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暂停超过10秒,人体就可能出现缺氧。林俊岭接诊过最严重的患者,会在睡梦中呼吸暂停三分半钟,缺氧至脸色青紫,需要有人不断将其唤醒。

 

这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呼噜是其主要症状。全球每天平均有数千人因其猝死,但日常生活中,打呼噜往往不被视作疾病。

 

打呼噜是睡眠障碍疾病的提示,失眠、梦惊、梦游、噩梦、磨牙……亦然。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人类的“睡眠病”有90多种,走进医院,你会发现睡眠问题如此复杂多变,又是如此被忽略已久。


日益增多的“睡眠病”

 

小梅决定去医院看看。

 

从去年开始,睡觉成为她的一个难题。即便早早躺在床上,她也无法顺利入睡,只能靠刷手机或刷剧打发时间,当时针指向凌晨三四点,强烈的疲劳感压过失眠,她才能沉入睡梦之中。小梅曾去精神科开过药,但近几个月逐渐失效,朋友建议她,再找一家睡眠门诊试试。

 

睡眠可以与疾病挂钩,且其广泛性与易发性超出一般人的认识。


据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介绍,近年来,我国睡眠障碍发生率日益升高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35.9%,青少年的发生率为26%。我国最常见的两种睡眠障碍类型为失眠障碍和睡眠呼吸障碍。其中,失眠的发生率存在较明显的性别差异,13岁以上的女性要明显高于男性。

 

“睡眠障碍疾病有90余种,睡眠医学是一门学问。”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呼吸睡眠中心负责人林俊岭介绍。一些十分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普通人甚至意识不到这与疾病有关,譬如打呼、说梦话、磨牙、梦游、“鬼压床”等。

 

一夜之间,呼吸暂停800余次

 

作为呼吸科医生,林俊岭第一个脱口而出的睡眠障碍疾病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这个有些繁复的医学术语,对应的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打呼,并穿插着骤然停顿和重启的呼吸。

 

打呼噜鲜少被视作“生病”。市民李倩告诉记者,她的母亲、姨妈、舅舅、外婆都有打呼的习惯,和亲人一同居住时,她常被巨大的呼噜声震醒,打呼者自己倒全无感觉。打着打着,高昂的呼噜会像被谁掐断一般突然止住,寂静之中,李倩也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直到听见亲人的呼噜声再度响起。

 

在医生眼里,OSAS危害不小。林俊岭解释,它与全身八大系统都有关系,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肥厚、肺栓塞、脑梗、痴呆等疾病相关,更是引起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一部分是并发症,譬如合并高血压的几率超过50%;还有一部分是由OSAS引发的其他疾病。

 

他告诉记者,人在正常情况下也会出现呼吸暂停,一般小于5秒。一旦呼吸暂停大于10秒就可能造成缺氧,一小时内呼吸暂停大于等于5次就可诊断OSAS,大于等于30次(多于2分钟1次)就是重度OSAS。

 

在睡梦之中反复呼吸暂停,意味着患者每天都会无知觉地陷入缺氧之中。他接诊过最频繁的呼吸暂停每半分钟一次,以睡眠时间7小时估算,该患者一晚要呼吸暂停800多次;最严重的患者呼吸暂停可长达三分半钟,整张脸都憋得青紫,夜里需要有人不断拍醒以防窒息,最后上了无创呼吸机。

 

目前研究认为,2/3的OSAS是由肥胖引起的,体脂增加导致咽腔气道肥厚狭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气流减少,睡眠加深时,气道进一步收紧,甚至完全关闭。

 

此外,家族遗传、咽部结构畸形、下颌后缩、鼻息肉、鼻窦炎、鼻腔肿瘤、扁桃体肥大、舌大、吸烟、喝酒、年龄增长等也可造成该病。气道发育未完全成熟的儿童、器官功能衰退合并慢性病的老人、孕妇是三大易发人群。

 

睡不着的人、睡不醒的人、被梦所困的人

 

在医院,你能见到各种各样的“睡眠病”。

 

失眠是最常见的一种。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医学的衡量标准是“躺在床上半小时以上不能入睡”;一部分则难以维持睡眠,夜间易醒,白日犯困。失眠分为短期、慢性和其他类型,偶尔一两天不足为怪,持续三个月以上就有就诊必要,它会带来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降低等问题。

 

有睡眠缺失的人,也有睡眠过量的人。初中生小石总在学校犯困,注意力难以集中,意识飘忽不定,昏昏沉沉之间,他做大量的梦,又像仍在现实之中、能听见老师的声音。到了夜里,小石便入睡困难,做梦不多,起来仍旧很困。小石出现了身体颤抖的症状,前往天坛医院睡眠门诊就诊,主任医师张宁建议他接受睡眠监测。

 

有的疾病潜藏在梦中。


东北人老张会在睡着后边做梦边打架,也会说梦话、喊叫、磨牙,并有头晕、脑梗的症状。经过问诊和检查,张宁发现老张是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控制不好,可能进展为痴呆或帕金森。用药后,老张症状有所缓解,睡觉时打架的情况消失了。

 

因打呼而缺氧、因抑郁而失眠、因神经系统病变而异常活动……睡眠障碍十分复杂。林俊岭介绍,睡眠问题可以关联不同的人体系统,仅打呼噜一项,就可能涉及呼吸、心血管、神内、耳鼻喉、口腔、消化、肾内、老年科、儿科、妇产科等诸多医学专科。睡眠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如何修理“脱轨的睡眠”?

 

近年来,一些医院开始设置睡眠门诊。

 

这样的专病门诊根据各医院的特点和优势,有各自主要依托的专业。如北京朝阳医院主要依托呼吸科,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天坛医院主要依托精神科。在门诊内,医生需要具备跨专业的知识,如神经科出身的张宁也要学习精神科的内容。当出现更“跨界”的病例,就需要请其他科室医生会诊。

 

医生通过各种手段来“修理”睡眠。如果出现扁桃体过大等手术指征,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肥胖相关者需要减重;心理因素致病需要接受心理治疗……林俊岭告诉记者,睡眠障碍往往并非单一因素导致,因此患者既需要接受治疗、控制并发症,也要调整生活习惯。

 

不过,公众对于睡眠障碍这一疾病仍较为陌生。

 

对于打呼噜的问题,李倩和家人一笑了之,“可能是家族遗传,也可能是人胖了。还能拿呼噜怎么着?”

 

而林俊岭告诉记者,根据相关数据,全球每天夜里因打呼噜引起的死亡在4000例左右。中国大概有1.75亿人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只有1%会去医院治疗,绝大多数没有得到诊治。临床上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也不少,他还曾碰到医务人员的亲友因此猝死的例子,说明医务人员对此认知也有所欠缺。

 

睡眠医学也并未完全普及。

 

老张在东北工作生活。发病后,他先去了神经外科,无法解决问题,又去了神经内科,最后找到北京的睡眠门诊。

 

老张的女儿告诉张宁,当地没有睡眠相关科室,需要在北京开药寄回去。张宁嘱咐她,三个月后,再带父亲来北京复查。

 

(文中患者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