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立体化种植等农业科技,让农业摆脱了靠天吃饭的约束,也让都市里的农业呈现出多样性,蔬菜种植机走进了市民家、番茄工场实现流水作业、果蔬不再像从前一样只能种在土地里……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的科技生态农场,了解到农业科技正在改变并丰富北京的都市农业,甚至也呈现出“上楼”的趋势,生态农场逐渐成为北京科技农业的新业态。有农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目前的种植技术已经让高楼种植成为可能,都市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也有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农业中来。

 

看点1

番茄不长在土里

 

在北五环附近,作为北京首批都市农业项目,老牌的朝来农艺园逐渐成为智慧农场的新秀,园区的智能连栋温室里,草莓和番茄正在成熟上市。

 

朝来农艺园,草莓即将成熟。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番茄秧苗挂在半空中,脱离了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地,长在种植架的基质上。朝来农艺园负责人周京东介绍,温室里番茄的整个生长过程都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只需在盘头、打杈、采收的环节,进行人工操作,这间18亩的番茄温室,全程只需7个人管理。在眼下的番茄采收期,工人只需要驾着采收车,穿梭在种植架间的轨道上,控制采收车的升降,就可以采收到不同高度的番茄。

 

在朝来农艺园的数字化农业管理平台上,发布着工人们每天的工作任务,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员工桑丽娜负责上夹绕秧,并提示她作业前需要全身消毒,操作时需注意每节绕绳半圈,夹子夹在距离基质袋平面10至15厘米处,切忌强行绕秧折断生长点。

 

“前一天晚上,管理员会通过手机发布工人第二天的任务。”周京东说,这台设备是全国产的,也是园区独有的,工人当天来了直接可以按照每天的任务开展工作。

 

除了工人的每日任务,这个平台还联动温室,当温室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种植条件达到一定数值时可以启动温室的设备,当温湿度达到设定水平时,天窗就会自动开启进行通风;一旦遇到连续阴天,补光灯会自动打开,补充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温室设置了双层幕布,在发生极端天气时,幕布可以自动调节并对温室进行保温。

 

“正是因此,园区里的工作人员普遍年轻化。”周京东说,园区大部分员工都是大专院校学习农业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在这里做几年,后续就可以到其他园区做管理层。

 

看点2

蔬菜种植机四季耕作

 

在朝来农艺园里,多台蔬菜种植机的叶菜也即将成熟。看起来,一米半多高、半米多宽的立体设备,分成了多个种植层,可以种植小型叶菜和花卉,并且支持一年四季生长。

 

朝来农艺园,蔬菜种植机的叶菜即将成熟。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只要定期补光和营养液,这样的设备可以四季产出新鲜蔬菜。目前,这类蔬菜种植机的类型还相对单一,后续计划联合研发单位,设计一些不同型号的设备,满足市民在家种植的多种需求。”周京东介绍。

 

别看蔬菜种植机体量小,但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光和水,在设备上一应俱全。在蔬菜种植机的最下层,是一个大水箱,补给蔬菜生长所需要的养分,种植机上还设有补光灯,补充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光照。最下层的营养液是配好的,分为A肥和B肥,营养液通过水泵抽取到上层,再喷到蔬菜上,保证每棵菜都能吸收到营养。

 

这台设备可以放在家的餐厅、厨房、阳台等地,只需要插上电就可以种植。周京东介绍,像这样的设备一台卖4680元,平时种植蔬菜所需要的营养液用量并不多,两瓶就可以用一年。蔬菜种植机受到了学校和家庭的欢迎,尤其是学校给孩子们做科普展示,学生们可以看到蔬菜的整个生长过程。

 

看点3

像工的农场

 

在高科技聚集的海淀区,有一座不像农场的农场。北京的冬季,室外温度已经低于零摄氏度,但是温室大棚里依然绿意盎然。进入上庄镇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附近的翠湖工场,现代化厂房屹立,草地环绕,随着路边的指示标,即可进入一个未来感十足的超大智能温室。

 

翠湖工场里,现代化厂房林立。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在这个足有10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里,半人多高的种植平台上,由椰糠等配比而成适宜番茄生长的基质上,长出来的番茄藤挂着串串番茄正在变红、变黄。在一排排番茄之间,工人乘着升降车,穿行在番茄架之间进行作业。

 

目前,翠湖工场投入运营的这座单体智能温室,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单体连栋温室,也是北京高效设施的第一个试点。不同于传统番茄生产,这里所需的农人并不多,从种植到包装出场,番茄进行类似流水化作业的生产方式。

 

“翠湖工场做的是设施农业的高科技集成和示范,发挥连栋温室高投入、高产出的优势,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单位面积的番茄产出率是普通设施大棚的3倍以上。”翠湖工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连栋温室里1个工人可管理3亩以上的地,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水肥的管理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智能管理。

 

在建设之初,温室就考量了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80%。温室里设置了传感器,可以时时监测生产状态,包括番茄生长的温湿度、通风、光照条件等。其中,温室顶部采用两层幕帘的设计,一层是保温幕帘,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参数时,这层幕帘将自动开启,达到保温效果;另外一层是遮光幕帘,在夏季日照强烈时,温室内超过设定参数,就会自动开启遮光。温室里的番茄,采用雄蜂授粉和天敌防治、物理防治等技术,为了保证番茄的生产条件,温室的生产区域除了工人,其他人员不得进入。

 

在工场的车间里,10万平方米番茄种植所需的营养液,集中在几个巨型大罐里,营养液通过管道输送到每棵番茄根部。“这些水肥一体化的设备都是国产设备,所使用的营养液,配方是自行研发配比的。”翠湖工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通过科学智能的种植方式,番茄种植打破了季节的限制,可实现全年供应。

 

看点4

世界领先的“蔬菜工场”

 

目前,翠湖工场里种植的品种主要为翠湖一号,这是工场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取名为翠湖一号,这个品种吃起来甜脆可口,颗颗爆汁。特别是,翠湖工场的番茄成串进行销售,因此,番茄的身价比一般的番茄更高。翠湖工场已有20多家供应商渠道,同步拓展商超以及线上销售渠道。

 

翠湖工场里,立体种植的番茄。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摄

 

“今年是翠湖工场头一次实现整年生产,平均每平方米产出300元,减去投入,每平米可以赚100块钱,预计,全年翠湖工场可实现1000万的盈利。”翠湖工场相关负责人介绍。

 

翠湖工场总占地近900亩,目前,二期正在建设中,二期整体结构与一期不同,设置了半封闭温室,将主要用于越夏生产,还设置了专门用于品种推广展示的9600平方米的温室,此外还有普通温室等,温室的结构功能更加丰富。建成后,园区将有20万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和研发创新基地,整体蔬菜生产水平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朝来农艺园、翠湖工场是北京市级生态农场,今年参与了国家级生态农场的评选工作,并都入选了12月18日公示的拟授予名单,不久后,新一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评选结果即将公布。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