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品牌突围将有哪些新机会和新趋势?中餐“出海”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有何应对策略?5月10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联合行业组织、品牌餐饮企业召开中餐品牌建设座谈会。多位餐企负责人、餐饮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大众餐饮和小吃品类将更加追求性价比和质价比,特色餐饮、高端餐饮将更加聚焦文旅融合,以“产品主义”为底层逻辑,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情绪价值。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表示,当前在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微观产业环境变化以及消费需求变化之下,餐饮市场面临很大不确定性。餐饮市场的大众化、差异化、产业化、品牌化都将成为未来餐饮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发展的关键词。


社区餐饮、小吃:高性价比穿透市场


近年来,主打社区餐饮的南城香和紫光园发展迅速。但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坦言,今年以来,门店流水也出现了下降情况。汪国玉将做餐饮比喻为“种地”:“种地也要‘种两年、休一年’。南城香2023年的成绩最好,那今年我就用来‘反省’。”他说,今年,南城香将向顾客承诺“不满意就退单”,同时调整组织架构、调整产品,门店与后厨也将进行改造。


紫光园餐饮集团总裁刘政表示,为百姓和民生服务是紫光园选择的方向。今年,紫光园将在“穿透市场”方面下大力气,例如,紫光园的“爆品”奶皮子酸奶的日销量目标就是10万杯。“以前我们是‘练1万种功夫’,而现在我们认为,‘在一种功夫上练1万遍’才能实现穿透市场的目标。”


鱼你在一起创始人魏彤蓉认为,未来将是快餐和小吃的天下,未来消费者所期待的餐饮是“快餐的效率+正餐的体验”。同时,轻模式轻投资、口味成瘾性和烟火气,都将是餐饮品牌突围的机会。鱼你在一起也将从过去单品爆款模式转型为主打高性价比、刚需爆品的“小正餐”。在拓店模式方面,魏彤蓉表示,目前很多餐饮“黑马”所采取的合伙制,或将在今后取代直营和加盟。


高端餐饮:多矩阵发展、跨业态合作


最近,多家米其林餐厅被爆出关店,“高端餐饮”遇到生存问题。伊尹餐饮集团董事长张洪说,中高端餐饮面临压力是不争的事实。“伊尹的10家门店或许在未来也会关掉成绩差的门店,保留好的门店。”张洪表示,未来集团也将发展品牌矩阵,既包括人均800元左右的伊尹海参馆,也有人均在400元左右的湘席。“我们还通过观察近几年的节假日消费趋势,计划打造主要面对家宴、喜宴的伊尹家宴品牌,人均消费定位150元左右。”


鲁采运营总经理田俊峰认为,鲁采一直在思考如何“增效不降品”,并打造跨业态、跨品牌的合作模式。目前,鲁采围绕高品质生活方式,营造出生活美学空间来吸引更多消费者,包含无边界美术馆、采艺术空间等,希望消费者不仅是来用餐,还能体验到不同的品质生活。“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提高服务私域客户效率,让产品叠加服务,为顾客提供堂食服务、私厨到家以及定制菜品等 。”


特色餐饮:注重客群变化,深化文旅融合


随着文旅融合热度持续升温,很多人来北京旅游都热衷打卡北京的特色餐饮。北京胡大饭馆总经理郭冬认为,一个地方的特色餐饮,往往体现的是这个城市的独特生活方式,向游客传递的是当时的特色饮食文化。“不难发现,目前很多商场和购物中心的餐饮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年轻人消费理念的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特色餐饮应该更进一步地与文旅结合,由以往单一业态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产业多元化、场景融合式等新模式转变。”


旺顺阁集团CEO、提督.TIDU品牌创始人戴嘉珩说,他注意到了旺顺阁核心客群的需求变化,“1999年,旺顺阁的主力客群是中年男性的宴请需求,到了现在,我们的主要客群依然是中年男性,但区别在于,前者是1959年左右出生的中年男性,后者则是1983年左右出生的男性顾客,他们对于餐饮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旺顺阁也要因时而变,满足现在核心客群的新需求。”去年,旺顺阁升级了形象店,并以产品主义为底层逻辑,更加注重情感主义。


中餐出海:“出海”不能“一窝蜂”


针对中餐“出海”热,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认为,与茶饮“出海”相比,中餐的“出海”会遇到更多难题,例如国外人口密度低,餐饮连锁企业在国外开店不易做成规模,这样成本就会较高。他认为,“出海”是“有门槛”的,餐饮企业在“出海”之前应该先考虑在国内的发展是否可以站稳脚跟,而不是“一窝蜂”地追逐风口。


局气创始人韩桐表示,除了到国外开设门店,“团队出海”也是中餐走出去的另一种形式。“局气已经把企业的高管输送到了国外。”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