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1月30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座谈会时指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政策要持续优化,不断完善诊断、检测、收治、隔离等措施。

 

记者注意到,连日来,已有北京、广州、重庆、深圳、东莞、郑州、沈阳、太原等多个城市调整密接者隔离、密接者判定、核酸检测等政策。

 

符合条件的密接者可居家隔离,哪些人“符合条件”?


在11月30日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介绍,各区正在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其中包括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此外,深圳、重庆、东莞也分别通过新闻发布会、通告的形式通报,密切接触者原则上落实集中隔离观察,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哪些人符合“居家隔离条件”呢?


记者查询到,《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指南》(第九版)提出,特殊人群可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包括14岁及以下儿童;半自理、无自理能力以及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密切接触者。


在11月30日的重庆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提出,对一些特殊的人群,比如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一些老年人、孕产妇或者还在哺乳期的妇女,家里边又具备条件,是可以居家进行隔离的。


居家隔离时家里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日前下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提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


在相对独立的隔离室外放置桌凳,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


房间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

 

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此外,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员应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要求。

 

部分地方明确“时空伴随不作为密接标准”

 

连日来,重庆、广州、深圳、东莞等地通报,不得随意扩大密切接触者甄别范围,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切接触者的标准。

 

何谓“时空伴随”?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今年3月25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时空伴随一般是指14天内与新冠确诊患者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网格内,共同停留过一段时间的人。比如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某人在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就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者。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在解读二十条优化措施时指出,时空伴随人员是涉疫场所的暴露人员。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对于这类人员要求在流调以后进行“三天两检”,及时排查。

 

在11月29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表示,对风险人员的判定要以现场流调为依据,不得通过时空伴随扩大范围,造成大面积的“误伤”。

 

多地优化核酸检测,减少对群众生活影响

 

除了对密接者的判定、管理政策出现调整,连日来,北京、广州、重庆、郑州、沈阳、太原等多地还明确,除高风险区外,无社会面活动人员可不做核酸。

 

11月30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在科学评估效果的基础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定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服务:11月30日起,全市长期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无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

 

据《人民日报》12月1日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就规范核酸检测作出提示,采样的组织管理和规范操作非常重要,既要保证采样的质量,同时又要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采样点要设立清晰的标识,规划好进出的路线,保证单向流动。个人在进行核酸检测采样过程中要规范戴好口罩,不聚集。在采样的时候,被采样人员不应触碰采样台上的任何物品,采样后还要尽快戴好口罩,迅速离开采样现场。

 

新京报见习记者 行海洋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