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北京账本”是每一年北京市两会上的一项重要议程,因为关系到政府的钱怎么“花”,所以受到广泛关注。

 

在1月21日开幕的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北京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查。

 

根据报告,2023年,北京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全年完成6181.1亿元,增长8.2%,规模、增速均为八年来最好水平。

 

七大行业收入贡献占比近八成

 

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秦征表示,整体来看,2023年北京市财政运行情况好于预期,财政收入规模和增速均达八年来最好水平。

 

从数字上看,2023年财政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有一定基数因素的影响。2022年,我国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冲减了当年财政收入,形成较低基数。

 

在财政收入“绝对值”实现增长的同时,北京的财政收入质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2023年,税收收入占比达到86.7%,这是在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超850亿元的情况下实现的。

 

秦征表示,这充分反映了财税政策、企业经营、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良性促进关系。在持续减税降费、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下,市场主体活力在不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在逐步显现。

 

此外,从收入构成看,2023年,规模前7位的重点行业合计贡献财政收入4789.3亿元,占比近八成,为全市财政收入提供稳定支撑。其中,金融业贡献最多,实现收入1166.6亿元,收入贡献占比18.9%。

 

各行业收入贡献占比的变化值得关注,从2019年到2023年,七大行业中,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收入贡献占比明显提升,分别从2019年的5.7%和7.3%提升到2023年的7.5%和12.6%,“这个变化很值得关注,反映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动能转换成效明显。”秦征表示。

 

民生支出占比持续保持八成以上

 

财政支出方面,2023年,北京保持必要支出强度,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71.6亿元,增长6.7%。保障落实重大战略和重要任务,民生领域的投入占比持续保持在八成以上。

 

比如,在“一老一小”方面,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幼儿园新增托位6000个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3%,新增中小学学位3.8万个,新建各类养老护理床位6232张等。

 

又如,在支持就业方面,通过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促进大学生、退役军人、受灾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帮扶困难人员就业19.7万人。

 

特别是在应对“23·7”极端强降雨过程中,保障了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资金需求,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温暖过冬。救灾资金被纳入财政直达资金监控范围,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同时,财力继续向区级下沉,加强基层“三保”。2023年全年市对区转移支付资金同比增长10.3%,高于全市支出增幅3.6个百分点。

 

此外,2023年,财政还投入超过320亿元支持做好33项民生实事保障,确保市政府2023年重要民生实事不折不扣完成。

 

支持民生的同时,政府部门继续过紧日子。2023年,北京建立政府部门过紧日子评估指标体系,引导部门自觉压控行政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紧急非刚性支出23.9亿元,“三公”经费减少5%。

 

全年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超过850亿元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2023年,北京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续和优化部分税费优惠政策,全年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超过850亿元。政府采购合同份额授予中小微企业占比达到八成,高于国家要求40个百分点。

 

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北京财政安排首贷贴息、担保费用补助等资金,支持政府性担保机构“降费率、扩规模”,2023年,全市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创近年来最好水平。通过“政采贷”融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融资2.5亿元。

 

同时,财政还通过资金支持培育高精尖财源企业,2023年,安排高精尖产业资金40亿元;同时,利用高精尖基金、科创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高精尖产业布局建设,助力高精尖产业发展。

 

去年,北京提前3个月完成1117亿元政府债券发行,支持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临空区产业园以及交通枢纽基础设施等148个项目。

 

秦征表示,北京财政指导各区全年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诉求五千余项,为民营企业等各级各类企业,打造更有获得感的营商环境。

 

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首次突破8000亿元

 

根据预算报告,2024年,北京计划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6490.2亿元,增长5.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15.7亿元,增长0.6%。报告解释,增幅略低主要是按预算编制统一要求,仅将中央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和新增一般债券限额列入年初预算,后续在年度执行中还将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支出规模。

 

2024年预算为何这样安排?秦征表示,收入方面,预计2024年全市财政收入承压运行。一方面,国内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国家增发万亿国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等措施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拉动经济增长;首都科技创新、市区财源建设成果不断巩固等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将为北京市财政收入增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持续回升基础还不牢固、市场需求仍然较弱、社会投资意愿下滑等因素,对财政收入增收形成一定制约。按照积极稳妥原则,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6490.2亿元,增长5.0%。

 

支出方面,财政支出要保持必要强度,继续支撑保障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将大力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15.7亿元,规模首次突破8000亿元。


秦征表示,今年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用好增量资金,盘活、调整存量资金,服务重大战略落地,增进民生福祉。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