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时期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意见》围绕构建和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单元化精准化差异化高水平治理,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对支撑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

《意见》明确,将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制定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为重点,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手段,以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为向公众全面展现《意见》的核心内容,了解“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地方实践,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近日专访了专注生态环境政策、区域规划环评等技术研究并参与多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编制实践工作的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玉环。

张玉环表示,《意见》从强化源头预防、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确定了2025年基本建立、2035年全面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国家部署、省级统筹、市级落地的4项重点任务和4个方面保障措施,突出了以区域环境质量、资源承载约束、生态环境治理等问题导向,实施差异化生态环境管控、维护生态安全格局的“明底线”“划框子”的管控要求。

图/IC


《意见》为华南地区绿色发展注入信心

华南地区几省主要位于珠江流域中下游区域,河网密布,生物多样,区域水热光及物种资源丰富,生态区位功能重要,区内西江干流和东江流域承载着粤港澳供水、粤西和桂东南区域调水等水质安全保障。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发展迅速,众多国家省市级产业聚集区、村级工业园均面临着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转型、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等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方式的创新。

说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如何在华南地区落地实践,张玉环表示,华南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多样、区域资源禀赋差异明显,作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热点先导区域,多年的城市建设及产业经济活动带来了大气、水土、海岸、生态等众多区域热点生态环境问题及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环北部湾新一轮产业经济的发展,将带来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空间布局优化和资源能源供需再配置,对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工作带来新的压力挑战,《意见》的出台将有利推动区域产业优化结构调整过程中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的落地,促动粤港澳湾区经济发达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提升粤东、粤西、粤北及琼桂地区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强化华南地区陆海统筹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监管、保障区域水质安全。

实施分区管控,华南地区可以这样干

至于《意见》在华南地区落地的具体措施,张玉环建议,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华南地区应关注几个方面:一是推动珠江流域层面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划定工作,加强流域上下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管控,进一步相互衔接产业准入要求。如广东与广西位于珠江上下游省界相关地级市区域、省内地级市流域上下游交界相关县市区域;二是衔接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一步细化各类生态环境分区的管控要求。结合区域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进一步辨析各类管控单元所在区域空间开发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细化国土开发和产业准入管控清单;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的落地应用,推动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和环境监管。

另外,张玉环还指出,技术进步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遥感技术、空间分析、大数据集成等技术方法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上的应用,使生态空间的重要性敏感性识别更为清晰、区域生态环境资源约束的辨析更为明确、重点管控分区的特性更为准确,而智慧平台的建设也将全方位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落地应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作为强化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的有利抓手和举措,强化了部门之间相关机制的衔接和融合,将有利助推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地方实践。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编辑 陈莉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