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表示,炒作致农产品价格异动,对CPI直接影响有限
  
  通胀预期下,近来一些农产品价格“你方唱罢我登场”般节节大幅上涨。什么原因导致价格大幅上涨?是否会加重通胀压力……记者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进行了专访。
  
  哪些农产品价格大涨
  
  问:到底哪些农产品出现了价格异动?
  
  答:去年底以来,我国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第一阶段是由于干旱和低温,引发大米(特别是粳米)和蔬菜价格上涨。
  
  第二阶段,三四月份炒作中药材,主要是三七和薏仁。三七最贵时每公斤660元,现在回落到460元,但前几年收购价只有几十元。
  
  第三阶段,四月底五月初炒作大蒜和绿豆。干蒜每斤8元,5月份新蒜上市后开始回落,现在新蒜每斤2元多。绿豆每斤超10元,这个离谱了。
  
  什么原因导致大涨
  
  问:为何这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备受关注?
  
  答:今年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特殊原因:一方面是今年以来气候条件不利,西南地区大旱、中东部地区持续低温,蔬菜、大蒜、绿豆的生产、供应受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有社会资金利用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产量下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
  
  现在资金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一些资金利用天气等短期因素炒作农产品价格,炒作的都是生活必需品,因此社会反响强烈。
  
  为何此时炒作农产品
  
  问:为什么有人选择在这个时候炒作农产品?
  
  答: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投放了大量货币,我国去年银行贷款投放了9万多亿元。资金流动性充裕后要寻找出路,为什么2009年没出现类似问题,而在今年出现了呢?当时房价节节攀升,股市表现也很好,大量资金被房地产、股市等资本市场吸收。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股市也在下行。楼市降温,股市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资金退出股市和楼市后,就开始选新的目标。
  
  分析一下价格明显上涨的品种,虽然都是必需品,但除了粳米和蔬菜外,都是小的农副产品品种。这些产品都是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供应量、需求量都是一定的,都不是特别大,便于储存,游资更容易炒作。而稻谷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国家储备量大,游资炒不起来。
  
  炒作后,通过媒体的放大效应,使得社会消费心理预期变化,导致目前看见的结果———价格异常波动,社会反映强烈。
  
  对CPI影响如何

  
  问:对中央“管理好通胀预期”的目标提出哪些挑战?
  
  答: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一方面增加了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另一方面,农民也不一定能够从涨价中得到好处。
  
  目前价格异动的农产品,虽然属于必需品,但消费量相对较小,需求量有较大的弹性。这些小品种的价格上涨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对CPI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
  
  问题在于,一些农产品的价格异动会有“示范”作用,会增强社会的通胀预期。特别是极少数人不断囤积居奇,不断释放价格猛涨的信息,对通胀预期起到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任其发展,必将对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价格总水平等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