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首都之窗”5月21日消息,北京市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保持恢复向好态势。5月20日,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至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9%,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四大支柱行业全部实现正增长。

 

一款新车从正式下线到产量破万需要多久?传统车企往往需要经历6个月左右的爬坡期,但小米汽车将这个周期压缩到了一个月左右。就在上周,小米汽车以43天时间完成10000辆新车的交付。该公司还在继续扩充产能,确保今年交付10万辆。

 

谋划多年的小米汽车和理想汽车,带动新能源汽车产量翻番;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云计算、大数据等细分领域进入快速上升期……在中关村示范区,产业集群发展日新月异,展现北京向“新”提质的决心。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全市工业生产继续加快,在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9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四大支柱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3%,汽车制造业增长19.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5%,医药制造业增长1.8%,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

 

从主要工业产品看,全市生产汽车39.1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7.8%,其中新能源汽车6.5万辆,增长3倍;生产手机3680.4万台,增长25.1%;生产集成电路79.1亿块,增长20.3%。

 

工业领域的销售、出口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数据显示,1月至4月,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761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其中,实现出口交货值644.2亿元,增长19.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实现内销产值6973.9亿元,增长6.7%。

 

投资继续发挥关键性作用。据介绍,1月至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1.6%,其中,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增长62.5%,反映实物工作量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8.9%。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30.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5.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2%。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布局,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在互联网企业设备购置和运营商网络建设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1.7%和41.1%,均在四成以上。

 

今年以来,市场消费持续恢复。数据显示,1月至4月,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5%。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10.4%,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49.1亿元。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1624.4亿元,增长1.3%。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2.6%、11.6%和7.3%;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8.2%。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1月至4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5%,非食品价格上涨1%,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价格上涨1.6%。

 

编辑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