限制等严厉的法律责任。


与此同时,佟丽华指出,法治的意义不是不教而诛,而是在及时完善立法的情况下保障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条例》规定严厉法律责任的目的不是处罚企业,而是督促企业要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很多平台企业对怎样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了解不够、重视不够,也不清楚如何更好地做工作。”佟丽华说,从国家立法的角度来看,《条例》与其说给平台企业提出了各种要求,不如说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方法,企业只有积极落实规定才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大型平台进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状况评估是迫切工作


平台企业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落实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佟丽华提到了“定期评估”的要求。


“现在很多平台企业依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指出,此次《条例》中有几项非常具体的条款,比如,第二十条要求“定期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每年发布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社会责任报告”;第三十七条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机构每年对其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进行合规审计,并将审计情况及时报告网信等部门”;第四十二条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及时修改可能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功能和规则,并每年向社会公布防沉迷工作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佟丽华认为,平台企业要么自己、要么委托专业的独立第三方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政策要求,对企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状况进行专项评估,就如同身体定期体检一样,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在《条例》施行前,平台企业、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有显著影响的大型平台企业,尽快开展一次专项评估是非常必要的。这是非常迫切的工作,也是国家立法的意义所在。”


同时,佟丽华指出,平台企业内部部门林立,很多决策以及工作都围绕着企业利益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往往处于边缘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平台企业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成效。因此,他建议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企业尽快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内部协调机制,公司主要负责人牵头协调,每年定期召开会议,从企业战略、重大决策、重点工作等各方面贯彻未成年人保护理念,明确企业具体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部门及其职责,负责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家长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的责任不可替代


“政府、企业、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各方都要参与进来,只有各方主体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问题。”佟丽华说,无论在哪个国家,在数字时代发展过程中对数字技术的应用,相对于政府、学校、家长来说、企业都是走在前面的。因此,企业应该参与到培养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养老师和家长网络素养的过程中来。


但佟丽华表示,在强调企业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在网络沉迷、网络消费问题上,家长的责任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有些孩子使用成人账号上网,比如父母账号,一旦使用成人账号,很多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就无法进一步落实。另外,《条例》提到了示范作用,父母要规范自己的用网行为,如果父母整天玩手机,想管理孩子就会很难。父母与孩子沟通,包括引导孩子多参加线下活动,这些都是必要的。


记者了解到,社会上有一种声音:即应用人脸识别手段解决未成年人用网问题。作为《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专家顾问,佟丽华指出,在未保法修订过程中多次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大家认为人脸识别涉及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尤其涉及未成年人,使用人脸识别的方法要非常慎重。”他表示,平台应该有更多的方法,家长也需要担负起管理责任,把国家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规定落到实处。


新京报记者 苏季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