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新京报智库研究员 王春蕊
每年的10月30日,都有近千名东北人乘着“海南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前往目的地海南省三亚市。
在这8天的“慢旅行”中,他们将沿途经过辽宁、河北、安徽、湖南、江西、广西等省份,一路南下,在抵达湛江后,乘船横渡琼州海峡,再乘坐火车到达目的地三亚市。
据不完全统计,海南省常住人口有940万左右,而东北人就占100万左右。在海南的大街、商场、医院、学校里,都能看到东北人的身影,甚至可能打个出租车,都会听见耳熟的东北乡音。
为什么每年会有那么多东北人去海南?东北为什么留不住人?
东北人上世纪90年代就已流行到海南
其实,东北人,南下海南,在上世纪90年代末时就已经流行。
众所周知,重工业、国有经济一直是东北发展的主要动力。
但上世纪90年代末之后,由于我国工业产能过剩,开启了经济转型之路,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服务业和新型经济。
东北由于长期依赖粗放经济增长模式,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远远落后于南方城市,重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益日益低迷,导致东北“下岗潮”来袭。
▲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比如,齐齐哈尔赫赫有名的一厂、二厂有大量工人下岗,不少人从事开出租车等工作。
而那时的海南正是服务业发展的萌芽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撑。
许多东北人凭借经验和技能,很快就在海南找到了新工作,做起了纺织工人、物流运输员等工作。
海南自然环境好,旅游业也快速发展。这些东北人迅速找到了商机,带动越来越多东北人在海南开餐馆、旅店,成为个体老板。他们抓住了海南服务业、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机遇。
1998年,海南房地产市场低迷,许多在海南的东北人拿着自己买断工龄的钱,在海南购买了房产。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东北人处理了海南97.6%的积压房。
年轻人离开东北谋发展 海南成老人养老首选地
90年代东北人到海南的故事,只是东北人口流失的一个写照。现在,依然有不少东北年轻人离开家乡,去了海南、广东等地的南方城市发展。
大量年轻人流出东北,老人就不必待在东北照顾小孩家人,而气候温暖的海南就成了东北老人养老首选。
这几年,东北面临着人口不断流失的困局。
据不完全统计,东北三省总人口数量由2015年的10947万人,下降到2019年10793万人,呈现连续下滑趋势。
▲ 表1:东北三省2015至2019年的总人口规模(单位:万人)
东北人口流失的背后是东北的实体产业不景气。
这也是东北产业结构所致。机械、装备制造、重化工业一直都是东北的支柱产业。
但由于东北产业结构单一,过于依赖这些传统产业,当市场受到冲击时,就只剩下钢铁、化工这样的基础型产业,没有新的核心产业支撑东北经济,导致东北经济低迷不振。
产业发展不好,经济乏力,没有就业机会,又怎能吸引人才,导致东北年轻劳动力一直处于外流趋势。
这是大量东北老人赴海南养老生活的深层次原因。
海南除了温暖的气候,优良的自然环境,还拥有发达的医疗健康产业,这让东北老年人对海南情有独钟。
近几年东北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从2015年至2019年,东北三省总人口数量不断下降,而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却连年攀升,从1257万人增至1596.73万人,累计增加339.73万人。
▲ 表2:东北三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情况(单位:万人)
2019年,辽、吉、黑的68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分别达到16.2%、13.93%和13.8%,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可见,东北老龄化明显提速,年轻劳动力相对不足。
人口政策+产业发展双管齐下 方能吸引劳动力回流
对于东北来说,振兴经济,当务之急要解决人口流失问题。
目前,东北三省都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都明确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黑龙江提出,积极应对人口问题。建立健全拴心留人政策体系,留住适龄劳动资源,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
吉林提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建立域外人才引进常态化工作机制,创新引进和使用“候鸟型”人才,打造东北亚地区科技人才汇聚高地;
辽宁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生育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有效引导域外人口流入,遏制人口总量下降态势。
其实,近几年东北三省在人才政策方面也不甘落后。比如沈阳、大连两市对符合年龄条件的中专学历以上人员凭身份证、毕业证或资格证,即可办理落户;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提出了“龙江学者”和“龙江英才”的特殊人才政策。
其实,对于东北三省来说,人才政策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这就需要有产业,有更多有潜力的企业,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否则,如果用人机制和管理模式仍比较守旧,产业不振,人才还是留不住。
因此,东北三省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借助自身优势,培养新型经济增长动力。
同时,扶持更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只有企业有活力了,产业有增长了,才会吸引更多人才回流,又会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编辑:柯锐 实习生:余丹 校对:王心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