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北京通州发布”微信公众号4月1日消息,为坚决有力夯实耕地保护责任,近期,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组织村镇共同签订耕地保护任务责任状,实现19.28万亩耕地保护目标空间落地、责任落实,为推动北京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副中心经验”。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组织宋庄镇、潞城镇、张家湾镇、台湖镇、漷县镇、西集镇、马驹桥镇、于家务回族乡、永乐店镇等9个乡镇、308个村庄,共同签订耕地保护任务责任状。

 

本次耕地保护责任状以《非建设空间规划》为引领,做到三个创新。

 

一是形式创新。改变传统“一页纸”的责任状形式,制定规划实施引导手册,在明确耕地保护的镇村责任人、责任面积及管控要求基础上,将责任区域进行空间落图,明确现状耕地及复耕地块情况,把技术语言转化为管理语言,确保镇、村田长责任人看得懂、管得住。

 

二是内容创新。在耕地保护责任基础上,将林、水等其他非建设要素落实到一张底图上,实现“一图三落”,清晰界定耕地保护与其他非建设要素空间关系,明确实施时序,夯实责任,确保耕地保护与其他委办局各项任务同步顺利推进实施。

 

三是管理创新。结合田长、河长、林长(以下简称“三长”)管理巡查要求,明确田林水要素的现状、规划及实施引导要求,推动全周期闭环管理,支撑实现“三长”工作从“有名”到“有实”“有效”。

 

以耕地为代表的非建设空间是副中心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主要载体。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深入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 年-2035 年)》(以下简称《副中心控规》),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通州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非建设空间规划》。

 

规划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有量规模底线,稳固粮食安全“压舱石”,采用高质量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了“规划引领定目标+推动复耕保空间+集中连片谋格局+统筹调度促实施+多措并举助发展”的城市副中心耕地保护经验。

 

《非建设空间规划》是全市首个区级层面非建设空间的系统规划,对支撑上位规划落地实施、探索超大城市耕地保护模式、实现全域全要素系统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示范引领作用。

 

当前,规划已进入报批流程。规划批复后,通州区将进一步结合生态修复规划、花园城市建设等工作,在林地保护、游憩空间提升、生态要素空间布局优化等方面持续推进规划落地实施,支撑《副中心控规》从“蓝图”向“实景”有效转化。

 

编辑 张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