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布的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大量关键内容涉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文件明确,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稳定完善帮扶政策。“想要真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必须保证脱贫人群或家庭不返贫,而增强这部分人群的内生发展动力是关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相关内容显示,政策已在向这方面倾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增强这部分人群的内生动力将是接下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更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逐步去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受访者供图

 

防返贫两大关键词:扶志扶智、内生动力

 

汪三贵捕捉到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两个关键词:扶志扶智和内生动力。“扶志扶智和内生动力,其实在脱贫攻坚阶段就一直在提,只是当时为了帮助贫困地区、人群尽快脱贫,一些帮扶政策短期效果明显,但不具有可持续性。”

 

如何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还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汪三贵认为,关键是要提高脱贫人群的发展能力,增强他们的内生动力,而不是持续不停依靠外界帮扶。他表示,过去的监测显示,脱贫人口60%以上的收入是靠就业,即工资性收入,但前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脱贫人群无法外出就业,或者由于所在企业不景气而面临失业或就业不稳定。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司长许健民此前也透露,受疫情灾情等影响,2022年部分地区一度出现了脱贫劳动力回流、帮扶项目停工、帮扶企业停产、农副产品滞销、住房和饮水设施损毁等问题。

 

此外,一些地区发展基础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遇到自然灾害、疾病、意外事故等情况出现返贫致贫的可能性持续存在,巩固成果、防止返贫任务仍然很重。

 

汪三贵介绍,如此背景下,一些地方出台了部分临时性措施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比如发放补贴或者提供一些公益性岗位,虽然从结果来看,确实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但这种措施并不可持续。“必须让脱贫群众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收入,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才能实现永久脱贫,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汪三贵称,除了政策倾斜之外,脱贫群体、低收入群体的内生动力具有根本性作用。

 

摆脱“精神贫困”任务艰巨

 

在汪三贵看来,增强“内生动力”是当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的“大考”。“内生动力包含两种能力,一种是能力层面的,有主动就业或创业且能获得较高收入的能力;一种是精神层面的,有意愿和积极性去干活,有去努力的意愿。与物质贫困相比,摆脱精神贫困的任务显然更艰巨,甚至需要跨代才能解决。”汪三贵称,以前,偏远地区的人们因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活节奏很慢,祖辈们一眼就能看到底的人生在后辈身上被复刻。不管是谁长期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都容易失去目标和斗志。打破这种死循环的方式,就是先要让这部分人群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努力就会有结果,愿意主动去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内生动力由此开始被激发。这也是为什么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格外强调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原因。

 

汪三贵介绍,这两年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也出台了“雨露计划+”、东西部劳务协作、万企兴万村等一些举措来帮助脱贫群众、地区增强内生动力,尤其很多社会力量也从最初参与帮助群众脱贫到现在继续帮助防止返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申,比如文件提到,要持续运营好就业帮扶车间和其他产业帮扶项目。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保障作用。深入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深入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和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当然,这些政策的核心之一就是在帮助和培养脱贫人群、地区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通俗说,就像是我可以给你一粒种子,但接下来,你要自己学着播种、耕耘,如果不会种、不会管理,我可以来教你,但你不能直接拿到丰收果实。”

 

环境趋好,政策倾向“开发式帮扶”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兜底保障”和“研究过渡期后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同时文件也提出,“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汪三贵介绍,当前,有关部门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哪些人有返贫的风险、哪些人可以被开发帮扶,哪些需要社会保障兜底,都有家底儿。

 

一号文件在提到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力争提高到60%以上时,也明确这些补助资金将重点支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当前,我们的政策倾斜已经在适时发生转变,加大了向‘开发式’扶贫的倾斜力度。”汪三贵表示,疫情政策调整后,各业态发展持续向好,相较于去年,2023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整体环境也将向好。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