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相对于一般性生活照料,老年人急需的、同时市场上最紧缺的是医疗照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康复护理、长期照护,乃至最后一公里的安宁疗护。”1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石松表示,社区居家中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是“刚需中的刚需”“短板中的短板”。


当天,由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老龄健康分会与北京老龄居养老产业促进中心共同主办,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主题论坛暨恒煦满园长者社区开园仪式在北京举办,邀请了国内众多权威专家,共同探讨医疗与养老的融合发展,为中国老龄事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专家们一致认为,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医疗和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与养老的融合已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需要加强医养结合的协同发展,提高医疗机构的养老服务能力,推动养老机构的医疗化改造,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石松。主办方供图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既是刚需也是短板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民平均预期寿命是82.47岁,但是平均带病生存时间是6.7年,也就是这6.7年的时间是活着,但是活得并不好。并且78%以上的老年人都患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病人不一定是老人,但老人一定是病人。”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王小娥介绍,北京市99%的老年人居家和生活在社区,26.7万失能、失智老人中也有90%居家和生活在社区,“社区居家老人如何实现医养结合,我觉得是一个难点问题。”


放眼全国,情况也类似。黄石松分析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趋势显著,有限的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老年人急需的是医养结合服务。同时,社区居家养老是最适合我国社情民意、成本相对较低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中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更是“刚需中的刚需”“短板中的短板”。


国际经验:“去机构化”“机构居家化”

 

从国际经验看,黄石松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口老龄化初期,曾大力发展机构养老,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在积极老龄化理念指引下,逐步“去机构化”和“机构居家化”,回归社区居家养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西方国家反思疫情对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影响和冲击,政策导向和社会实践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可以概括为:全龄友好、家庭友好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经济的银发化,产业融合发展,社区居家成为“主战场”;健康消费的常态化、时尚化,产品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化;机构的居家化和居家的专业化,房地产业的全面转型发展;积极、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强化医养、康养的融合发展;强化康复辅具、机器人、智慧技术的应用,实现人工替代和场所替代,构建共享经济模式和流量经济模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机构社区居家协调发展,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的目标。黄石松表示,我国地方上涌现的典型探索包括:居家的专业化,即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探索、物业+养老服务的探索;机构的“家居化”:户型和空间布局的调整,虚拟养老院、远程照护技术运用等;“医养签约”“医办养”“养办医”、医养结合一体化机构、依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到居家提供家庭病床和家医签约服务等医养结合模式。

 

“然而,在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最后一米’的落地上,还存在一些障碍,如何发挥初级卫生保健在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多病共治、健康促进、康复护理、长期照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关键性地减轻医院压力,提高社区基层卫生机构的能力和水平;如何加速基层卫生部门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广泛推广远程医疗的方式,实现社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的连续性;如何推进医保制度的改革、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都是新问题。”

 

黄石松认为,“企业应找到市场,积极应对需求多样化、客群全龄化的新趋势;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在全产业链中找到最佳价值节点,坚持创新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实行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经营,共建专业分工、合作多赢的生态链;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打造共建、共享、共治平台。”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