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博士研究生妈妈被女儿写作业逼哭:我都不想做她妈了。图/长沙广电星视频截图


近日,“985博士研究生妈妈被女儿写作业急哭”的新闻引起不少网友的讨论。


据陕西都市报报道,在相关视频中,这位妈妈对着做作业的女儿边哭边说:“我不想做她妈了,就几个生字,从早晨到现在她写了三个小时,我也想控制我自己,我也不想骂她。”画面中,被妈妈数落的女儿也在抹眼泪。

 

这个场面引起不少家长感同身受。评论区里,有不少家长留言称“我觉得我该放下了”“我也是这么想的,我都想她过她的,我过我的,同感啊!真想跟你拥抱”“看到这个后,今天辅导女儿作业我都脾气变好了”“生孩子如同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开了个啥”……可以说,没有在深夜“咆哮”过的家长,不足以谈人生。

 

在教育焦虑甚嚣尘上的今天,不少家庭举全家之力,将资源和关注全部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尤其是那些“学霸”家长,孩子在学业上稍微有丁点懈怠和成绩失利,就能瞬间成为压垮他们情绪崩溃的稻草。这位母亲在情绪崩溃的一瞬间,透露出来的是对孩子的期待未达预期的不满。


当然大家如果用“生孩子带有目的性或者是对孩子有任何期望的话,还是不要生了”之类劝慰的话语来教育这位妈妈,态度就有一些高高在上了。毕竟,没有一位家长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过得不好。

 

对自己孩子抱有美好期待,是人之常情,可如果因为孩子学业懈怠就通盘否定,甚至转化为一种语言压力,就有些反应过度。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不少人都说过要包容、关爱、鼓励,可这仍旧抹不平父母们在孩子达不到期待时产生的焦虑。网络上曾流传不少家长教育孩子时的无奈视频,这些视频又好笑又辛酸,都包含了家长们满满的无力感。

 

“985博士研究生妈妈被女儿做作业慢而气哭”这个新闻之所以能引起网友关注还有一个原因,不少人潜意识里都认为,能在“985高校”读博士的人都应该很聪明,且很会读书学习,孩子自然也会遗传这种“聪明”的天赋,但现实往往告诉我们,人的天性是有差异的。

 

前不久,北大教授吐槽“学渣”女儿教不会上了热搜。他直言:“我教孩子逆天改命,她却教我学会认命。”这句话让不少“学霸”家长们感同身受,还是要学会尊重孩子天性,不能陷入“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的“泥潭”。

 

▲北大教授吐槽女儿成绩,和倒数第二名有很大差距。图/新京报动新闻视频截图


如此这般心不甘、情不愿的拧巴情绪,即使家长隐藏得再好,孩子都能感受得到,更遑论当着孩子的面发泄出来。

 

家长们需要认识到,如果孩子能够体会到思维的乐趣,固然是一种绝妙的享受,但也不能说体会不到这些快乐的孩子,人生就没有意义了。不能把“学习好”作为一个孩子的单一的评价标准。如果“学习好”这个优点成了“强光灯”,那一旦被“点亮”,孩子身上其他大大小小的缺点就被忽视,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需要认识到的是,孩子学习不好,父母为此而焦虑生气,不一定是“坏父母”;让孩子快快乐乐学习,不在乎成绩,也不一定是“好父母”。养育和教育本来就是一件艰难而复杂的事,即使是同样的学习方法对不同的对象也不一定会得到同样的效果。父母们需要多一些平心静气。

 

在教育孩子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孩子、父母、老师谁都不容易,但是谁都无法轻易放弃。无论学业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孩子,不必要因为“学习上的一丁点懈怠”就通盘否定,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才是尊重孩子天性的正确方式。这也应该是教育的“第一性原理”。

 

新京报评论员 | 丁慧

编辑 | 刘昀昀

实习生 | 王帆

校对 |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