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云南高原东北部的宣威市,紧邻贵州省,乌蒙山系的低矮山脉横亘在这座县级市内。由宣威市西宁街道的5所农村小学撤并而成的靖外明德小学便坐落在其中一处山沟中。

 

2008年,校长雷应飞许下在学校建立农场,让乡村教育更形象的承诺。13年间,校园农场从几亩地扩展到150亩,学校的“动物园”“植物园”让孩子们“学在土地上”,也让学校实现自给自足。作为农村学校,校内开展的体育运动得到了充分认可,校级足球队在全市夺冠,队员有了冲击省级乃至更高级别比赛的机会。

 

这所乡村小学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但如同大多数农村学校一样,依然面临着乡村教师留不住,生源随之流失的困境。

 

9月6日,新学期伊始,学校农场的玉米丰收,孩子们高兴地采摘。受访者供图


校园农场实现食材自给自足

 

透明的连栋大棚里种植着香蕉、菠萝、甘蔗、莲雾等热带水果,这是靖外明德小学的一隅,学校里不仅有这一处“热带植物园”,还有养殖了鸵鸟、鸸鹋、梅花鹿等20多种动物的“动物园”。孩子们对学校里“鸟语花香”、“鸡犬相闻”的景象早已习惯。

 

从宣威市区翻过一座大山,就能达到靖外明德小学,小学在山沟里。过去,这里曾是靖外镇政府所在地。2008年,当地五所农村小学撤并成靖外明德小学,学校的宿舍楼是镇政府大楼改造而成的,而靖外这座小镇也已经合并到西宁街道管辖。

 

五所村小撤并前夕,在城里当小学老师的雷应飞参与了校长的竞争上岗。“这里是我的外婆家,小时候寒暑假都在这里度过,很有感情。”雷应飞说,看到农村学校艰苦的条件,希望自己能把城里优秀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带去,改变乡村教育,“当时刚刚工作7年,只有27岁,有很多教学和管理的想法希望付诸实践。”

 

靖外明德小学正式建校前,雷应飞关注到外省的一所初中有农场,可以让学生参与适当的劳动,这让他眼前一亮,把这个想法写进了学校建设的计划中,“让孩子们吃上放心的蔬菜和肉”是校长雷应飞建立校园农场的初衷。

 

9月6日,孩子们在学校的“开心农场”采摘玉米。受访者供图


在学校的基础绿化已经做得有模有样后,雷应飞和老师们一起从学校隔壁村子承包了几亩地,错开寒暑假按照时令种植蔬菜。

 

十多年间,经过前后七次扩建,学校的“开心农场”从几亩地扩展到了如今的150亩,大棚多达30个,种植了各种果蔬,学校里还养了1000多头猪和3000多只鸡鸭,这些畜禽都是学校的“固定资产”,在靖外明德小学,除了大米和调味料外,其他一日三餐所用食材全部实现了自给自足。

 

不仅如此,农场内吃不完的肉菜还会在市场上销售,实现盈利。雷应飞说,学生的一日三餐基本全部免费,“早餐用农场盈利的钱贴补,中午有营养餐补助,晚上还有国家贫困生的补助。”

 

利用乡土资源做学习资源

 

在雷应飞的计划里,校园农场并不只为了种植安全放心的食材,更是学校开展“田园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基地,“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最大的差别就是眼界,学校配备了4万多册图书,而农场也能给孩子更多学习空间。”

 

靖外明德小学的孩子们有了走出教室观察校园每个角落的机会,掰玉米、采辣椒亲身参与田间劳动。同时,除了劳动教育课,学校的美术课、语文课、科学课等课程也经常搬到这个乡土课堂上。孩子们无需再对着塑料水果观察明暗关系,而是直接到农场里对真实的果园美景进行写生,直观感受“也傍桑阴学种瓜”。

 

校园农场的成功让靖外明德小学获得了不少关注,来参观的学校、单位络绎不绝,小学甚至需要请门卫来值守。但伴随着曝光增多同时到来的还有质疑声,“农村学校建农场是多此一举”“天天让孩子干农活耽误学业”“校长天天当农场主有时间考虑教学?”……

 

雷应飞表示,田园教育做的是将课本上的死知识变成农场里的活教材,“学生学不会课本知识,是因为没有见过,这样形象的学习机会十分难得。”在雷应飞看来,相较城里的孩子,农村孩子更需要田园教育,需要加深对自己所处农村地区的了解,加强对乡村的认同感,通过这样的方式认识和热爱家乡,这样的乡村教育才是因地制宜的。

 

农村孩子身体素质更好?

 

830日,新学年正式开学。刚刚开学一星期,学校安排和之前每个学期一样,每天进行晨练。早上710分,全校800多名学生准时排队集合,晨练内容为跑步2公里,校长雷应飞深信,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总以为农村孩子体质很好,其实并不是。”雷应飞刚刚接手学校时,给高年级的学生组织了一场为期3天的军训。短暂的训练却暴露出了问题,很多学生在军训后出现了感冒发烧的情况。“我们总结了两个原因,一是平时缺乏锻炼,二是用凉水洗澡洗头的不良习惯,这让我们进一步思考运动和锻炼的重要性。”

 

雷应飞告诉记者,2008年撤并成立新学校,让很多学生不适应,孩子们有摩擦、爱打架,还有小孩子偷偷学抽烟,“他们的精力需要释放,行为习惯也需要纠正。”

 

每天的晨跑和下午的课外活动课成为了孩子们的必修课。2020年,靖外明德小学进行国家体质健康检测,学生体质合格率为98%,优良率为60%,居宣威市中小学之首。

 

为了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学校开设了篮球课程。“我从小喜欢运动,奈何条件差,中学毕业了,学校的篮球场也没建起来,没有机会接触球类运动。”雷应飞说,直到上了师范自己才第一次学习打排球,班级队伍获得年级排球比赛第一时那种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团队运动能给人带来很多正向鼓励,希望孩子们也体会一下。”

 

留守儿童的精神寄托

 

今年7月下旬,靖外明德小学的女子足球队又一起捧起了全市冠军的奖杯,达成了卫冕的心愿,在这些手持奖状的孩子中,有不少都是留守儿童,足球成为了农村孩子的精神寄托以及与外界沟通的纽带。

 

7月18日,靖外明德小学男女足球队代表宣威参加曲靖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运动会暨第五届校园体育联赛。通过四天的角逐,女队卫冕成功。受访者供图


通过实践发现,学校的三块篮球场地无法满足所有孩子的运动需求,一半学生无法参与团队球类运动,低年级的孩子受制于身高等问题也很难打篮球,老师们希望找到一项门槛更低的运动,便选中了足球,“希望像巴西一样,孩子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玩足球。”

 

2014年刚刚建立足球队时,只有十二三名学生报名参加,在学校旁的空地上,孩子们反复练习传球、盘带、射门等。后来,空地被村里收回,老师们又将一块农场的蔬菜地腾空,铺上沙粒,重新开始训练。

 

训练持续了一年多,但学校足球教师并不专业,完全依靠自学知识传授孩子。2016年,学校如愿申报成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靖外明德小学也成为宣威市第一所足球特色小学。校长雷应飞和体育老师一起远赴北京参加培训,回校后再把比赛规则和基本球技教给其他老师,全体教职工利用课间和晚自习时间学习和训练,孩子们的足球课是“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老师教的”。

 

农村小学缺少体育器材,但在这里却不存在这种情况。学校建起了开放式的器材室,里面几百个足球可以任意取用,“只要你是用它来运动,带回家玩也可以。”

 

2020年年底,学校把沙地足球场换成了人工草坪,虽然沙地有着不积水、不打滑的优点,但在上面摔一跤后,手和膝盖难免破皮,“现在空翻、跌倒都不怕了。”

 

7月14日,全市比赛前夕,校足球队员加紧训练。受访者供图


去年,学校女子足球队的两名队员被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选为足球特长生,经过培养将代表曲靖市参与云南省的比赛,可能未来还会参加更高级别比赛,走上足球这条职业道路。

 

努力打破“恶性循环”

 

新学期伊始,一年级共有103名新生入学,而这个数字比十多年前减少了近一半。雷应飞分析,除了客观上附近村子人口减少的情况,主观上存在着生源流失的问题。

 

雷应飞坦言,每个新学年最让自己头疼的,就是骨干教师被调离,“今年又调走了两名老师,还退休了几位老师”,雷应飞苦笑着说,每年调走的骨干教师都是学校从零培养出来的,一位位送走后反过来成为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农村学校留不住人”。

 

虽然学校的体育、劳动、美术等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立校之本的教学上,依然存在诸多“无能为力”。优秀教师的调任,让一些家长质疑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随之转学,生源的流失又会反作用于学校,进一步减少教师编制数量,形成恶性循环。雷应飞表示,受政策帮助,当地教育部门会为靖外明德小学相应补充特岗教师,学校得以顺利经营下去,“但很多农村学校就因为师源和生源的同步流失,一步步走向了消亡。”

 

雷应飞说,为了解决农村师资不足问题,国家出台了不少相应政策,如县管校聘、银龄讲学计划、教师轮岗等,“这些虽然能临时缓解农村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无法把优秀的教师真正留在农村。”

 

同时,为了分配到教学质量更好的城里中学,前些年孩子们在明德小学读到五年级就大面积转学到城里,“这个学期开始又出台新政,二至六年级都不准转学了。”囿于政策,很多家长从一年级就找客运车将孩子早送晚接到城里读小学,只为了城里小学毕业后分配到城里的好中学,如果不这样做,只能待孩子小学毕业后花数万元到城里的中学借读。

 

“家长也很无奈,明明家门口有好小学,却还是要花费人力和财力进城读书。”雷应飞说,这两年学校持续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希望打破“恶性循环”,“我们呼吁开放升学路径,将更多优秀中学的教育资源倾斜到我们这里。”

 

这几年,雷应飞有不少离开农村到城里教学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在体育、劳动、美术和留守儿童关爱等方面的尝试还没有达到心理预期,未来要带更多孩子走出农村,见识更大世界。”

 

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