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优化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改革经验的发端地,山东诸城市在此前正在进行一场乡村股份合作制的新探索,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诸城市委书记张建伟介绍了这场探索和实验的故事。他表示,“今年一号文件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深化股份合作改革的信心决心,我们将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深做实股份合作改革,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以工兴农、以城带乡、县域统筹、城乡融合,探索新时代‘诸城模式’新实践。”


中共山东诸城市委书记张建伟。受访者供图


以股份合作带动乡村产业


据介绍,过去的2023年,诸城市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用好“三权分置”制度设计,通过党组织引领组建股份合作社,重新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把碎片化的资源要素整合起来。“以这样的组织方式,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开展土地股份、资产整合、劳务服务、生产经营四大合作,提高土地适度规模化、生产社会化、农民组织化“三化”程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拓展集体增收路径,系统解决好‘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地该怎么用’三大课题。”他说。


张建伟介绍,2023年,诸城实现土地入股4.9万亩,入社农户1.1万户,带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园区40余万亩,组织5600多名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参与社会化服务,建成了维纳斯黄金苹果、阳光玫瑰葡萄、有机绿茶、榛子等系列过千亩的示范基地,带动集体农户增收5000余万元,30多个合作社的社员喜获分红。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以粮食生产为例,通过股份合作改革,整合成方连片万亩大田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引入高产品种、滴灌设备等先进生产要素,提供全环节服务,大面积提高了亩均单产,合作社繁育的小麦单产列潍坊第一,玉米单产创潍坊有史以来最高纪录。今年,我们将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大力开展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新增粮食适度规模化经营面积1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9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6亿斤以上;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在山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果茶等富民产业,扩大绿色生态农产品供给;推广‘零增地’养殖扩产,进一步提高生猪、肉鸡产能,全年肉蛋奶产量达到25万吨以上。”张建伟说。

 

把农业做成现代化大产业


在探索实验中,诸城市创新了多种促进乡村振兴的方法和途径,张建伟说,“三农问题仅靠内部力量难以解决。我们开展股份合作改革,根本目的是以股份合作社为接口,推动龙头企业、金融资本、人才科技三下乡,让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下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构建‘党组织+股份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利益共同体。目前诸城已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低温肉制品和速冻调理食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大国味道’全国预制菜产业生态平台成功上线,列工信部赛迪2023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单第二位,90%的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荣获山东省唯一的预制菜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县。”


未来如何进一步盘活乡村资产,推动乡村新型产业发展?张建伟表示,“我们将持续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围绕粮食深加工、果茶产业、冷藏冷链、产品文创、品牌塑造、农文旅融合、市场开拓等7个方面做足文章,进一步强化横向协作,推动股份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各类市场主体之间抱团发展;进一步推动纵向贯通,深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开展农业招商,依托行业龙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把更多合作社纳入产业链条、分工体系,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坚持科技改革双轮驱动,依托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果树产业研究院等‘国字号’创新平台,加快推动新理念、新标准、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示范应用,引领现代农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通过股份合作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产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公共服务向镇区社区集中、政策资源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农民就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农业产业向提质增效转移,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探索新经验。”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贾宁