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卡拉)全球听力损失呈上升趋势,15亿听力受损人群中有4.3亿人需要康复治疗;11亿年轻人因不良聆听习惯而处于永久听力损失的危险中。

 

6月5日,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北京听力协会联合主办的“2021北京国际听力学大会”上,听力国际副主席、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卜行宽指出上述问题,并呼吁通过公共卫生行动,促进我国听力学发展,人人都能获得耳和听力保健。

 

所谓耳和听力保健,就是通过卫生系统与其他系统合作,用全面、有循证基础的干预措施,预防、识别、治疗耳病和听力损失,为听损人群提供帮助,使其达到适应社会或康复的目的。

 

今年3月世卫组织发布的首份《世界听力报告》中提到,未来30年听力受损者的人数可能会增加1.5倍以上,超过7亿人可能会经历中度或更严重的听力损失。各成员国必须将以耳和听力保健纳入国家卫生计划。

 

卜行宽指出,我国听力筛查工作虽然在全球领先,但卫生信息系统缺乏耳和听力保健的数据和指标;我国耳鼻喉科注册医师(含助理)仅有约3.58万人,而国家政策目前更着重于儿童。

 

“我国配戴助听器/人工耳蜗的成年人约7%,而《世界听力报告》提出,到2030年,辅听技术有效覆盖率低于50%的成员国,应努力争取达到至少50%的有效覆盖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卜行宽举例说道。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