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500米比赛,李野(左四)和孙龙(左三)师徒斩获冠军。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2008年的齐齐哈尔,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长春短道速滑队队员李野一举拿到7枚金牌,成为名噪一时的“七金王”。今年2月,40岁的李野3次站上最高领奖台,不过这一次他的身份是吉林队教练。十四冬短道比赛,李野的弟子孙龙包揽了3枚男子单项金牌,外加1枚接力金牌,加冕“四冠王”。


运动员时期,李野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拿到一枚接力铜牌,但两次参加冬奥会始终与冠军无缘。2009年转型教练后,他憋着劲儿想要培养出一名冬奥会冠军,来弥补遗憾。2月19日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李野说这些年已慢慢看开,学会了跟自己和解,“弥补这个词,总感觉是有一些缺失。换个角度,它终究只是你人生的一次经历,不如让自己去更好地成长。”

谈弟子

这两年,孙龙的改变有目共睹


2月18日,十四冬短道速滑比赛在呼伦贝尔全部结束,吉林队成为大赢家,拿到全部9枚金牌中的5枚。男子1000米决赛,吉林队孙龙夺冠,就此包揽500米、1000米和1500米3枚男子单项金牌。此外,吉林队还拿到男子5000米接力冠军,孙龙成为十四冬“四冠王”。


孙龙2000年出生于长春,是中国短道队的希望之星。十四冬期间,孙龙在武大靖、任子威、刘少昂、林孝埈、刘少林等一众奥运冠军面前大放异彩。男子1500米决赛,他更是凭借“兔子战术”成功夺冠。教练李野表示,赛前制定“兔子战术”时,就要求孙龙即便身后有人追,也要一直滑,不能降速。


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李野透露,考虑到孙龙的赛前状态,也对比了主要对手的情况,才决定采用“兔子战术”,“这个战术看似很简单,但对领滑人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李野认真分析了前一天1500米预赛成绩,又综合体能方面的考虑,最终决定让孙龙当“兔子”领滑跑出去。制定这个战术时,师徒俩聊了好一会,孙龙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自信。“1500米是第一块金牌,面对这些有丰富经验的奥运选手,就怕有一些失误或是意外,最后才制定了这个兔子战术。”李野说。


在竞争激烈的十四冬赛场,李野的这个决定有着一定风险,但他坚信孙龙能完成任务,“我们很清楚后面的运动员肯定会去追,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实力了。允许你追,但你未必追得上。”


一手把孙龙带出来,李野很清楚他的实力,十四冬更是见证了弟子的成长和进步。“从北京冬奥会到十四冬这段时间,对孙龙来说是一个蜕变。”李野介绍,孙龙在北京冬奥会上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两年能够认真总结,接受和面对自身不足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李野还特别感谢了国家短道集训队对孙龙的培养,这一年从世界杯到十四冬各方面提升都很快,“无论是面对媒体采访,还是比赛的成熟度,孙龙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


李野(左二)在场边给队员布置战术。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谈执教

不再孤单,身后站着整个团队


按照十四冬颁奖流程,获奖运动员的教练也一同登上领奖台。作为孙龙的教练,李野十四冬期间三次登上了最高领奖台。


十四冬是李野首次以教练身份带队参加冬运会,三登领奖台让他特别开心。一方面是为孙龙高兴,另一方面李野也感谢国家体育总局、组委会给教练员提供了分享荣耀的机会,这是对教练员工作的最大尊重和肯定。


其实,这不是李野第一次站上冬运会最高领奖台。2008年十一冬时,李野便曾七登最高领奖台。谈及两次的不同感受时,李野说第一次是对自己运动生涯的肯定,这一次则是对他执教生涯的一个肯定,两种感觉都是最高的荣誉。


十四冬短道比赛,吉林队拿到了9枚金牌中的5枚,展现出了强大的整体实力。李野直言,面对众多优秀的奥运冠军,吉林队要想拿成绩必须得有一定实力,“可以说,运动员在每一轮比赛中都把训练水平发挥出来了,平时研究对手的技战术和滑行路线也都用得上,只有这样才能拼下这么多位奥运冠军,取得胜利。”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李野见证了中国短道的进步。“跟我和佳军哥(李佳军)那个年代相比,现在处处都是优势。”李野说,无论是冰面质量、温度,还是防护垫,现在运动员各方面保障条件都要比之前好太多。


做了教练以后,李野对这个岗位有了更多认识。以前的教练多是单打独斗,一个人要管一切。现在的教练身后站着一个团队,有管器材的、有负责数据的,医务和饮食也有充分保障。


李野说,国家这些年对竞技体育投入很大,也非常重视科技助力。“像我们刀的质量、弯度、弧度,都有专业学习器材的人员来负责,这样你才能在高速滑行中做出很多高难度动作。”方方面面的改变和提高,让李野感叹现在的运动员很幸福。


孙龙(左三)摘下男子1000米金牌,他和教练李野(左四)再登最高领奖台。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谈心结

弥补缺憾?不如学会与自己和解


1983年,李野出生于吉林长春,是中国男子短道的一名旗帜性人物。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他和队友一起拿到男子5000米接力铜牌;2006年都灵冬奥会,他在预赛中打破了男子1000米世界纪录,被视为李佳军的接班人。


每每谈起这个话题,李野总表示愧不敢当,他说李佳军是一个传奇性人物,自己无法与其相提并论,“我跟佳军哥是同寝室友,一直把他当作偶像去学习。”


2008年在齐齐哈尔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中,李野独揽7金,成为名噪一时的“七金王”。与十四冬设项不同,十一冬短道速滑男子比赛设有8个小项,分别是全能、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接力、追逐和团体。


其实,李野原本有机会成为“八金王”,但在最后一个项目1000米中意外摔倒。“当时我的体力还是非常充沛的,觉得胜利在望,但在剩最后两圈时意外摔倒了。”李野说,会有一点遗憾,但人生可能就是这样,有一点不完美才完美,也会让他继续努力。


2009年因伤病退役后,李野回到长春,成为一名短道速滑教练,一手培养出孙龙等知名队员。远动员生涯,李野未能登上冬奥会最高领奖台。转型教练后,他致力于把弟子送上冬奥会最高领奖台。刚做教练那会儿,李野一直有这样的想法,“算是对运动生涯的一个弥补。”


但当教练时间长了,李野有了新的认识,不再纠结于“弥补”这个词。“像佳军哥,拿过很多世界冠军,你说他不具备奥运冠军的水平吗?他太具备了!”李野说,十四冬有一点和冬奥会相似,那就是在国内、国际同级别比赛中,这两个比赛是最激烈的,甚至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这么多年,李野看到过很多有实力却无缘冬奥会冠军的运动员,也慢慢学会了与自己和解,“弥补这个词,总感觉有一些缺失。但换个角度,它终究只是你人生的一次经历,不如让自己去更好地成长。”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