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熊代替患者演示,在康复床上练习蹬车轮动作。 新京报记者 吴宁/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老人下肢肌力衰退,走两步就要停一停,穿上“外骨骼”,就能借力轻松行走。这种带着未来感的场景,也许很快会成为普遍现象。在2020年服贸会服务机器人展区,多款外骨骼机器人登场秀本领。

 

玩具熊做模特模拟患者复健


记者看到,在新松医疗机器人展区,萌萌的玩具熊代替患者进行演示,让略显严肃的医疗氛围变得轻松,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关注。


在一台电动康复床上,憨态可掬的玩具熊腿关节绑着绷带,随着绷带转动,慢慢练习蹬自行车的动作。它的面前,一个大屏幕上也在播放蹬车的画面,画面与小熊蹬的节奏一致。据工作人员介绍,电动护理床具有抬背、抬腿功能,把护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护理床还能代替康复训练师的工作,对下肢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助力模式可以调节成阻力模式,便于患者加强肌肉锻炼。”

 

一个玩具熊小腿、大腿和兜裆处绑着外骨骼绑带,借助外力缓慢“凌空”移动步伐。据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外骨骼研发负责人李刚介绍,这款有源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公司专门为脑损伤、脊髓损伤、偏瘫和截瘫患者研发的下肢康复助力设备。


外骨骼机器人可以起到支撑人体以及辅助下肢运动的作用。新京报记者 吴宁/摄


外骨骼机器人已在康复中心使用


为何患者要悬空训练?李刚举例说,对于刚从车祸中恢复的患者来说,从长期卧床到站立,如果康复训练时重力全部压在下肢上,可能对其肌肉和骨骼造成伤害。所以外骨骼会搭配反重力悬吊支架一起使用,也就是说患者在“凌空”进行迈步锻炼。反重力悬吊支架可以给患者提供全减重到部分减重的训练环境,让患者保持身体平衡。

 

同时,支架可以自由移动到任何地方。“目前大多数大型外骨骼支架不能移动,即便配合虚拟现实画面训练也十分枯燥。我们的这款支架底下是万向轮,一个家属就可以推动。患者双脚轻微着地,摩擦力足以带动支架移动。”患者还可以选择平地步态、斜坡步态、起立和坐下的步态。

 

随着患者逐步康复,外骨骼可以从悬吊支架上拆下,患者可以配合智能拐杖在平地上进行训练。据介绍,这款外骨骼根据人体仿生结构设计,人体下肢的自由度,在外骨骼上完全体现。目前,这款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在康复中心使用。

 

随着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公司还为下肢肌力衰退的老人研发了无源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据李刚介绍,“有源”款外骨骼运行需要使用电池和电机,“无源”款完全通过机械结构,实现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助力。“由于老人对力量的耐受程度不同,助力的大小可以分挡调节。”踝关节还具备柔性提拉作用,可以纠正足内翻和足外翻。

 

与20公斤的“有源”款相比,“无源”款外骨骼只有2.7公斤,十分轻便。“以往老人上楼梯爬不动,走几步就累了,这款外骨骼可以帮助老人抬腿,让老人轻松不少。”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协作记者 吴宁 

编辑 马瑾倩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