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今日,挪威、爱尔兰、西班牙三个国家先后宣布,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三个国家都表示,决定将于5月28日正式生效。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随后发表声明,对三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表示高度赞赏和欢迎。而以色列方面则宣布召回驻挪威、爱尔兰和西班牙大使。过去几个月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重申对于“两国方案”的支持。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2日,挪威奥斯陆,挪威首相斯特勒(右)和外交大臣艾德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挪威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图/IC photo


挪威首先宣布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挪威首相斯特勒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他说“巴勒斯坦拥有建立独立国家的基本权利”。斯特勒表示,如果不承认(巴勒斯坦国),中东就不可能实现和平。他还说,挪威此举向其他国家发出了“强烈”信号,呼吁它们“追随”挪威的脚步。


同一天,爱尔兰总理哈里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纷纷宣布,将于5月28日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当天上午,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和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两国政府首脑做出了相同的表态。


在都柏林,哈里斯称,爱尔兰相信“只有在自由人民的自由意志的基础上才能确保永久和平”。哈里斯还指出,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民正在遭受一场难以想象、不合理的人道主义灾难,而“两国方案”是结束世代暴力、报复、仇恨循环的唯一途径。


在马德里,桑切斯在议会讲话中说,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词:和平、正义和一致性。“我们必须确保‘两国方案’得到尊重,并且必须相互保证安全。双方进行和平谈判至关重要,由此,我们承认巴勒斯坦国。”他进一步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不是针对以色列、不是针对犹太人,也不是“支持哈马斯”,“这种承认不反对任何人,而是支持和平与共存。”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余国庆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国际社会在推进巴以问题的解决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行动,包括联大决议、阿盟决议等,这表明承认巴勒斯坦国是人心所向,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一定共识。”


而短期来看,可能会有更多的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在欧洲,瑞典、捷克、匈牙利等都已经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马耳他、斯洛文尼亚等国家也表态将承认巴勒斯坦国。还有报道称,英国和法国也在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


余国庆表示,“越来越多国家公开表态支持巴勒斯坦建国、支持‘两国方案’,这将给以色列、美国施加压力,让他们听到国际社会的声音,推动巴以问题和平解决。”而对于仍在进行中的加沙战争,余国庆认为,由此带来的国际舆论压力也许能从外部推动加沙停火止战。阅读全文>>>




巴黎圣母院失火5年后,许多人都在等待它的“浴火重生”。2019年11月,中法双方在北京签署合作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开展合作,中国专家将参与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


巴黎圣母院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表示,从巴黎圣母院灾后修复措施中获得许多经验和启发,秦陵博物院将携手巴黎圣母院开展深度合作。目前秦陵博物院已与法方签订了三年的合作协议。


周萍说,在巴黎圣母院的维修现场,我们登到了维修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火灾对巴黎圣母院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整个木质结构基本上都损毁了,教堂的石灰岩屋顶有三处被砸穿,一些大理石建筑的构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部分金属建筑构件几乎被完全烧熔变形,建筑屋面上铺设的铅板装饰受火灾影响,有些完全熔化,与空气中的灰尘结合,成含铅粉尘,覆盖在圣母院及周边建筑上,有些变形严重,几乎都无法修复。


今年去到巴黎圣母院现场,主要了解了法方整个维修的全流程,看到目前的修复效果和项目管理,我还是很震撼和佩服的。整个维修包括教堂内建筑基础考古、建筑稳定性评估、科学研究、壁画修复、教堂内石灰岩内壁清洗、金属文物修复、地面大理石拼接图案的修复、彩色玻璃的清洗;以及建筑本体木质结构的维修、石质结构的维修;火灾损毁品的贮藏与研究;巴黎圣母院维修特展,数字化展示,维修中传统技术的宣传活动等等。


这次维修为什么能推进那么快?是因为在1844年至1864年,法国建筑师杜克先生(Eugene violet-le-duc)在维修时,保存了大量的设计图纸、维修资料和施工日志等,非常详细和完整。比如一个小小的石雕,都有详细的图纸。另外,法国为了巴黎圣母院的维修,成立了一个高规格的管理机构,马克龙总统任命了乔治兰将军牵头负责巴黎圣母院重建,成立专门的“巴黎圣母院公共管理机构”,同时还有三位国家首席建筑师负责现场工作。


巴黎圣母院的文物包括可移动的修复和不可移动的修复,石灰岩的修复和替换、木材的更换、维修过程工艺方法的宣传、项目的管理等等,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全流程的经验。发生火灾是不幸的,但是如何将这种不幸转化为积极保护世界遗产、消除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巴黎圣母院的维修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


目前秦陵博物院去过巴黎圣母院就我一个人,因为当时代表国家去的。现在我们两家的协议已经签署了,下一步会根据工作需要,派保护的、考古的、历史研究的、藏品管理的相关专家到法国开展工作。


这种国际合作项目的核心是以研究为基础,我们目前签订的是三年的合作协议,双方开展关于木材的一些基础研究工作,但是我相信这三年之后还会不断地签协议,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加强深入,成果不断推出,肯定还会有后续的协议去签订。阅读全文>>>




近几年,因不堪网暴自杀的案例已发生多起,如“武汉小学生母亲被网暴坠亡案”“粉色头发女孩被网暴自杀案”“上海女子打赏骑手200元被网暴自杀案”等,这些因网暴产生的悲剧事件引发社会讨论的同时,如何整治网暴,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吉林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朱笑延长期研究网络犯罪领域。受访者供图


网暴,现在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其成因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有专家认为,各网络平台依靠海量用户、巨大流量来实现收益,这也成为网暴产生的重要原因。当一个事件引起热议,非理性、情绪化的评论会招来人们的关注,而这条评论流量越高,越会被平台的算法机制所推荐、置顶,从而引发更多的流量和注意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某社交网络平台负责人曾表示,在互联网平台,发布评论、私信是公众对社会热点事件和事件人物表达意见最主要的方式和场景。但同时,因发布成本较低、传播效率较高,也容易产生骚扰、侮辱谩骂甚至诽谤造谣等网暴行为。在该互联网平台,日常被举报并处理的评论中,“谩骂,人身攻击”占比32.79%。


另外,网暴一旦爆发,还极易在多个平台流转,有些网暴行为还从对当事人的口诛笔伐蔓延至其周边“人”或“物”。比如,在唐山打人事件中,疑似犯罪嫌疑人的子女和朋友,甚至相关的服装品牌,均遭遇“声讨”和“嘲讽”。


吉林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朱笑延长期研究网络犯罪领域。他表示,一系列的事件都共同导向了相同的结果,说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交往互动机制可能存在一些畸形的、需要矫正的地方。


网络暴力信息的大面积扩散并非网络空间的偶然现象,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平台流量化机制的隐性推动。在流量至上的商业变现模式下,社交媒体平台的评论区通常会将一些点赞、回复数量较高的言论优先呈现,但是这些数据反映比较好的评论,多是一些具有争议性或是情绪化很强的言论。而网民在浏览这类帖子时,会优先看到这些极端化言论。


遏制网络暴力,既要个体约束自我,也要网络平台加强监管引导,守住道德底线,划定法律红线。记者了解到,目前各社交网络平台针对网暴都进行了打击和干预处置。


虽然付出了大量努力,但一些受访的社交网络平台人士也坦言,治理网暴,依然会有诸多困难和不足。首先,在不同场景、人际关系、个人主观感受下,“网暴”与“非网暴”往往难以明确区分。其次,对不同程度的网暴言行,处罚措施也各不相同。比如诅咒、攻击、曝光、嘲讽和挑衅的严重程度怎样区分,对账号进行无限期封禁,还是短期禁言,或者只是删除评论,都需要按照语言暴力程度详细评估。


还有些网暴内容利用谐音、缩写发布带有挑衅、讥讽意味的言论或者p图,介于批评与网暴之间的内容,机器均难以识别。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曾分析目前治理网暴的难点。他表示,目前行业内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立法层面尚存在一定空白;标准上存在缺失,行业处置标准不统一,各平台尺度不同,处置缺乏一定依据常被投诉;当需要网络执法机构和当地执法机构协同执法时,协同策略还不完善;网暴治理过程中同时涉及公开数据和私有数据,平台不能主动监测和分析用户私人信息。阅读全文>>>




年度GDP破万亿元,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里程碑。过去十年,我国“万亿城市俱乐部”快速壮大,从2011年的6座扩容到2023年的26座,全国GDP超四成、人口超四分之一、A股公司数量和市值的六成来自这26城,它们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产业发展和创新动力的所在地。



2023年,除了26个万亿城市外,还有温州、徐州、大连、唐山、厦门、沈阳6个城市GDP在8000亿元-1万亿元之间,成为“准万亿城市”。


近期,各地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陆续公布。目前,26座万亿城市2024年一季度GDP全部披露。上海、北京两城以各自超过1万亿元的经济总量领跑全国,其中,北京2024年一季度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阅读全文>>>


与2023年末的经济排位相比,前50%的城市排名整体变化不大,有两座城市实现了经济总量上对前一名城市的超越——重庆以6.2%的同比增速超过广州,成为2024年一季度全国经济体量第四名;宁波以5.6%的同比增速超过天津,排名第11位。排名后50%的城市排位角逐则更为激烈,13座城市中,有10座排名出现变动。其中,南通经济总量排名上升6位,是26城中进步位次最多的城市,同比增速为7.2%;西安经济总量排名上升4位,但增速仅2.7%;福建省的两座城市福州、泉州经济总量排名分别下降5位和3位,但增速分别为6.3%和7.2%,与去年同期相比表现良好。


2024年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速为5.3%。从增速来看,共有14座万亿城市经济增速超过全国水平,3座城市增速超过7%——苏州以7.9%的增速领跑,其次是南通和泉州,增速均为7.2%;增速超过6%的共7座城市,其中有北京、重庆2座直辖市,福州、郑州2座省会城市,以及无锡、深圳、烟台3座地级市。


此外,有4座城市的一季度经济总量及增速排名均位居前十——北京、深圳、重庆、苏州保持“量速齐增”,在一季度的经济表现十分突出。


城市的常住人口规模及增速是当地经济活力的侧写。26座万亿城市中,常住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是重庆,2023年末常住人口为3191.4万;其次为上海、北京、成都,2023年末常住人口均超2千万;常住人口在1000万至2000万区间内的城市共11座,剩余11城常住人口不足1千万,但均超过500万。26座万亿城市中,常州常住人口最少,仅537.5万。


外来常住人口的占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吸引力,根据已公布的数据,17座万亿城市中,外来常住人口占比最高的前4座城市均属于广东省,分别是东莞、深圳、佛山、广州,其中东莞外来人口占比高达70.6%;外来人口占比第五为上海,占比为40.5%;近年新晋万亿城市中,外来常住人口占比较低,如南通,外来常住人口仅占4.5%。


万亿城市图鉴丨 一季度26城GDP进击与减速




在大众印象中,豹猫通常在深山老林中出没。近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地区的北坞公园和中坞公园相继发现了豹猫的身影。豹猫并非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豹猫就曾神态自若地出现在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赛场区域,成为冬奥“最萌观众”。大家发现,原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离我们这么近。


2021年2月在延庆出现的豹猫,背景是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赛场。受访者供图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罗述金介绍,近年来,豹猫研究逐渐由远郊扩展至近郊。为了进一步探索豹猫的活动规律,罗述金团队向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申请了特许捕猎证,并于去年首次大规模为豹猫佩戴卫星定位颈圈。戴上颈圈的24只豹猫分布于延庆、怀柔、密云、门头沟、海淀、昌平6个区,覆盖远郊和近郊。


颈圈每小时对豹猫进行一次位置定位,它可以记录豹猫的体温,同时像运动手表一样记录豹猫的活动量,让科研人员更精准地掌握豹猫的状态、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根据这些数据,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阅读全文>>>


以往,豹猫被认为是严格夜行性动物,趋避白天的人类活动。但综合红外相机调查和颈圈记录,大家发现,在远郊的深山中,豹猫在冬日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也较活跃,这体现了动物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豹猫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是否意味着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且向近郊扩散?罗述金认为,这可能代表着种群的扩大,也可能与近年来监测力度加大有关。


科研人员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豹猫在七八个月大时就离开出生地,开启“暴走”模式,向周边扩散,寻找新的领地。旅程中偶有意外,比如有的豹猫过马路时被车撞死。他们曾经观察到一只豹猫穿过了六环路,幸好在几个小时后又平安折返,回归山林栖息地。“我们希望这些数据可以为城市规划做参考,让动物有更多栖息空间,并打通绿地营造更多的迁徙廊道。”


“豹猫逛公园”的新闻让一些市民好奇,遇到了豹猫应该怎么办。近年来,罗述金偶尔在朋友圈发布豹猫的照片,大家普遍有两种反应,一种觉得豹猫凶猛,询问其是否会攻击人,一种觉得豹猫很可爱,想养。


“两种态度都不合适。”在她看来,一个地区野生动物对人的态度,其实反映的正是当地的人对于野生动物的态度。如果动物面对人淡定平静,说明这个地区的人对动物是友好的。人们很难在自然环境中看到豹猫,如果看到了,最好的态度就是置之不理,而非追逐、投喂。“和野生动物相处的原则是不伤害、不接近、不投喂。”


多样自然守护者丨时事周刊


编辑 刘喆 设计 朱静晖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